第三章——初領權事(1 / 2)

加入書籤

次日清晨,崇禎帝並未上朝。

昨日,李元之詞已觸忌諱,崇禎帝大怒,連同李伯等人皆被錦衣衛羈押。

而李若蓮則奉命率人連夜趕赴山東查探。

至第三日夜晚,李若蓮返回,向崇禎帝復命,「臣在亮明身份欲要上船查看之時卻被攔於船外。但僅從船的外形,便可確認李元所言非虛。」

第四日清晨,早朝上,內閣大臣蔣德璟覲見奏道:「今晨,收到山東道監察禦史奏報,東海沿岸突現三艘大型艦船,另有各式小船百艘,人員不少於萬人。因未擾沿海,特請示陛下旨意。」

崇禎帝聞此消息,心中並不驚訝,此前錦衣衛已向他稟報。他當機立斷,下旨命錦衣衛遣人員前往山東,與當地官府共同協調此事,切不可驚擾船上之人。

而百官聞之皆駭然,尤其是兵部官員心想「陛下竟有如此手段,如此眾多的兵衛,此前竟未向任何人提起,莫非是陛下的底牌。」

處理完朝政後,崇禎帝讓人帶李元覲見。

一盞茶的時間李元被一位公公提審出牢房帶到崇禎帝麵前。

這兩天時間,除了吃睡差了點,獄卒倒是沒有怎麼欺負他們。

「微臣李元參見陛下,陛下洪福齊天,萬歲!萬歲!萬萬歲!」

「你似乎知曉朕招你前來的緣由。」崇禎帝問道。

「臣不知。」李元答道。

「哼!你是否知曉,隻有你自已心裡清楚。朕已派人查證你所言之事,並未發現有假。但朕的人欲上船查看,卻遭拒絕。」

崇禎帝冷哼一聲,語帶質問。

「陛下,船上士兵乃微臣私兵,臣為他們發餉銀,供其食物。沒有臣的命令,他們斷不會讓他人上船。」

李元的回答看似愚鈍,實則是在向崇禎帝展示自已的手段——我給他們發餉錢,供他們飲食,你未經我同意就想插手,無異於癡人說夢,其忠誠度毋庸置疑。

崇禎帝也清楚李元的想法能掌握數萬人還是有底氣的,「既如此,朕問你,何以執意求權?」

「回陛下,在臣回答問題之前,鬥膽請問陛下,您覺得臣所帶來的銀兩和物資,能維持我大明現狀多久?」

崇禎帝與李元對視,目光深邃而神秘,令他難以洞悉此人的真實想法。

然而,他還是給出了一個保守的數字:「三年。」

話未說完,李元便打斷道:「好,暫且按照陛下所說的三年計算,那麼臣就給陛下算一筆賬。」

「以我大明目前所剩的財力,僅夠與李自成打一仗。若勝,可鼓舞士氣,尚存餘力抗衡;若敗,我大明軍隊將再無實力可言。此乃當下之局勢。」

崇禎帝聽後點了點頭。「陛下,倘若臣將銀兩拿出,且不說各部所欠的餉銀,單就解決當下城外的災情,便需要大量銀兩。戶部的銀兩下發後,經過各層的克扣,到官兵手中還能剩下多少?

臣聽聞邊疆大同、宣府、太原三鎮的官兵已經很久沒有發餉銀了,若他們得知朝廷有錢卻不優先發放給他們,會作何感想?他們若因此受人蠱惑而叛亂,到時還能堅持所謂的三年嗎?」

崇禎帝聞言略感驚訝,不過隨即嘆道:「想想也是戶部剛有點錢就被盯上,關鍵下麵官員所言還有理據,你還不好說什麼。那朕給你權力,你就能解決嗎?」

李元沉凝道:「陛下,欲要重振大明,唯有改革變法。然變法之先,須得陛下全力支持,及能左右眾臣之權。而改革必觸朝中諸官之利,變法亦必有犧牲者。」

「如今的大明已非開國之時,亂世變法最為艱難,人員和方向都需要我們重新扌莫索製定。

在人員方麵,臣願做第一人。臣是陛下派遣的,與朝中官員素不相識,他們也不了解臣的做事風格,這對臣更為有利。」

「一旦開始行動,無論成敗,總歸會有罵名。倘若真的失敗,陛下可以將臣推出去處死,以證明陛下的龍威。」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盛暑裡的海鹽 凹凸:和閨蜜一起 職業快穿者 穿書女尊:我被八個夫郎寵上天 修仙!開局拜仙女姐姐為師! 瞧不起血瞳,神威教你做人 光懿 聞七揭霧 他與她的十年 桉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