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丞相的落幕(1 / 2)

加入書籤

夕陽如血,染紅了半邊天空。餘暉灑在五丈原上,仿佛為這片曾經灑滿熱血的土地披上了一層悲壯的袈裟。風吹過,帶著蕭索的氣息,吹拂著戰場上的殘旗和殘骸。

丞相佇立在風中,他緩緩地抬起頭,望著天邊的夕陽,心中湧起一股復雜的情感。他想起了劉備,那些與他並肩作戰的將士們,他們都已在這亂世中離去。如今,隻剩下他獨自麵對這落日的餘暉。

夕陽漸漸落下,天邊的餘暉也漸漸消失。他的身影漸行漸遠,消失在暮色之中。戰場上,隻有風聲在回盪,似乎在訴說著曾經的壯烈和輝煌。

五丈原的秋風蕭瑟,似乎也在哀悼著這位偉大人物的離去。丞相諸葛亮躺在病榻上,臉色蒼白,氣息微弱。他的身體已經被病痛折磨得疲憊不堪,但他的眼神依然堅定而明亮。

周圍的人都默默地守在他的身旁,眼中滿是悲痛和敬重。他們知道,這位智慧超群的丞相即將離開人世,而他的離去將是整個蜀漢的巨大損失。

諸葛亮微微睜開雙眼,望著身邊的眾人。他的聲音雖然微弱,但卻充滿了對國家和人民的關切。他用盡最後的力氣,對身邊的將領和大臣們囑咐道:「吾受先帝之托,未能完成北伐大業,深感愧疚。但諸君務必繼續努力,保衛蜀漢,不負先帝之望……」

他的目光掃過每一個人的臉龐,仿佛要將他們的模樣深深印在心底。接著,他又說道:「薑維,吾將後事托付於汝。汝需繼承吾之意誌,繼續為漢室之興而努力」薑維含著淚,重重地點了點頭,接過了丞相的重托。

諸葛亮喘息了幾下,繼續說道:「吾一生為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願吾之死,能換來漢室之興」說完,丞相緩緩閉上了雙眼,思緒漸漸飄回到了與劉備相識的那個遙遠的場景。

那是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諸葛亮隱居在隆中,過著閒雲野鶴般的生活。突然,一位月匈懷大誌的豪傑劉備慕名而來,請求他出山相助。劉備言辭懇切,眼神中透露出對天下蒼生的關懷和對未來的憧憬,這一切都深深觸動了諸葛亮的內心。

兩人在草廬中促膝長談,劉備傾訴著自已的理想和困境,諸葛亮則憑借著他的智慧和見識,為劉備出謀劃策。他們談論著天下大勢,探討著如何興復漢室、拯救蒼生。劉備對諸葛亮的才華和智慧贊嘆不已,而諸葛亮也被劉備的仁德和雄心所打動。

在那個瞬間,諸葛亮仿佛看到了一個新的希望,一個可以施展才華、實現抱負的機會。他決定追隨劉備,傾盡所能,為他的事業貢獻自已的智慧和力量。

後來一路追隨劉備,火燒博望的時候,曹操一心想平定江南,聚集文武,商議南征。徐庶說諸葛亮有經天緯地之才,劉備得之便如虎生雙翼。夏侯惇不以為然,向曹操請命,要生擒劉備,活捉孔明。 曹操大喜,命夏侯敦為都督,於禁、李典、韓浩為副將,統兵十萬,進軍新野。諸葛亮被劉備拜為軍師調兵遣將,命趙雲為前部將,誘敵入博望坡;派關平、劉封備足引火之物,在博望坡等候,初更兵到即可引火;請劉備引軍為後援,敵軍一到即棄營而走,但見火起再回軍掩殺;亮本人與糜竺、糜芳引軍鎮守新野縣城。關羽、張飛和眾將初次見孔明用計,均疑惑不定。 夏侯惇與副將於禁、李典率軍來到博望。趙雲出戰,詐敗而走。劉備引兵接應,也棄營而逃。夏侯惇欺劉備兵少力弱,放心追趕,時天色已晚,道路狹窄。李典、於禁恐遭火攻,急忙提醒夏侯惇,夏侯惇猛然醒悟,但為時已晚,頓時火光四起,曹軍大亂,趙雲回軍趕殺,劉、關、張亦分頭殺出,曹軍大敗,夏侯惇狼狽逃走。

又想起來火燒新野的時候,諸葛亮第一把火燒博望坡,夏侯惇大敗。曹操卷土重來,派曹仁和曹洪大軍進攻新野。諸葛亮料新野保不住,勸劉備放棄新野,到樊城以避曹軍。留下新野空城,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之物。曹操的部將曹仁領的兵到新野,見城門洞開,城中無人,便引軍進城中駐紮。夜裡狂風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劉備軍往城裡射火箭。大火迅速燒起來。曹仁大敗,奪路而走。軍士自相踐踏,死者無數。

東漢末期,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獨劉備和孫權還有發展壯大的可能,曹操自知一下子吞並這兩股勢力還比較難。於是,曹操就派人拿著他的書信去東吳,想和孫權聯手消滅劉備。

孫權手下的謀士大都主張降曹自保,隻有魯肅主張聯劉抗曹。但魯肅自知難以說服孫權和東吳的文臣,親自到江夏,請諸葛亮共議破曹大計。諸葛亮在魯肅邀請下出使東吳,東吳眾臣蔑視孔明,在謁見孫權之前,先安排他在集賢堂與眾官相會,想殺殺他的威風。東吳重臣張昭、顧雍等知諸葛亮來意,紛紛向諸葛亮發難,氣勢洶洶,不可一世。

東吳第一謀士張昭首先發難,說:聽說劉備到你家裡三趟,才把你請出山,以為有了你就如同魚得了水,想奪取荊襄九郡做根據地。但荊襄已被曹操得到,你還有什麼主意呢?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凹凸:我那騙徒哥哥 崩壞:人造兵器阿賴耶識 鬥羅之我劍清心 混之源 不定的文字 京劇貓:傀儡有心 海棠花的眼睛 鬥羅大陸之史萊姆武魂 我寫小說能斬神 宿主他又萬人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