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三步走(1 / 2)

加入書籤

夜已深沉,在清冷月光的映照下,劉協與荀彧二人毅然決定開啟秘密籌劃對抗董卓的行動。劉協深切明了,董卓權勢滔天,不可莽撞行事,必須運用智謀巧取。他與荀彧共同製定出了詳盡且縝密的策略,大致可分為三步:

第一步,實施分化。劉協決心借助董卓與朝中其他權臣之間存在的矛盾,悄然在暗中挑起紛爭。他秘密聯絡了那些對董卓心懷不滿的數位重臣,以豐厚賞賜賜予密旨,承諾事成之後予以重用大權,促使他們從內部滋事,進而分散董卓的注意力。

第二步,暗中進行削弱。劉協憑借言靈的便利,秘密搜集董卓府中的情報,尤其是財務狀況以及兵權部署等,與此同時,利用係統對董卓的下一步舉動進行預測,提前做好布局。劉協更是指派親信大臣暗中與地方豪傑取得聯係,為日後反攻董卓做好準備。

第三步,一舉定乾坤。劉協耐心等待時機,一旦董卓勢力被分化、內耗,又因外部事務而疲於應付,便借助言靈的情報,在一夜之間,以天子之威,劉協聯合內外忠臣,發兵徑直攻打董卓府。同時,讓言靈在宮中暗中配合,確保皇宮安全,防止董卓在危急時刻狗急跳牆。

計劃既已確定,劉協與荀彧各自分工明確,在夜色中展開行動。劉協表麵如往常一般,暗中進行調度,荀彧則秘密聯絡各方,夜間奔走,言靈也行動起來。三人齊心協力,猶如絲線交織成網,而董卓卻毫無察覺。

月夜之下,洛陽城暗潮湧動,在董卓府內,劉協與荀彧、言靈,如同三條線,在一局之中進行布局,看似平靜,實則暗流洶湧。董卓權勢雖大,卻不知,漢室之主已然覺醒,正在密謀破局之法,歷史的車輪,悄然轉動,一觸即發。

次日於書房中:「荀文若,吾已籌備許久,此時不出手,更待何時?」劉協的聲音中帶著一絲難以掩飾的急切。

荀彧輕撫著長須,沉穩地說道:「陛下,需步步為營,方可獲得萬全之策。董卓此虎,雖凶猛無比,但亦存在疏漏之處。」

「哈哈,文若你留著這胡須,還真有幾分墨家風範。」劉協笑著打趣,在這緊張的局勢中也不忘尋得一絲樂趣。

荀彧搖頭一笑,他那精明乾練的眸子閃爍著智謀的光芒:「待我一語道破,陛下,您可知董卓最近為何頻繁召集一些無端的宴請?」

劉協麵帶疑惑:「此事吾也覺得甚是奇怪,莫非是有什麼陰謀?」

「正是如此。」荀彧眼中隱含深意,「董卓企圖借此加強權貴之間的聯結,想借酒消愁,通過狎妓取樂來號令朝臣,這乃是以沙作飯,必然會引發內訌。」

劉協聽後,眼中光芒四射:「好,朕明白了,這正是分化的絕佳良機!」

「不可急躁,陛下。」荀彧提醒道,「第一步應是暗中收買,第二步,才是付諸行動。記住,要讓董卓自亂陣腳,在其爭權奪利之時,我們再出手也不遲。」

「文若之計甚妙。」劉協頷首認可,「這幾日便放出風聲,傳董卓欲招納魏絳等人歸入其麾下。」

「恰逢其時。」荀彧雙手抱拳,肅然起敬,「陛下英明!」

隨即二人商討如何暗中派遣信使與那些心懷不滿的權臣接觸。荀彧建議道:「需選擇值得信任之人,絕不能有半點破綻。」

劉協點頭:「所選之人必須為朕之心腹,且行事穩妥。朕有一計,在兒臣、貴女之間掀起波瀾,讓董卓無暇顧及其他。」

「精妙!」荀彧贊嘆道,「矛盾內生,自然不攻自破。」

接著,劉協又道:「至於言靈,此女心思縝密,她必是我深宮布局的關鍵所在。」

「陛下英明。」荀彧點頭認同。

「好,明日便開始執行此計!」劉協斬釘截鐵地說道。

兩人仔細部署每一個細節,一策一策地確定下來。漢室的未來,就在這一輪密謀中逐步展開,劉協與荀彧均深知,這是一場關乎國運的博弈,沒有任何退路。

就在他們謀劃到要安排信使之時,忽然一道急促的腳步聲打破了花園中的寂靜冷清。一個侍衛氣喘籲籲地沖了過來:「陛下,大事不好了!」

劉協和荀彧相視一眼,心中都湧起了一種不祥的預感。劉協定了定神,問道:「發生何事了?」侍衛回應道:「陛下,方才有人來報,稱董卓突然召集大量士兵,不知其意欲何為。」劉協聽後,心中一驚,說道:「董卓這是要做什麼?難道他已察覺到我們的計劃?」

荀彧皺了皺眉頭,言道:「陛下,臣覺得董卓或許是有所察覺,所以才會有此舉動。我們必須盡快想出應對之策,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劉協說道:「文若,你有何主意?」

荀彧思索片刻,說道:「陛下,臣認為我們可以先按兵不動,觀察董卓到底要乾什麼。同時,加強宮中的防衛,以防萬一。」劉協點頭道:「好吧,就依你所言。」

荀彧接著說道:「陛下,臣還有一建議。我們可借此機會,在朝中散布一些謠言,讓董卓的形象更為惡劣。如此一來,便會有更多大臣對他不滿,我們的計劃也會更容易實施。」

劉協聽後,說道:「嗯,此主意甚好。文若,你真是足智多謀。」荀彧謙遜道:「陛下過獎了。臣隻是盡已職責罷了。」

劉協和荀彧又商議了一些細節問題,而後各自去準備。夜漸深,洛陽城的局勢愈發緊張。

一夜無話,次日,董卓召集群臣。初平元年正月,戰馬嘶鳴,一隊隊甲士從宮門前列隊而入,「拜見陛下!」這場景讓劉協不禁一怔,唏噓之餘更多了幾分感慨。真是動盪之時代,好客之諸侯。

諸侯縱兵擾民,使社會民生狀況與漢初時大不相同,其後果更是令人痛心。

羌人與涼州之戰尚未平息,一場新的風暴已在悄然孕育,宮人紛紛出謀劃策。

凝視剛易主的兵權,劉協眼中的堅毅更甚:

「眾卿家有本奏,無本退朝。」他深知,掌握滔天權勢之時,絕不能有婦人之仁。

文武百官麵麵相覷,無人答話。

還是剛剛投誠的安西將軍趙睿率先站出,

「陛下,如今天下局勢不穩,羌患未平,一方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羌中各部更是活動頻繁。望朝廷加派兵馬以安百姓。」

這話一出,如驚雷炸響,諸侯各懷心思,所貪的是亂世權謀,眼中所見的是可竊取之物。

值得劉協一提的是,趙睿所言非虛,早期羌亂時群雄並起,各地諸侯在困境中紛紛出招派出軍隊,這便是群雄割據的開端。直至現在,如何與羌人那驍勇善戰的勁敵對抗仍是難題。

而歷史上,能平定亂世之人,無不是狠角色。

於是劉協正色道:

「安西將軍趙睿所言甚是,諸公有何看法?」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桃源村小神醫 萬族之王:我,即是主宰! 零下末日,活下去! 我怎麼成道祖了 軍旅十年 諸天之舞 夢成蠱道 擁有此書世界由我主宰! 懶漢穿到古代,怕餓死努力種田 我死後師弟黑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