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千古一帝(1 / 2)

加入書籤

李強看完朝代歌後感覺有點餓了,準備起來出去吃飯。為什麼這麼累還要出去吃呢?因為現在還沒到月底發工資的時候,卡裡存了點錢準備以後回老家蓋房結婚時用。平時十分的節約也舍不得點外賣。再說樓下不遠處就有賣吃的小店便宜又實惠,基本上公司不管飯時都在小店裡吃了。

吃過東西回到租房內又無所事事,就又拿起手機看了刷了起來。李強不知道的是他吃飯的一段時間跟平行時空已經過去了兩天時間了。

突然刷到了一個誰才是千古一帝第一名的視頻,李強頓時來了興趣,因為在網上對誰是千古一帝第一名有太多的爭議了。雖然李強認為畢需是始皇帝贏政,但各人有各人的偏愛,才會爭論不休,李強也想看看這個博主對誰是第一名有什麼看法於是打開看了起來。

同時各時空天幕隔了兩天也亮了起來,隨著博主的解釋果然第一名是祖龍秦始皇。畫麵中的博主侃侃而談,詳細地闡述了秦始皇的豐功偉績,以及他對中國歷史產生的深遠影響。

此時,彈幕也熱鬧了起來。有人贊嘆秦始皇的統一大業,有人感慨他的殘暴統治。也有人在說這博主的評價不準確,第一名應該是大唐天可汗李世民。總之是亂七八糟的說什麼的都有,李強看著飄過的彈幕無語到了極點也不想看了,就把彈幕關了。然而,在彈幕的喧囂中,有一群特殊的觀眾,他們來自不同的時空,代表著各個朝代的思想流派。

其中,儒家學者們眉頭緊鎖,對於秦始皇的評價,他們持有復雜的態度。一方麵,他們肯定秦始皇統一六國的功績,但另一方麵,他們對其法家思想和嚴厲統治表示擔憂。

在漢朝,儒生們主張以德治國,強調仁愛和禮儀;因為董仲舒提出的罷除百家,獨尊儒術。所以才讓漢朝的儒生可以抺思秦朝,畢竟秦朝存在時間太短了加上當時重用法家,儒家並不被重用在朝堂上也沒有多上地位。其實董仲舒提出的獨尊儒術隻不過是為了更好的服務皇權罷了。劉徹也明白光用儒家是不行的,實行的是內法外儒。內聖外王,王道與霸道雜之。

唐朝時期,儒家思想進一步發展,崇尚中庸之道;

宋朝的理學則更注重內心修養和道德規範;但自從宋初實行重文輕武和與士大夫共治天下以來加上連年的戰敗與賠償。儒家經典也被改的麵目全非了,思想從外到內都變的軟起來了!

明朝的儒家經過元朝的統治加上典籍的被消除與傳承的斷代就更是僵化了。從明初到明末一直是入古取士,從而大部分成了不思進之人。

而清朝的儒者們則在滿人的統治下使漢家文化更加的固步自封,加上從清初到清末的文字獄更是對文化的一種打擊與毀滅。在麵對西方列強的沖擊下,不思考如何變革而固守傳統從而落後於世界。

這些儒家學者在彈幕中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他們各自表達著對秦始皇的看法,一時間,屏幕上的文字如雪花般飛舞。這場跨越時空的思辯,展現了中國歷史上思想的多元與演變。

宋以後腐儒大部分都是對始皇的負麵評價,因為真實的歷史真象已經淹沒在了歷史的長河中。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成為冠軍後的小智 千青如夢的新書 成為始皇帝,死後還在為後代努力 凡道臻仙 許願十億次,我在都市裡封神 薔薇殘淚 武俠:我真是個廚子,真不會武功 我在諸天裡直播修仙 快穿之小人物也有大作為 無非倆字: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