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速增的人口(1 / 2)

加入書籤

成都。

錦官城外環山環抱,竹柏森森,入成都的時候正好是煙雨時節,雨絲宛如柔亮的綢絲輕盈綿延地落下來,一梭梭落在這座城市間穿花納錦,將蜀山蜀水勾織成一道道大自然的針腳。這般的人靈地傑,於是就出了遐邇聞名的蜀錦川繡。

益州,劍南道,益郡,都是成都古往的舊稱,雅稱「錦官城」,當年玄宗皇帝逃難幸蜀,賜予了「成都」一名。

成都沒有長安那般整齊劃一的四方坊牆,市集上也沒有高鼻碧眼的異域人,更看不見巍峨嚴肅的皇城。轉眼,商音微微一笑,這座城,也沒有他。

再次站在王家前,門匾之下的那道朱門,是恍若隔世的門。

庭前夫人郎君,仆人丫鬟,排排隊地恭候著家主。除了那位鄭染荷的臉,商音一個都不認識。

「夫君一路風塵勞累,我已吩咐底下人去備宴,今年雨水足五穀豐稔,宴上每道食材都是早上莊農新送來的,上麵還沾著甘甜的秋露,都是在京都難吃得到的新鮮貨。」

先說話的人是鄭染荷,未出嫁時她在滎陽鄭氏一族是出了名的風姿卓越,如今過了風華盛頭仍是半老徐娘。她頂著淩厲的單刀半翻髻,上身是朱錦色的短襦,長裙以連珠紋牡丹大團花為主要色調,雍容華目,甚至有點富貴的俗氣。以商音的審美水平,若單看濃妝遮瑕的那張臉,竟有點像從平康坊曲走出來的過了氣的花魁。

而這「花魁」幾經戰場,揣摩人的眼神才真是不容小覷的,視線理所當然地放在王遇身上,餘光略過蒹葭,直刺目標商音,迅速閃過的嗔怒與敵意如針孔細線般巧妙穿過,極快而隱蔽,就像眼珠子從沒轉過一般。

當然,這種微妙的目光,隻有商音心領神會,少不得要視若無睹,含態作禮:「見過鄭夫人。」

口中的「鄭」字刻意加重了語調,言外之意就是說「我可沒有忘記你」。

鄭染荷也彎起嘴角殷勤切切:「書信上提起夫君在京都認了一位義女,想必就是這位小娘子了吧,模樣真是俊俏!」

稱呼怪故意生疏的,王遇發話饒是正經:「小曲勝過我的親女,以後在家中稱呼,與親子無異。小曲,你喚她一聲母親就好。」

商音點頭,心情被這一聲「小曲」搞得沉甸甸的,像是有顆石塊墜入了心口,整個人也因為沉重而極力抬起跨入這扇家門的腳。

小曲。

像隨便拾得隻流浪狗來當寵物,一時興起的名兒。

這便是商音接下來待在王家的化名了,因為王歆待嫁時頂替「商音」做乳名,有了這一層緣故,如今自然不便「撞名」。

稱呼與親子無異。這下眾家仆都在私下議論,家主哪裡是帶了一位乾閨女回來,分明就是帶了一位私生女回來呀!瞧瞧鄭夫人強笑的表情,不就能揣摩一二了嘛!

自我安慰的商音很快說服自己想開一些,本來就是自個的家,在自己家中還拘謹什麼,煩悶什麼呢!錯誤本就開始了,釋懷過去才能展望未來,重要是今後能握住自己該有的,從前失去的,討回來隻是順便而已。

*

家中格局與兒時一樣,幾乎沒什麼太大的變化,非要說變化大的話,那就是人口。

蒹葭把狗尾草編的小動物分給一個賽一個高的小郎君手中,嗬,這人口增加還挺快的!

差點沒成豬窩。

當初王家一脈單傳,王遇夫婦都急切地想抱孫子呢,沒承想兒子耀卿跟其妻李嬋娟結婚後三年一直沒抱上,即使納了幾房妾室,終究無果。

約扌莫是兒時商音出事的前一年,隆冬時節王耀卿夫婦從彭州回到成都過年,在冰天雪地間拾得一個四歲的小男乞,那時的雪地竟踩出一串血腳丫,李嬋娟母性大發提議收養下男乞,王耀卿也思索命中無子便收下這個機緣,況且小男孩相貌竟是難得的出眾,便借用古人之名喚為「潘安」。

也不知道是這位小潘安給王家帶來了福氣,還是送子觀音感念王耀卿的善心,接下來其妻李嬋娟喜訊連連,兩年一孕,持續四胎都是弄璋之喜,今年第五胎。

所以,商音一回到王家,就有五個小侄子喚她小姑,而嫂嫂的肚子裡還挺著一個,不知道是侄子還是侄女。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百變巨獸 萌寶聯盟:神秘媽咪是大佬 我就單純為了求死啊 人在斬妖司:我用度娘成戰神 西遊:開局成為無天佛祖 從前有個神仙落 我在1982有個家 龍族:孤勇者歸來 全糖去冰[娛樂圈] 木葉肉彈忍法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