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 振興天涯島規劃書(祝周末愉快喲)(1 / 2)

加入書籤

開淩梭的漁汛比不得帶魚黃魚等四大汛那般迅猛,規模小。

可它終究是漁汛,魚群一旦出現規模還是很可觀。

梭魚們已經苦熬一個冬天,肚子裡缺乏糧草,而春天到了萬物復蘇,又到了魚蝦繁衍的季節。

所以它們一旦從遠海深水區往淺海遊動,就會來勢洶洶。

再一個梭魚進食有個習性,它們喜歡往陸地靠攏,或者說出現在淺灘地帶,這也是人可以站在礁石上甩梭魚的原因。

於是,圍繞著爬叉島下底撩網就來了收獲。

等到傍晚退潮,漁家的漢子們再度驅動舢板、筏子開始收網,網裡每每都有累累碩果。

在收起底撩網之前,天涯二號使用了大拉網。

這種大拉網要對漁船進行簡單改造,需要在船舷兩側用支杆支撐出拖帶漁網的杆子,杆子橫向海麵,上麵綁著繩子,繩子上拖漁網。

於是俯瞰漁船的時候,這漁船就像在水麵上展開兩隻翅膀的大鳥。

船舷兩側杆子拖拉漁網上開口,漁網的下開口是在船尾部位,下開口有沉子,會落入海底,於是它們帶起的大拉網就像城裡孩子捕捉蜻蜓和蝴蝶的網兜,把海底的魚蝦蟹貝全網進了網裡。

收獲更是豐盛。

王憶根據探魚儀上提供的信息來指揮王祥海開船,撈起了一網又一網的開淩梭。

大拉網收獲雜,除了梭魚還有皮皮蝦與白蝦落入網裡。

漁民們特別討厭皮皮蝦。

這東西背上的幾丁質殼邊緣鋒利、腿腳又多,鑽進漁網裡後會拚命掙紮,損壞漁網不說,還容易傷到人。

與之相反的是白蝦,漁民們都喜歡白蝦。

之前島上捕撈過白蝦,王憶大概了解了它的身份。

白蝦學名叫脊尾白蝦,個頭不大頂多長到八九厘米,多數是四五厘米。

它們體色透明,微帶藍色,蝦殼近乎透明,能看到裡麵的蝦胃。

白蝦喜歡待在淺海水域和岸基海邊,春天的白蝦乾淨,除了眼睛是黑色蝦胃是灰色其他地方都是近乎透明的白色,可以為冰清玉潔代言了。

現在白蝦肉質鮮美,個子不大但飽滿,身軀鼓鼓囊囊像是秋天的豌豆,清水撒上鹽巴煮成鹽水蝦,就能把老饕給喝醉。

但王家人更彪悍,他們用不著等著煮成鹽水蝦,收獲之後他們挑選個頭偏小的,弄到個碗裡也不用水洗,直接擰開小酒壺蓋子往裡倒酒。

酒水沒過蝦,小白蝦開始拚命掙紮,這時候蓋上碗等一會,碗裡沒動靜了打開蓋子可以上手吃。

生醃,醉蝦。

彼此不用招呼,他們擦擦手就要去捏著醉蝦扔進嘴裡。

王祥海攔住他們,遞給王憶說:「王老師先來一口。」

王憶對生醃興趣不大。

不過既然有人招呼自己那也不能不給麵子,他便捏了一個蝦進嘴裡吃了起來。

蝦殼本來就不硬,被酒泡過之後更軟了,牙齒一碰可以連殼吃掉。

其他人見此便笑:「王老師不會吃醉蝦。」

王憶隨意的說:「還得把蝦頭給拽掉是吧?」

王祥海搖搖頭,會吃小醉蝦的人隻吃肉不吃殼,吃的時候得吐殼。

就跟嗑瓜子一樣,醉蝦在嘴裡用舌頭挑一挑,挑出蝦肉吐出殼子。

王憶覺得這可就太難了。

他看其他社員表演,結果大家夥能正經吐出蝦殼的沒幾個,都是吐出碎裂的部分蝦殼。

這讓他感覺挺惡心的,社員們自己也嫌惡心,這樣倒是正好成了開玩笑的點,大家夥拿著吃醉蝦開起玩笑。

王憶看著石紅心自己在專心研究船舵,就說道:「同誌們先別光顧著自己吃,咱們是不是應該先請今天的大功臣吃點喝點?」

王東峰用肘子碰了碰石紅心的後背。

石紅心回過身道:「啊?說我嗎?不用了不用了,我不愛吃生醃,這白蝦我愛吃蒜味蝦。」

「那我還愛吃炸蝦仁呢。」王東虎哄笑,「蒜味蝦肯定比生醃醉蝦好吃。」

王憶說道:「這個簡單,現在天色不早了,等咱回去家裡人都吃完飯了,到時候一起去我們山頂大灶,咱做蒜味蝦和炸大蝦吃。」

眾人頓時開心的咧嘴笑起來。

王祥海沉著的擺擺手說:「家裡人都給留下飯了,王老師你別忙活了,回去了天色得挺晚了,你早點休息。」

王憶說道:「這沒事,我那裡有罐頭瓶子裝的蒜蓉,蒜味蝦不就是用大蒜碎跟蝦一起炒嗎?我用蒜蓉炒,更快還更好吃。」

「炸蝦仁麻煩,但這白蝦的皮很軟,直接帶著麵湖一起炸,炸大蝦下酒不挺好?」

「絕對好。」好幾個人異口同聲的說。

看著大家期盼的表情,王祥海無奈的笑了笑,隻能悉聽尊便。

底撩網加上扳罾捕魚,期間社員們還撒網捕撈來著,這樣一來收獲頗豐。

其中最多的還是皮皮蝦。

這裡不愧是曾經被叫做爬蝦島的地方,皮皮蝦是真的多。

王憶開船,社員們在後麵給漁獲歸類。

正所謂『早潮沒早風,晚潮點不著燈』。

海洋總是晚風比晨風更猛烈。

東南風當然比西北風要暖和,可這畢竟是農歷的二月份,還是早春時節,晚上海風一吹又潮濕又寒冷。

王憶在駕駛艙裡沒問題,可船艙船板上收拾漁獲的人受不住。

出海大家夥舍不得穿新棉襖,一身都是老舊破棉襖,海風很會找漏洞,鑽進棉襖吹的人打骨頭裡感覺寒冷。

但王憶這邊沒有熱水也沒準備奶茶熱湯,他扭頭找了找,看到今天大拉網還拉上來一些海貝。

這裡麵有扇貝貽貝文蛤花蛤蜊等等外島常見貝類,也有西施舌和北極貝等稀罕物。

西施舌和北極貝這兩種貝類個頭大,直徑都能長到十公分甚至更大。

正好天涯二號上常備有固定位火爐,王憶便讓王東虎倒騰爐子開火,放上鐵板做了個鐵板燒海貝。

火焰燃燒,駕駛艙裡更暖和了。

隨著鐵板升溫,不一會兒,碩大的西施舌慢慢地張了嘴兒,一小節白肉輕輕的吐了出來。

王憶自從跟秋渭水同居之後看誰都不再眉清目秀,他看著這西施舌感覺很疑惑:這東西怎麼會得如此的名字?

後麵他就知道答桉了。

西施舌的貝殼裡有汁水,高溫炙烤變成了蒸騰的熱氣,帶著鮮香的味道在船艙裡散開,讓人不由自主的口齒生津。

男人看到美女的時候,也容易有這麼個反應。

第一波西施舌烤好了,王憶讓船後忙活的社員們過來取了吃。

這西施舌滾燙鮮美,吃下去後能讓人渾身熱乎。

最後一波烤西施舌才輪到王憶。

海上吃這東西有一種粗獷的風情,戴上手套抓起一個滾燙的烤貝,另一隻手用鋒利的小刀在貝肉上切片。

就像內蒙人小刀切羊肉一樣,切下一片塞進嘴裡再來一片,期間喝一口滾燙的湯水。

這才是最鮮美的東西!

西施舌本來就是高檔海珍品,83年飯店裡不怎麼賣這個,23年的高檔飯店裡倒是有,一個能賣到四五百塊!

中途有這麼一頓加餐補充體力,社員們抵禦住了寒風的侵襲,輪流著去給漁獲進行歸類。

等回到了天涯島,今天捕撈的漁獲已經分好類別了,放入箱子裡搬運入庫即可。

這時候石紅心私下裡來找王憶,問道:「王老師,咱隊裡的漁獲都怎麼處理?我想挑選點好的梭魚給親戚,是要買還是怎麼著?」

王憶說道:「你隨便去挑就行了,今天捕撈到的梭魚都是你的功勞……」

「那不行。」石紅心搖頭,「生產隊肯定有規章製度,令行禁止,我現在是咱生產隊的一員,必須得服從規章製度。」

她是要強的姑娘,可不能讓人在背地裡說她不好。

王憶說道:「就是幾條梭魚罷了,你真可以隨便挑一下,這不打緊,生產隊確實有規章製度,但這種新鮮出水的漁獲,誰家需要弄幾條都可以。」

石紅心不好意思的說:「我不是要幾條,我得要四五十斤。」

她又趕忙解釋說:「是給我城裡的親戚分的,遠房親戚吧,不過對我和我妹妹有救命之恩。」

王憶問道:「這麼大的恩情?」

石紅心點點頭說道:「王老師你知道我父親走的早,是67年的事,那年我九歲我妹妹七歲,然後在秋天的時候我父親沒了。」

「我媽是個舊社會的婦道人家,不像我和妹妹,生在紅旗下、長在春風裡,從小聽的就是領袖同誌說的『婦女能頂半邊天』。」

「她不會搖櫓,身板不行,性子也不行,我父親一去家裡就垮了。」

「秋天的時候還行,我媽可以幫其他人家做點活幫點工,從人家手裡賺點雞零狗碎補貼家用,到了冬天家家戶戶清閒了,我家裡可就斷糧了。」

王憶說道:「67年?那時候不是已經搞公社化了嗎?咱們公社當時成立了吧?」

石紅心說道:「是,那時候早公社化了。」

「我知道你啥意思,你是說既然已經成立公社、生產大隊、生產隊了,我家日子過得苦為啥沒人接應,是吧?」

「咱們公社確實提出過八包,社員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婚喪嫁娶、教育醫療等所需費用都由公社供給。」

「可這根本做不到,從58年搞八包,搞了沒三年就搞不下去了,社員們隻能上工賺工分。」

「問題是我媽的工分太少了,養活我們一家三口太難了。」

「到了冬天沒轍了,生產隊沒有活了,左鄰右舍都窮的叮當響,家裡米缸麵缸全空盪盪了,我媽隻好領著我們小姐妹倆去了大姨家。」

「我大姨家日子也不好過,我還記得當時缺床缺被褥,我跟我妹就和大姨家的表姐表弟擠一張床、蓋一張破棉被,當時家裡窗戶都沒有玻璃,貼的是窗戶紙,窗戶紙碎了,被海風一吹就嘩嘩響,凍得人睡不成。」

「熬到天亮,大姨一家愁眉苦臉,大姨的婆婆不是壞人,但當時確實幫不上忙了,就指著我表姐表弟他們說家裡嘴巴太多了,多三張真照應不上了。」

「大姨家裡給我們煮了一鍋紅薯小米粥,就我們娘仨吃,他們家裡人隻是看,我娘明白人家意思,吃完粥就領著我倆離開了。」

「當時我和我妹都懂事了,王老師,不瞞你說,我當時跟著我娘站在海邊吹著冷風,看著光禿禿的礁石灘,真是心比海水都要涼!」

王憶嘆氣道:「我沒有親身經歷過這種事,但這種心情我真能理解。」

養了孩子卻不能供孩子吃飽飯活下去,但凡有良心的爹娘都遭不住!

石紅心說道:「我爹這邊是獨苗——本來我有兩個叔叔,卻一個小時候生病夭折一個成年前掉海裡沒了,這樣我媽一看自己親姐妹家裡都幫不上了,我們還有什麼指望?」

「還好她當時記得結婚時候我父親這邊在城裡有遠親,是他一個表姑家。」

「我娘沒辦法,拉扯著我們倆去城裡投親,尋思著實在不行就在城裡當要飯的,聽說城裡有救濟站,會把要飯的拉到救濟站去,去了救濟站也行。」

「結果打聽著到了我姑奶奶家裡,我姑奶奶當時也去世了,所以好些年兩家不走動了。但我姑爺爺是好人,他得知我家落了難,就硬是從牙縫裡省著接濟我家裡。」

「因為我媽是個寡婦,我姑奶奶又沒了,為了避免被人說閒話,我姑爺爺就把我和我妹給留下了,讓我媽帶了點糧食自己回去熬冬。」

「我跟我妹跟著我姑爺爺過了一冬,靠著他家裡周濟還有我媽在隊裡忙活的工分,家裡總算熬過了一個難關。」

「第二年開始,我表大伯去我們生產隊找乾部說了情,因為我家特殊情況,給我媽安排了兩份小工但總共拿個強勞力的工分,再加上每年冬天我和我妹去我姑爺爺家貓冬,逐漸的把苦日子都熬過去了……」

王憶聽的連連點頭:「你姑爺爺真是一位好人。」

石紅心說道:「對,我姑爺爺可好了,我和我妹都是小學沒念完就肄業了,但我倆文化水平不低,就是冬天時候我表爺爺教的。」

「他那時候還沒有退休,於是晚上給我倆教文化,白天讓我倆寫作業,慢慢的我們兩個也積攢下不少文化。」

旁邊的王祥海聽後問:「那天給你來送親的叔伯倆是不是就是你姑爺爺的倆孩子?」

石紅心說道:「對,就是他們倆。」

王祥海疑惑的問:「我說句不中聽的,按你的意思,你姑爺爺是城裡人,你那叔伯看起來怎麼像是農民?」

石紅心說道:「72年的時候我姑爺爺在單位遇上了點事,便提前退休回了籍貫所在地,是內地的農村,當時把我叔伯他們都帶回去了。」

王祥海恍然,原來是這麼回事。

王憶說道:「這種雪中送炭的好親戚必須得維護。」

「那我做主了,你就挑梭魚吧,挑好的弄點冰塊鎮一鎮,給你姑爺爺和幾個孩子家裡都送一份。」

「另外還有咱們的魚罐頭,你也給再帶上一份,他們在農村現在應該也缺油水,到時候去隊集體支點菜油,一家給送十斤……」

石紅心咋舌:「啊?不用吧?」

王憶說道:「咱們王家人講究滴水之恩當泉湧相報,你現在是王家的媳婦王家的人,那你姑爺爺的恩情就是咱們王家的恩情,咱們必須報答人家。」

他對王東峰說:「正好峰子跟你得回娘家,到時候順便把你姑爺爺家的禮物給捎帶上,具體給什麼你們倆自己來決定。」

「別在乎錢,別舍不得出手,人家當年救了你媳婦一家子,咱要好好報答人家!」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龍族:孤勇者歸來 全糖去冰[娛樂圈] 木葉肉彈忍法帖 從靈劍門開始 陸先生,撩你當然是故意 三國:開局截胡周郎小霸王 農門福妻俊俏郎 從萬劍穿心開始當劍仙 霸總的白月光在娛樂圈躺贏了! 被迫成了陸爺的掌中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