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增強實力,發展規劃(2 / 2)

加入書籤

眾人乾勁更高,爭先恐後地跟著蜀王身後投身生產,盡力幫助蜀地恢復民生,促進經濟。

李恪也沒閒著,他已在各地布局紡織廠,同時準備向各地輸出農場。

但在蜀地,這些工廠早已成熟,不斷為蜀地百姓增加收入。

而現在,他又將目光盯向了交通上。

要想富,先修路,這是李恪謹記在心的格言,所以一旦稍有條件,他便謀劃著開始布局道路的修建。

蜀地山地眾多,想要修建道路並不簡單,開山裂石,這些都需要重型裝備。

但好在李恪的係統裡有最新的技術,他利用這些技術委派人員勘探地形,挑選不需要挖山碎石的合適地形開辟道路。

而後,他又從係統裡找到了新式煉鋼和製造水泥的技術,有了這些技術,能完成一些基本道路的修建。

川地各處都開展了如火如荼的修路工事,但李恪並不滿足於此,他將目光盯上了遠在西域的象雄王國,天山口。

所謂象雄王國,便是後世的阿富汗地區,那裡交通要道。

而那天山口地處要塞,往南便是天竺,也就是後世的印度。而一路往西,便是波斯帝國。

當然,路要一步一步走,這個遠景規劃還隻是個計劃,他先將目標定在了打箭爐,這裡是吐蕃的軍事重鎮,有大量的煤炭和鐵礦。

這打箭爐,在後世有個舉國皆知的名字,就是康定。

這地方是個軍事要地,位於川地與吐蕃王國之間,目前還在吐蕃的掌控之中。

一旦掌握了這裡,往後再往西發展,就有了中轉據點。

所以李恪已作安排,先將道路修到打箭爐。

同時,農業紡織業李恪也不想放鬆,風力、水利紡織機,農機機械,這些在蜀地已投產使用,但全國各地還未有興建。

李恪又安排人到各處興建這些設備,履行對蜀王黨一派的承諾,為蜀國商會的發展創造條件。

日後,這些設備都會成為他改變整個大唐的基礎。

完成了這些生產部署,李恪終於將目光轉向了最重要的地方——軍事。

一切生產,都要仰仗強大的軍事實力,這是李恪認知的真理,所以李恪覺得自己有必要進一步強化軍事實力。

他開始擴軍了。

先前騎兵部隊在渭水一戰中大受折損,已迅速補充了兵力,恢復到七萬騎兵部隊的狀態。

但現在,李恪又宣布,再一次擴軍三十萬。

之前他已有二十萬大軍,其中步兵十萬,弓弩遠程兵三萬,騎兵七萬。

這一次再度擴軍,他將各兵種的陣容都大幅度增加,將步兵增至二十萬,騎兵增至十五萬、弓弩遠程兵增至十二萬。

另外,還招收了三萬特殊兵種,這其中有細作、有偵查兵、有特種兵殺手、也有情報部隊。

這所有的兵種加在一起,李恪麾下的軍力,已到了五十萬之眾。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挑戰特種兵:我,震驚全球! 我的主機連通小世界 一胎兩寶:爹地,媽咪又懷了 家族修仙:我能啟靈飛劍 大秦:簽到十年,我橫掃天下 丹鳳朝陽 宮鬥係統拽翻天 我真不是絕世高手 桃源神醫在都市 復蘇後,老祖宗養了隻綠茶小師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