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刺殺(1 / 2)

加入書籤

周王頭搖得和撥浪鼓似的:「我可沒這麼說,我父王也沒這麼說。」

開玩笑,這種事情他趕亂說嗎?眼下自己的性命就在元瓊的手中,他怎麼趕往她爹身上抹黑?

謝旻適時地問道:「陛下,臣回避一下。」

這種涉及到君主和臣子之間的私事,謝旻覺得自己少聽些會活的更長。

元瓊擺擺手:「不必,朕相信謝將軍。你繼續說,你父王可還曾說了些什麼?」

周王瞅了一眼元瓊:「那可說好了,這些隻是我復述我父王的話,不算是我說的。」

反正他父王已經在地下了,至於先帝會不會在地下找他父王算賬,就不關他的事了。

元瓊神色復雜:「你說就是了,朕不會計較在你頭上。」

真是為周王的智商堪憂在大魏,兒子犯了錯,父親是要連坐的;反過來,父親的罪也會沿襲到兒子的身上,周王竟然試圖把自己和自己的父親割裂開了?!也不知道先周王在地下會如何做想。

算了,先把他的話騙出來再說。

周王心一橫,把自己之前聽到的都一股腦地吐了出來。

「我父王告訴我,咱倆的皇祖父,也就是成王在時,就對崔家的感官有所不好,心裡一直提防著崔家,所以我父王和先帝也都隱約見提防著崔家。」

「崔括的父親是一個有才的人,算是一個能臣,先帝上位時崔括的父親幫了不少忙,包括把我的父王以及其他的藩王都老老實實地壓在封地,所以你父王在位時根本沒有藩王叛亂,都是崔括父親的功勞。」

元氏對於繼承人的培養算是有些殘忍的,會將所有的孩子放在一起教育帝王之術,極大的保證了宗族裡沒有廢物的出現,當然,這樣的隱患就是,導致了一些不該有的野心的滋生。

高祖和成宗時期的藩王叛亂,就是由此引起,好在當時朝廷中央的部隊強勁,儲君也比較爭氣,都鎮壓下來了。因為仁宗病弱,又比先周王小了很多,成宗擔心先前的情況出現,這才把先周王早早地趕去了滄州。

崔括的父親能解決這個問題,確實是個人才。

「但是因為對崔家的提防,先帝一直都沒有怎麼重用崔括的父親,崔括的父親難免就有了怨言。當時崔括的父親在朝堂上突然就辭官了,絲毫沒有給先帝的麵子,當時崔括的父親才四十歲不到,這會讓朝堂上的大臣們覺得先帝不仁慈。」

「後來的一次秋狩,你父皇為了撫慰崔家,叫了崔括的父親來伴駕,這才出了事。」

「當然,你父皇事後非常傷心,甚至聽說了這個噩耗,當場暈了過去,後來還出席了崔括父親的葬禮,這對於一個臣子來說可以說是極高的待遇了!之後,大肆封賞崔家,接了崔括的妹妹進宮,朝野上下都對你父皇能如此對一個臣子非常感動。」

「當然,這些是大部分人這麼覺得的。我父王卻說,那次的事有些蹊蹺。發生的時間太過巧合,傷了的人也太過巧合,剛好是崔括的父親剛辭官不久,剛好就他一個人出了事情。」

「而且,你父皇不是表麵上那麼仁慈,我相信你自己也知道。」

元瓊沉默了片刻。

仁宗之所以獲得「仁」這個諡號,是因為他在位重文輕武,大力扶持了文官勢力,文官幾乎都要將仁宗推成了聖人。相對應的,前幾朝勢力龐大的勛貴武將勢力,被打壓的幾乎抬不起頭來,被抄家的並不在少數,人頭落地的數量不比前幾朝少。

朝堂上地位最高的勛貴——定國公,和當年的幾家比起來隻能算是小嘍囉,行事低調這才沒有出事,反而成為了如今勛貴武將的領頭羊。

「後來三皇子的那件事,也發生的很突然,據說三皇子出事前不久,先帝剛和大臣們商量立太子,三皇子就出事了。崔括當時也在場,而且那場秋狩出事的也隻有三皇子,連他的隨從都沒有出事。」

元瓊默然,「但這也不能說明三皇子就是崔家害的。」

周王無所謂道:「我父王也沒這麼說呀,也就是憑感覺猜測,不過這兩件事確實很蹊蹺;我也能感受到,崔家對你沒什麼好感。」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師兄,你怎麼變得那麼強 作精假千金是豪門真團寵 長夢迷津 我可以百倍修煉 予你萬般偏愛 病嬌暴君他有讀心術 蘭瑟特羅家族 我的冷艷總裁未婚妻 武極道巔 人在異界萬物皆可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