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朝堂改革(1 / 2)

加入書籤

所以,改革是必然之事,三公九卿已是滿足不了他的需求,況且,丞相之職太過重要,後世曾多次出現過皇權與相權的爭鬥。

科舉製實行已有十年時光,在這十年當中,無數有野心,有抱負的人才紛紛跨入大秦官場,昔日六國也隻是存在百姓的記憶當中。

他走後,後世之君隻能堪為守成,享天下太平,不被皇帝的權勢迷惑已是難得,不出五代,皇權必然衰微。

也就是說,他如果不改革,繼位者未必有這個魄力去改革。

「來人,召馮去疾,蕭何,曹參三人入宮。」第二天早朝之後,李玄常便急召三人入宮。

「諾。」

這三人乃是目前朝堂上的派係之首,即使是李玄常想改革,也得按規矩來。

那一天,他們四人待在華陽宮內談了許久,但僅是一天的時間,便奠定了大秦幾百年的政治格局。

從此,帝國不再設立丞相之職,百官之首乃是內閣,每一屆內閣共有五名學士,內閣之首為首輔,總理天下政事。

朝廷撤九卿,設九部,為兵部、戶部、工部、農部、吏部、法部、水部。每一部各司其職,至於單單設立水部的原因,則是為了治水。

黃河自古以來泛濫極多,兩岸人民苦不堪言,想要天下穩定,則需要長期治水。

黃河穩,則天下安。

大秦之所以能一統天下,與治水也脫不了乾係。

先有李冰修築都江堰,大秦的川蜀天府之地,修建鄭國渠,再得關中沃土千裡。水部官員,正是為了治水而設立。

農部掌農業,管理天下糧倉耕種。

戶部理稅收,是帝國的錢袋子。

除此之外,還設立了官員品級,地方官員三權分立。

法部則擁有立法權和變法權,非封疆大吏不可出任。至於內閣成員,也是從地方官員選拔,空談誤國,實乾興邦。

沒有地方從政經驗,根本沒有進入內閣的資格。

雖說後世社會有諸多弊端,但比起古代來講,還是強多了。起碼保證一個政權不會在短時間內腐朽,有鮮活的生命。

而且,另有黑冰台設立,專對皇帝負責,作用,參考後世的錦衣衛。

並且,除了錦衣衛之外,帝國尚有影密衛,一衛在明,一衛在暗。兩大衛所,互相監督,最大程度保持了權利平衡。

另外,對於嬴氏子弟,除了直係五代之外,其餘皆為旁係,可參軍,可科舉,不擁有特權。

嬴氏子弟,永世不得分封為王。

也就是說,皇子之中沒有繼承皇位的,可以封為公侯,但沒法世襲罔替,傳給後代就會降級,到了你孫子輩,若無功勛,則爵位自動廢除。

而且,一旦繼承爵位,不可參軍,不可從政。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臨死前想殺個神 從遮天開始投影諸天 我家師妹超凶 我從末世開始無敵 重啟全盛時代 盛唐太師 肝帝是怎樣練成的 打造最強神話 仙路不長生 重返洪荒之第一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