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1章 經濟與黨爭〔三〕動機呢?(1 / 2)

加入書籤

說高務實「通外」說到南疆和日本其實並不稀奇,讓高務實比較意外的是李兵備指責他通外的第一條罪狀居然是通土默特。

之前曾經特地說過,從法理上而言,現在的土默特應該叫「大明金國」,相當於大明的藩屬國之一。

而且人家都在「國號」上注明「大明」二字了,那理論上這個屬國的性質還非常親密才對,不應該被視為「外國」。

然而李兵備顯然不管這些,一直強調其「外國」屬性。

這樣做當然是有道理的,因為隻有這樣,他才好把通外的罪名給高務實扣牢。

李兵備認為,土默特如今雖然名義上臣服大明,其「國王」順義王需要大明冊封,麾下主要將領也要從大明獲得官職,但其實這都不過是障眼法,因為大明並沒有對其行使任何有效的管轄——除了名義上的官員任命權之外,實際的財權、兵權沒有一項掌握在手裡。

至於如何解釋這些年土默特對於朝廷要求他們隨征的調度總是十分配合,李兵備自然也是有話說的。

他認為,這正是高務實「通外」的表現。

李兵備在這裡有一項無法證偽的指責:任何一次土默特按朝廷要求隨征,都是出自高務實的命令——即便是以聖旨名義下達給土默特的命令,本質上也都是高務實在朝中的決定,聖旨隻是給他的意願做了背書。

於是李兵備給高務實下了論斷:俺答封貢從一開始就是高務實裡通外國、養寇自重的陰謀。

是高務實利用自己與土默特的特殊關係,一邊通過說服朝廷允許貿易來加強土默特,一邊又因此獲得土默特的信任和感激,促使土默特願意聽從他的吩咐。

李兵備認為,這樣的利益聯盟一旦組建,就形成了一旦草原有事,朝廷就必須倚重高務實,而但凡朝中有人反對高務實,高務實又能反過來讓土默特在草原惹事,逼得朝廷不能對他嚴加懲戒的狀態……於此循環往復,這一聯盟就成了朝廷的死結,不僅如鯁在喉,甚至尾大不掉。

不得不說,如果事情真是如此,那對於大明朝廷而言確實很棘手:你動土默特,朝中有高務實這樣的重臣反對,而高務實不是一個人,他身後有整個實學派的大量官員,咳嗽一聲都能讓京師震三震。

你動高務實,土默特在邊境集結鐵騎十萬扣關鳴冤,你朝廷要不要再考慮考慮?當然此處還有一點是李兵備沒有說破的:明土邊境上的朝廷大軍可是以宣大三鎮為主,而宣大三鎮……誰都知道宣大將門有一家算一家,全都是在高務實麵前自稱「門下走狗小的某某」的。

所以換句話說,最糟糕的局麵恐怕是這樣:高務實在朝中出了點什麼事,朝廷有拿他下手的意思,於是土默特那邊立刻調集十萬鐵騎扣關,為「高太師」鳴冤。

此時宣大將門配合演出,隨便找點什麼理由吃個敗仗、讓出路來,或者甚至連演都懶得演,就說韃子鐵騎趁我不備,偷襲殺過了關隘,現在正朝京師奔襲去了……請問朝廷作何感想,作何應對?

哦,是了,朝廷還有禁衛軍,天下無敵的禁衛軍,隻要有禁衛軍在,京師可保泰山之固。

但是吧,如果看看禁衛軍的幾位首腦人物,就會發現問題很大:禁衛軍司令是麻貴,禁衛軍副司令是李如梅,禁衛軍參謀長是曹簠……

啊這……高元輔若是都要被朝廷下手了,這些人的忠誠還剩多少,那可真是不好說,不好說啊!

看到這裡,高務實忍不住有些好笑。

事情都被你說得如此緊急了,那你這道奏疏還大剌剌地往內閣送來,怕不是生怕我看不見?若我真是如你形容的這般,看到你這道奏疏是不是就該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動手得了,還免得夜長夢多?

你也不是沒有門路給皇帝偷偷寫點什麼密奏,我高某人的勢力退出錦衣衛可是很久了,至少地方上的錦衣衛我完全插不上手,你要真有機密奏給皇帝,難道不是直接找錦衣衛就好?

好,就算你擔心錦衣衛現在的一把手王之楨是我的遠方親戚,你覺得找錦衣衛還是靠不住,那也沒關係——欽差鎮守浙江地方太監等著你啊,你這個浙江邵寧兵備道總是能聯係上此人的吧?

然而李兵備誰都沒找,直接上疏彈劾當朝首輔,還把話說得如此嚴重,可見問題不在於事情真的很嚴重了,而隻是需要把事情說得如此嚴重。

當朝首輔嘛,而且還是極其少見的文官封爵的首輔,事情若是太小,那肯定是隔靴搔癢毫無鳥用。

皇帝隻會下旨嚴飭造謠中傷者,甚至嚴懲不貸,根本不會對高元輔如何,搞不好還要溫言勉慰再三。

不過思及至此,高務實又想到,這位李兵備的背後肯定還有黑手,他不可能就是主謀——區區一個兵備道,吃了什麼熊心豹子膽敢於直接彈劾當朝首輔?更何況,他還是個浙江的兵備道。

誒?浙江的兵備道?

江南財閥?沈一貫?

江南財閥的大本營可就是浙江,延伸勢力範圍才是應天、江西、福建等地,而沈一貫也是浙江鄞縣人……這莫不是江南財閥或者沈一貫指使的?又或者,乾脆是他們一起,也就是整個江南的財閥集團向我宣戰了?

可是,為什麼呢?高務實不由得思索起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漫威裡的大超 詭秘世界之旅 我的神器是鼠標 從流量到影帝 最佳特攝時代 天道天驕 大唐第一村 七界傳說 我成了BOSS祖師爺 向往的生活之娛樂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