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5章 經濟與黨爭〔七〕新罪名(1 / 2)

加入書籤

高務實多年的官場果然不是白混的,於他的辭疏在次日一早送進宮中相應的,七道彈劾他的奏疏也到了。

這七道彈章有兩道來自於地方,五道直接來自於京師。

來自地方的兩道彈章之中,一道來自應天巡撫下轄的蘇州,另一道來自於江西徽州。

翻開地圖看看就知道,蘇州與徽州都是緊挨浙江的兩個經濟重鎮。

從這裡來的彈章,讓高務實有理由肯定自己之前的判斷是準確無誤的。

至於京中的彈章,這倒是理所當然。

誠然,自從高務實繼任首輔以來,尤其是沈一貫被迫離京去負責給封禪大典做準備以來,京師之中「一片祥和」,多年來的政爭仿佛一夜之間消失不見。

然而,高務實不至於自大到認為這是心學派徹底投降,從此就是實學派贏得儒家道統,自己開始大權獨攬的時代了。

官場始終是官場,爭權奪利永不眠。

利益就在那裡,不是你拿就是我拿,沒有哪個派係敢說自己能讓所有人滿意,所以心學派暫時的蟄伏隻是迫不得已,等到他們認為有機會,照樣會跳出來——或者,即便跳出來的人換了個馬甲,不叫心學派了,那也改變不了什麼,總之政敵永遠會有。

雖說這次發起彈劾的第一人不過是個兵備道,而且高務實因為身邊少了人幫襯而忽視了發起彈劾的根源,但他心裡很清楚:既然人家動了手,就絕不會隻有一個李叔元跳出來,緊隨其後的一定是一波波彈章。

這是因為,大明官場的玩法就是如此:先挑個高不成低不就的人出來挑事,把事情挑起來之後再次第跟進,逐步掀起聲浪,使得從地方到中樞、從七八品小官到二三品大臣都開始參與其中,形成當年徐階整高拱那樣「滿朝倒拱」的局麵,最後由閣老級重臣出來一錘定音。

高務實太熟悉這套玩法了,歷年來他也一直按照這套玩法在玩。

然而這一次,心學派與他們背後的江南財閥恐怕要愕然相顧,因為高務實選擇了不作自辯,直接請辭。

這就好比人家還在蓄力,高務實直接開大——首輔請辭可不是小事,皇帝就不能等輿論發酵,看看到底有多少人反對這位首輔了。

此時的皇帝隻有兩種選擇,並且要立刻作出二選一:要麼放棄這位首輔,允許請辭;要麼力保首輔,把發動彈劾的人嚴懲不貸。

當然,執行層麵會稍微復雜一點,即皇帝怎麼說也會先挽留一兩次,等首輔再三請辭,皇帝再順水推舟的表示允許。

不過,這也就是表演性質的流程罷了,不影響事態發展。

昨天李叔元的彈章送到朱翊鈞麵前的時候,皇帝就有些納悶,好端端地怎麼南官們就彈劾起務實來了?按理說現在沈一貫都不在京師,你們心學派群龍無首,這個時候彈劾務實,最後一出戲怎麼唱呢?

懷著這樣的疑惑等到今天,皇帝本以為會收到高務實的自辯疏,也早已想好該如何「溫言勉慰」了,誰知道和七道彈章一同送進來的居然是高務實的辭疏。

皇帝聽陳矩說起的時候還以為自己聽錯了——這什麼情況,就李叔元昨天那一道彈劾,務實竟然直接請辭?

原本還顯得輕鬆悠閒的朱翊鈞頓時正經起來,讓陳矩把七道彈章和高務實的辭疏都拿來給自己看。

他先是下意識拿起了高務實的辭疏,但就在打開的一瞬間卻忽然遲疑了一下,緩緩放在旁邊,而是先看起了七道彈章。

不多時,朱翊鈞就看完了彈章。

他蹙著眉頭,麵色陰鬱,似乎有些失望。

彈章中彈劾高務實的罪名與昨天李叔元的差別不大,尤其是京中的五道彈章,基本就是把李叔元的彈章換了個說法復述一遍,很是沒有新意。

當然最關鍵的是,這些罪名從何而來他朱翊鈞都很清楚,甚至知道得比彈章中更清楚。

倒是那兩道來自蘇州和徽州的彈章,裡頭說到了一些朱翊鈞不是很清楚的細節。

比如徽州知府所上的彈章,就很清楚的講述了京華基建是如何暗示他「下水道工程」的重要性,以及高元輔對此的關注,最終「迫臣召集士紳賢良,共議捐資助工,而京華基建以此獲利巨萬」的全過程。

不得不說,進士出身的知府老爺文筆甚佳,將整件事詳略得當的描繪得猶如親見,朱翊鈞似乎都能想到那個畫麵了。

不過朱翊鈞更重視的卻是另一件事:數據。

這位府尊將京華基建提供給他的財務清單直接奉上,其中包括各類物料、用工開支,以朱翊鈞從未見過這類清單的新手角度來看,光是「承插式水泥管」就占了全部資金的三成多一點,似乎確實有點問題。

而且,光是修一個徽州府府治——也就是歙縣縣城的「下水道」,居然要花三萬多兩銀子,而用在「承插式水泥管」的購買就花掉一萬一千兩,這屬實是超出了他的理解範圍。

難道務實真的從中牟取暴利了?朱翊鈞腦子裡閃過這個想法,但他很快搖了搖頭——不是堅信高務實不會從中謀利,而是他忽然想明白了一點:就算真是,那又如何?

不要跟皇帝講法治,皇帝根本不在乎這個。

朕口含天憲,言出法隨,有罪沒罪那得看朕怎麼想。

「朕」會怎麼想呢?

很簡單:務實的功勞天下第一,而且當今朝廷裡頭根本沒有人比務實更好用,所以他就算撈點錢又如何?

而且歙縣作為徽州府治乃是上縣,花費三萬兩,那麼中縣或許要花兩萬兩,下縣或許花一萬兩。

如此推及全國,假設都來一次「下水道工程」,大明一千多個縣,確實要花很多錢,可是……這關我皇帝什麼事,務實也沒讓我拿錢啊!按照這位徽州府尊的說法,這筆錢是「鄉紳賢良」們出的啊!

其實朱翊鈞這個上中下三類縣的各自花三萬、兩萬、一萬的估計很不準確,但皇帝不會為此細細計算,他就是簡單估算一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漫威裡的大超 詭秘世界之旅 我的神器是鼠標 從流量到影帝 最佳特攝時代 天道天驕 大唐第一村 七界傳說 我成了BOSS祖師爺 向往的生活之娛樂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