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論戰(1 / 2)

加入書籤

----丁啟睿無能,楊文嶽書生,兩人都難當大任,錯誤了選擇了紮營的地點和作戰策略,左良玉油滑,失去了過往的銳氣,不想硬拚,隻想著保存實力,拋下丁楊二人,擅自撤退,這才給了李自成機會。

說到左良玉,尤世威氣的拍桌子,說當年瞎了眼,不該提拔此人!

原來,崇禎四年,尤世威為昌平總兵時,建虜侵擾大淩河,朝廷征調各地援兵,尤世威因護守皇陵不能去,就推薦左良玉代他率兵前往。過後,侯恂又推舉左良玉做了副將,帶隊在鬆山、杏山下與建虜作戰,從此闖出名頭,後又調回關內剿匪,漸漸成為一方總兵,直至成為了左大帥。

原本,尤世威對左良玉的能力是相當看好的,但開封之戰卻讓他對左良玉大為失望,認為左良玉不負責任,辜負朝廷的重托,害了兩個督師,應該下獄論罪。

侯世祿卻道,也不能全怪左良玉,局勢不利戰,丁啟睿和楊文嶽卻非逼著左良玉戰,左良玉撤退也並非不可理解,隻是事前不通知兩個督師,直到大軍拔營,兩個督師方才得到消息,想跑也跑不了,被闖賊擊潰,這就太不地道了,而左良玉偷雞不成蝕把米,他的撤退早在闖賊的預料之中,提前在他撤退的必經之路上挖掘壕溝,設下埋伏,一場前後堵截的大戰,左良玉精兵盡失,中原危急,這才逼著咱秦兵不得不再次出潼關。

尤定宇一直罵,左良玉,該死!,

侯世祿又說,打仗表麵上打的是兵馬,其實打的是糧餉,如果糧餉充足,丁啟睿和楊文嶽或有更好的選擇,不必逼著左良玉盡速決戰,如果有糧餉,賑濟及時,河南也不會大亂,李自成張獻忠說不得早就滅了,甚至恢復遼東也不是不可能,

但壞就壞在,朝廷沒有糧餉,每一次都是匱乏,秦督孫傳庭在陝西練兵一年多,除了最開始的六萬兩銀子,後續朝廷幾乎沒有撥付,全靠秦督在本地籌集,也就是秦督嚴厲,有一些手腕,不然不要說出征剿賊,就是日常的操練維持也是困難。

說到最後,侯世祿微微嘆。

都是武人,又為尊者諱,因此三個老頭都沒有深談朝廷為什麼沒有糧餉?秦督又為什麼這麼艱難?隻以一句天災頻繁而帶過。

倒是尤見田感嘆的念了一句詩:「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瀚海闌乾百丈冰,愁雲慘淡萬裡凝。咱邊軍苦啊,苦啊!」

最後。

尤世威和侯世祿都叮囑尤見龍帶兵要謹慎,一定要改了猛沖猛打的毛病,不然以他不足千人的兵馬,怕是一戰就會打殘。

尤定宇則說,猛沖猛打也沒有什麼,關鍵是要打準了再說,時機不對,一兵一卒都不能浪費。

尤見龍聽了默默點頭。

---但尤振武卻知道,父親未必聽進去了,或者說,軍令在身,父親身不由己,別人可以偷奸耍滑,陽奉陰違,但他卻不是那個脾氣,也做不出那種事情來。

……

月上樹梢,花廳燈光明亮。

尤世威、尤定宇和侯世祿都喝了不少,回憶一生戎馬,回憶過往的輝煌勝利和那些功敗垂成的戰事,三個老頭都是嗟嘆。

二叔尤見田更是已經醉了,趴在桌上站不起來,家人將他扶了下去。

尤見龍原本並不喝酒,但今晚也喝了三杯,直喝的臉色發紅,眼神躊躇滿誌,意欲殺敵建功,報效朝廷之心,清楚顯現。

時間不早了,家宴就要結束,

這時,頂著頭上的紗布傷口,麵對諸位長輩,一直默默靜聽的尤振武忽然起身,對著尤世威、侯世祿、尤定宇行禮:「爺,外爺,三爺,我有話想說。」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靈氣復蘇:我綁定了小破球 鬱爺被夫人心聲氣瘋了 一人疫醫 封神:開局九連抽,召喚諸天神魔 重生後,我抗旨不接賜婚 聊齋:我有玩家麵板 我的帝國模擬器 射雕之緣起全真 將軍府的恩愛日常 天女悍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