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舊火器(2 / 2)

加入書籤

但作為一個穿越者,尤振武對明末名目紛繁的各種火器,還是非常有興趣的,從拐子銃、五雷神機,一直到四眼鐵槍等,每一項火器,他都要拿在手中,仔細的端詳,簡單操作,並向薛得貴詢問使用的方法。

問清楚之後,他都會暗暗嘆口氣,心想這些武器確實是沒有實用性,白瞎了一個個好名字,就一個礦業大學的高材生的眼光來看,這些火器不但鐵質不純,質量堪憂,而且鑄造方法也有很大的問題,論起來純屬是浪費資源,未來除了回爐再造,再沒有其他的用途。

這其間,他對周運的工作能力,再一次暗暗點頭---連這些不實用的火器,都被保養的極好,由此可知,周運不但工作細致,而且相當的用心。

相比與尤振武饒有興趣,翟去病卻是一點興致都沒有,直接來到三眼銃之前,舉著一根三眼銃進行瞄準。

而在那些「華而不實」的武器之後,尤振武也在三眼銃的前麵停了下來。

比起前麵的武器,三眼銃的名氣大了不少,知道的人很多,就明中後期的歷史記載來看,歷次戰役,都少不了三眼火銃的身影。

尤其是邊軍騎兵,最喜歡使用的火器就是三眼銃,一來三眼銃質量可靠,不易炸膛;其次是馬上三發連射,氣勢驚人,就算敵人不怕,敵軍坐騎也常常會被三眼銃的火光和硝煙驚的跳起,亂了陣型;最後,連發完畢之後,三眼銃還可以當鐵鐧使用,沖入敵陣,向敵人猛砸。

萬歷入朝做戰時,遼東騎兵使用三眼銃、火箭、斧頭和鐵鞭,將不明就裡的日本武士殺了一個人仰馬翻,但就實際殺傷力來說,三眼銃的威力實在是不敢恭維,日本武士被殺,一部分因為他們是輕甲,不具防禦力,第二則是因為驚嚇沖撞,最後則是缺少和騎兵對抗的經驗。

己巳之變時,滿桂帶領的邊軍,同樣使用三眼銃向建虜猛射,隻看見硝煙火光,連續排射,好不熱鬧,又聽見叮叮當當的,彈丸擊中鐵甲的聲音,但建虜重甲兵卻鮮有一個倒下,原因就是因為三眼銃威力有限,無法擊穿建虜重甲兵的雙重鐵甲。最終,建虜鐵甲兵砍斷了立在火槍兵前麵的木柵欄,建虜騎兵突入,火槍兵立刻就敗了。

……

拿在手裡,掂了掂三眼銃的份量,尤振武暗暗嘆息的放了回去。

----和前麵的武器一樣,這種粗製濫造的三眼銃,已經落後於時代了,未來隻能是回爐再造,全部鍛打成鳥銃的銃管使用。

最後,尤振武來到了那三支鳥銃的前麵。

感覺這三支鳥銃被周運保養的更好。

他雙手端起,沉甸甸的,看銃管,看引藥鍋,看扳機,隻一眼就知道,銃管使用的鐵料比剛才的火器要好上不少,又看上麵的小字,發現這三杆鳥銃並非是大明工部造,而是西安的火器廠製造。

想想也是,「大明工部造」連遼東邊鎮都供應不及,何況是西北呢?

和工部造相比,西安造的精細程度可能要差一點,質量怕也難以完全保證。

低頭望下去,隻見銃管內壁光滑,無砂質,不見鏽跡,看起來打磨鑽孔的工作還是很到位的。

簡單比劃了一下,確定銃管口徑剛好可以伸入一個小拇指,回想前世,尤振武確定大明火銃的口徑是全國統一的,不論工部造還是地方造,都已經使用統一的彈丸。

銃管下麵帶著一根「搠棍」,那是專門用來清理銃管,並且搗實火藥和彈丸的棍子。

唯一的遺憾,槍托不夠科學,無法完全承載後坐力,對操作的士兵有相當高的要求。

這一點,未來製造新銃時,也要全麵改進。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靈氣復蘇:我綁定了小破球 鬱爺被夫人心聲氣瘋了 一人疫醫 封神:開局九連抽,召喚諸天神魔 重生後,我抗旨不接賜婚 聊齋:我有玩家麵板 我的帝國模擬器 射雕之緣起全真 將軍府的恩愛日常 天女悍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