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南徐北王(1 / 2)

加入書籤

……

但劉廷夔卻也不是一般人,他從小喜歡看雜書,對采礦冶金,建材鑄造,雖然遠遠不如尤振武這個穿越者,但他也不是好糊弄的,麵對尤振武的回答, 他連續的發出疑問,差點問的尤振武露出破綻,虧的尤振武有些急智,身為礦業大學的高材生,涉獵的方麵,總比劉廷夔多一些,幾番騰挪,方才是圓滿的回答了劉廷夔的問題。

這中間,翟去病靠著大樹,迷迷糊糊的睡著了,一來趕路累了,二來對《坤輿格致》和《火攻契要》沒興趣,也聽不懂,他隻知道,什麼事情也難不住表哥;二叔尤見田卻是仔細傾聽,並且一直都在沉思---對於自生火銃的製造,對於坩堝,對於精鐵,他心中的疑問和劉廷夔一樣的多,聽完振武的回答,他又多了一些想法。

劉廷夔聽完大為嘆服。

他起身向尤振武深深一輯,滿是崇敬和敬佩的說道:「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尤千戶年紀輕輕,竟然知曉這麼多,可嘆廷夔虛過二十四,卻也沒有這般見識, 實在是汗顏, 請受廷夔一拜。」

尤振武急忙起身還禮:「不敢當。」

「不,你當的起啊。」劉廷夔道:「廷夔今日在道邊拜你,來日怕得在中軍大纛之下拜你了。」

意指尤振武前途無量,未來必成大官。

……

尤振武急忙上前,強拉著劉廷夔重新坐下,劉廷夔坐下,滿眼欽佩,感嘆的說道:「上一次令我茅塞頓開,恍然大悟,還是在葵心先生堂下聽課之時……」

聽到此,尤振武心中一動,問道:「可是王徵王葵心先生?」

---明末,麵對建虜叛亂和流寇猖獗,內外交困的情況,許多有識之士痛定思痛,大力提倡實學,希望藉此富國強兵, 這其中, 兩個人最有名, 一個是徐光啟, 另一個是王徵,是為南徐北王。徐光啟遠在淞滬,且已經仙逝,但王徵卻還尚在,而且就是陝西人。

王徵,字良甫,號葵心,又號了一道人,明西安府涇陽縣魯橋鎮溫豐鄉盈村

人,

王徵科舉坎坷,一直到天啟二年,52歲的他方才考中進士,先後任直隸廣平府、楊州府官和山東按察司事監遼海軍務。在揚州做官時,對魏忠賢的生祠,王徵和另一陝西三原人拒不朝拜,被當時人譽為「關西二勁」。

崇禎四年,因為登萊叛亂,王徵被下獄,後赦歸。因流寇猖獗,乃在地方募鄉兵以自衛。其間講學不斷,亦大力傳播天主教。

王徵對明末西方科學技術傳入中國起可重要作用。他早年喜愛古器和機械。出仕以前,研製過水力、風力和載重機械,寫成《新製諸器圖說》。後又與瑞士傳教士鄧玉函一起編譯《遠西奇器圖說》,主要敘述西方古代和文藝復興時期靜力學知識和簡單機械使用。

《遠西奇器圖說》是中國第一本有關西方力學的編譯著作。

可惜的是,王徵的著作在當年並沒有引起重視。

崇禎十六年十月,李自成陷西安後,派人請王徵做官,王徵誓死不從,李自成大怒,欲殺王徵,被勸阻,王徵心知不能免,遂絕食,凡七日,於崇禎十七年三月初四日卒。

歷史上,王老先生和徐光啟同為明末的「科學先賢」,但都不得誌,尤振武穿越以來,一直絞盡腦汁,學以致用,想要將後世科學在這個時代施展,以挽救危局,逆轉歷史。

但在他心中,更重要的一個任務,就是傳播科學,令科學的火苗,早一日在大明大地燃起。

而要傳播科學,就必然少不了王徵這樣的科學大家。

此外,尤振武擅長的隻是礦業冶金,對於機械力學方麵,並不在行,而機械力學對於軍事建設,軍器打造和軍事建築,十分的重要,如果能得到王徵這樣的大家相助,必定可以事半功倍,所以,不論從長遠的計劃,還是從眼前的危局,如果能把王徵請到榆林,在講學的同時,亦幫助榆林建設,那就是再好不過的一件事情了。

但王徵是涇陽人,且致仕多年,七十二歲的老人,又和榆林沒有淵源,想要把他請到榆林,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葵心先生,我早就仰慕了,可惜一直無緣相見……不知道葵心現在還講學嗎?」尤振武道。

「不了,葵心先生已經七十有二,身子骨不如以前,這兩年已經很少講學,除非特別的理由,也很少見人了。」劉廷夔道。

「可惜了……」尤振武嘆。

「尤千戶想見葵心先生?」劉廷夔看出了尤振武的心思。

尤振武點頭。

尤見田接口道:「不止他,我亦早想拜見葵心先生。涇陽乃是去往西安的必經之路,如果能在涇陽拜見葵心先生,倒也不虛此行了。」

劉廷夔想了一下,說道:「今日和尤守備、尤千戶相見,縱論火器,所獲頗豐,廷夔也沒有什麼好報答的,這樣吧,如果兩位不嫌棄,廷夔願跟隨兩位前往涇陽,葵心先生和家父有些交往,論起來,我是他半個學生,有我帶路,縱是不見旁人,他也得見我們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靈氣復蘇:我綁定了小破球 鬱爺被夫人心聲氣瘋了 一人疫醫 封神:開局九連抽,召喚諸天神魔 重生後,我抗旨不接賜婚 聊齋:我有玩家麵板 我的帝國模擬器 射雕之緣起全真 將軍府的恩愛日常 天女悍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