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直言(1 / 2)

加入書籤

但尤振武怎麼能退下?

他為了見到孫傳庭,想盡一切,可不是隻為了爭一個指揮僉事、區區火器廠副使的官職,於是他急忙單膝跪下,說道:「謝督師大人提攜,不過卑職有下情稟報。還請督師大人恕罪。」

孫傳庭抬頭,微微皺眉。

---他是領兵部尚書, 加督師,總督剿匪事宜,每天在他麵前拜見的文官武將不知道有多少,若不是尤振武有特殊的功績,一個小小的千戶,是絕對見不到他的。

一般來說, 隻要他端起茶杯,所有人都會識趣告退,即便是陝西馮師孔也概不例外,但想不到今日一個小小的千戶,在他端茶之後,居然沒有跪拜謝恩,而是提出了異議。

「說。」孫出庭道。

「是。」尤振武抱拳道:「不瞞督師大人,卑職能造出自生火銃,實乃是因為上天保佑,榆林有一種極其珍貴的黏土,是製造坩堝和精鐵關鍵原料,有了精鐵,才能做出簧片,繼而造出自生火銃,如果沒有這種黏土,卑職是什麼也造不出來的。」

「卑職不知道其他地方有沒有這種黏土?即便有,也得花大力氣去尋找。」

「另外,製造自生火銃的方爐和一些工具,也都需要從榆林運到西安, 到了西安, 又需要一些時間重新安置,往來一千裡,前前後後,需要相當時間,如果是重新製作,最少需要兩個月的時間……卑職不怕苦累,但大戰在即,如果貽誤了軍機,壞了督師大人的大事,那卑職就萬死也難贖了。」

尤振武拜。

孫傳庭聽後眉頭更皺。

---就個人行事作風來說,孫傳庭雷厲風行,不苟情麵,最不喜歡不聽話的下屬,凡在他麾下,他的命令,都必須嚴格執行,沒有人可以違抗,連陝西巡撫馮師孔在他麵前,都沒有說話的份, 因此, 當聽到尤振武有下情稟報,他心中是不悅的,以為是尤振武不服從他的命令,要向他討價還價,如果真是這樣的下屬,他什麼也不會說,立刻就會令人逐出!

但聽完尤振武所說,他卻不禁對這個小小千戶,多看了一眼。

就陝西的文官武將來說,所有人拚了命,都想要調到西安府,一來西安安定,二來臨近中樞,可以有更多的升遷機會,像尤振武這樣,放棄西安,想要繼續留在貧瘠榆林的人,幾乎沒有,所以孫傳庭並沒有懷疑尤振武在說謊,他一來覺得,眼前的這個小千戶,敢當著他的麵,將可能的困難,不卑不亢的向他講出,倒也有些膽氣;第二,尤振武說的如果是真的,那確實是一個困難,他思謀著有沒有可能的解決之道?

但就像尤振武所說的那樣,榆林到西安一千裡,路途遙遙,把黏土運到西安,很是不便,但如果令尤振武在榆林本地造銃,造好之後再往西安運輸,各種原物料就需要源源不斷的送往榆林,路途遙遠,同樣也是十分耗費,遠不如在西安便利。

另外一個不能說的理由是,西安就是眼皮子底下,三邊總督衙門隨時都可以控製,如果交到榆林,怕就有鞭長莫及,壯大榆林鎮,甚至有可能造成藩鎮之感。畢竟自生火銃不是一般的武器。

--大明雖然不是大唐,到現在沒有藩鎮割據,也沒有節度使,但在孫傳庭這些進士出身,熟讀歷史,以史為鑒的重臣心裡,隱隱的都還是有提防的。

「你的意思,黏土其他地方沒有,隻能留在你榆林造銃嗎?」孫傳庭聲音有點冷。

「卑職豈敢?但事關大局,卑職不敢有任何隱瞞。就眼下來說,長樂堡已經小有規模,可以製造自生火銃最關鍵的簧片和精密配件,卑職大膽以為,不如就讓榆林專造簧片和精密配件,西安火器廠專職打造銃管,卑職兩邊來回跑,兩廂結合,或可事半功倍,在最快的時間裡,造出第一批可用的自生火銃,送到軍前,卑職大膽妄言,還請督師大人定奪!」尤振武道。

---尤振武為什麼不願意留在西安?原因就是兩手準備。到現在,他對時局的憂心,一點都沒有減輕,那種大廈將傾,無可挽回的恐懼,一直在他心頭盤旋,而如果真是那樣,他一個小小的指揮僉事、即便成了西安火器廠的副使,在沒有兵權的情況下,留在西安也是毫無用處,甚至有可能被困在西安,因此他才要提出榆林和西安共同合作,一起製造自生火銃,如果他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兩邊跑,並且不耽誤中衛所的練兵。

……

孫傳庭聽完微微沉思,眼睛似有亮光,不錯,這的確是最快最好的辦法,簧片製造不需要太多的人力物力,但卻需要榆林的黏土,銃管的打造最為費時費力,但以西安火器廠龐大的人力物力,足可以應對,兩邊結合協作,或真如尤振武所說,可以在最快的時間裡,造出第一批的自生火銃,以供他剿匪使用……

想到此,孫傳庭聲音溫和了一些:「起來吧。」

---雖然不喜歡不聽話的下屬,但對於有才能的下屬,孫傳庭卻也是十分愛惜的。

另外,尤振武不卑不亢,沒有見大官的惶恐,也沒有巴結上司的諂媚和迎合,表情沉穩,目光清正明亮,完全不像是一個剛入官場的少年,其從容鎮定,令人印象深刻。

這讓孫傳庭對尤振武的好感,不由就增添了幾分。連帶著,對尤振武提出異議的不滿,也減少了幾分。

原本,在都任和王家祿的聯名急報中,除了報了自生火銃製造成功的喜訊,也對主持製造的尤振武大加贊揚,說他年少有為,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孫傳庭看罷,心中卻並沒有太大的波動,身為三邊總督,領兵部尚書銜,各級官員每天向他推薦的人多了,自比管仲樂毅、諸葛亮的也不少,但他從不輕信。

更何況尤振武太年輕,所謂嘴上沒毛辦事不牢,在內心深處,孫傳庭堅定的認為,尤振武能研出自生火銃,肯定是尤世威尤定宇兩個老總鎮,連同尤家上下,全力支持的結果,尤振武雖然是領功人,但卻未必是真正的領導者。

也因此,見尤振武一麵,官升兩級,給一個指揮僉事就已經很是不錯了。

但經過剛才的一番對答,孫傳庭忽然覺得,自己對眼前的這個年輕人,或許是有所輕視了。

於是他說道:「你想要兩邊跑,榆林的匠人不調到西安,也可以,但何時能造出第一批的自生火銃,你得對本督有一個交代。」

尤振武抱拳:「回製台大人,卑職沒有去過西安火器廠,尚不知道火器廠存餘有多少的銃管?如果五百支,卑職有信心在四十天之內將它們全部轉為自生火銃,如果是一千支,則需要六十天。」

孫傳庭沉思了一下,看向了站在旁邊的幕僚。

那幕僚四十多歲,山羊胡須,看起來十分精明,他走上前去,在孫傳庭小聲說了一句什麼。

孫傳庭聽完眉頭皺了起來,表情十分不悅,但終究沒有發作,目光看向尤振武:「那就如此吧。」

說完,又端起了茶杯。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靈氣復蘇:我綁定了小破球 鬱爺被夫人心聲氣瘋了 一人疫醫 封神:開局九連抽,召喚諸天神魔 重生後,我抗旨不接賜婚 聊齋:我有玩家麵板 我的帝國模擬器 射雕之緣起全真 將軍府的恩愛日常 天女悍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