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新兵出征(1 / 2)

加入書籤

次日,尤振武的外公侯世祿帶著舅舅侯拱極,來到長樂堡,看望外孫。

---前日歸來的時候,尤振武就去拜見外公,不想外公和舅舅都不在家中,而是去神木縣了, 原來侯家在神木縣有一些資產,最近神木縣鬧盜賊,侯世祿決定全部處置了,回收銀兩,交給外孫練兵。

當然了,彼時尤振武並不知道,隻知道外公和舅舅去神木縣了。

尤振武拜見舅娘,說明西安之行, 納征之禮的經過後, 就回了家,繼而又匆匆回到長樂堡。

侯世祿昨日歸來,聽聞外孫已經從西安歸來,今日急急來看。

爺孫相見,自有一番歡喜。

侯世祿取出一百兩銀子,交給尤振武。

正是處置神木縣資產所得的銀錢。

尤振武心中感動,他知道,侯家並不寬裕,外公雖然早年為將,但被朝廷棄用,已經退隱很多年,除了百十畝的地,再沒有其他的收入,對外公來說,一百兩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尤振武受了,向外公深拜。

起身之後, 他向外公和舅舅說起麵見孫傳庭的經過,當然了,省去了他勸進孫傳庭的「五行誌」說詞。聽完,侯世祿捋著胡須嘆息道:「孫督師性子執拗,朝廷又催的急,你緩進兵的策略,他絕不會聽從……」

這一點,尤振武已經有所預見,他望著外公,忽然問:「外公,如果孫督師不能勝,西安有意外,榆林可守嗎?」

侯世祿臉色一變:「你這什麼話,西安怎麼會有意外?縱使孫督師不勝,退回陝西即可,即便不能退回,我陝西還有潼關天險,闖賊豈能突破?」

「如果潼關失守呢?」尤振武迎著外公的目光---在一乾長輩中,外公侯世祿雖然退隱的最早,但思慮卻是最周全的, 對時局的險峻,也有相當的預見。

「不可能!潼關自古天險,豈是闖賊可以攻破的?」侯世祿搖頭。

尤振武默然,看來即便是外公,對於孫督師大敗,潼關失守,西安失守的真實歷史,也是完全想象不到的。

外公如此,其他人就不用說。

但換句話,如果說,孫傳庭在河南的敗局,事先就流出隱患,但十萬秦軍在河南大敗,潼關失敗,孫傳庭身死,卻也誰也沒有想到的事……

……

西安之行,尤振武不但是完成了納征之禮,升了官,成了火器廠副使,而且從西安帶回了十根銃管,這十根銃管,是作為西安火器廠和長樂堡鐵匠鋪,各自負責一部分,相互合作生產自生火銃的計劃一部分,先拿到長樂堡來進行試驗的。

很快,十根銃管就被組裝成了自生火銃,雖然火器廠的銃管和長樂堡自己打造的銃管,就規格上說,稍微有些不同,長樂堡生產的銃管,更稍微長一些,西安火器廠打造的,則是標準的火繩槍的銃管,不過經過調試,問題不大,長樂堡產出的零件,可以安裝在西安火器廠的銃管了,最後變成一杆合格的自生火銃。

組裝、調試順利,但後續為西安火器廠準備的簧片和自生火銃的各種精密配件,卻是陷入了生產的停滯。

因為堡中沒有物資了。

---爐火一開,從鐵料煤炭到木炭,物資消耗的速度就像是飛轉的鐵輪和大口吞噬的怪獸,有多少吃多少,很快就見底了。

此外還有三百新兵吃用,每天都是一個不小的數目。

尤振武心急如焚,沒有物資,沒有錢糧,他根本完不成孫傳庭交給的任務,傍晚,他急急返回榆林,麵見都任老大人,再一次訴苦,向老大人求糧求物資。

都任的兵備道衙門一向冷清,不想今日門前的小廣場上,官員的轎子和武將的坐騎隨從一大片。

原來,都任老大人正在衙中召開軍事會議,準備剿滅沙河叉的馬賊。

「九月大市在即,各地商人都往我榆林來,但沙河叉的馬賊,卻是又冒出了頭,前日劫掠了一家商隊,這股盜賊不能再留,需盡快剿除!」

沙河叉,位在神木縣北麵的草原沙漠中,距離神木縣一百裡,距離互市的紅山堡更是有三百裡,所以沙河叉馬賊劫掠的對象並不是紅山堡,而從那些渡過黃河,從山西趕到榆林,準備參加紅山堡互市的山西商人,當然了,本地商人和百姓,若是被他們撞見了,也是不會放過。

最初,沙河叉並沒有馬賊,去年九月,就在紅山堡互市的期間,一夥賊人忽然搶掠了一支過路的商隊,官兵追捕,賊人逃入了沙河叉,因為那裡多蘆葦,地形復雜,官兵不易追捕,後來賊人就盤踞在了那裡,成為沙河叉馬賊,他們常常十五成群,搶掠周邊,神木縣的官兵幾次圍剿,都失敗了。而允許是害怕官軍大規模的圍剿,其後沙河叉馬賊偃旗息鼓,不見了動靜,有人說他們已經逃往他處了,但今日看,他們還留在沙河叉。

尤振武到兵備道衙門之時,都任正在召集副將惠顯,管屯參將劉廷傑等人議事,尤振武悄悄打聽,得知都任老大人決定派劉廷傑領兩百精銳,加上神木縣本地官兵二百,一共四百人進剿沙河叉的馬賊。

為什麼這麼少?

一來沙河叉的馬賊並不多,不過百人,第二,出征的兵馬越多,耗費的錢糧也就越多,現今情況下,榆林鎮無法出動更多的兵馬。

尤振武聽了心中一動。

或許這是一個練兵的好機會……

……

議事結束,副將惠顯,參將劉廷傑一前一後走了出來。

尤振武向前行禮。

惠顯今年已經五十歲,是一個中規中矩,按部就班升遷而來的老軍人,因為在軍中根基不深,也沒有豢養家丁,因此麾下兵馬並不多,加上他為人比較低調,已經顯出了「退休」之意,因此他在榆林的存在感並不是太強。不過尤振武卻非常尊敬惠顯,不止是因為在歷史上,惠顯拒不投降,自殺殉國,更因為惠顯為人寬厚,較為清正,即便被王定等年輕後輩超越,也始終沒有怨言,盡心盡職的做自己的副將。

這不是容易做到的。

見到尤振武,惠顯和劉廷傑都點頭。

惠顯先行。

劉廷傑正要上馬離開,尤振武急忙上前:「參戎,卑職有一事懇求。」

「哦,說。」劉廷傑說。

「蒙督師和右方伯大人栽培,卑職忝任指揮僉事,但卑職出仕以來,未有寸功,實在是慚愧。聽聞此次沙河叉剿賊,由參戎領軍,卑職願帶兵,隨參戎一起前往。請參戎恩準。」尤振武請求。

劉廷傑微微驚訝,但同時卻也不太意外。

驚訝的是,在眼下的亂局中,並非是所有的將官都願意帶兵出征,尤其是尤振武這樣的衛所軍官,因為某種意義上來說,衛所兵每一次的出征和損耗,都可能需要自己承擔。因此,很多衛所軍官都不願意出征。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靈氣復蘇:我綁定了小破球 鬱爺被夫人心聲氣瘋了 一人疫醫 封神:開局九連抽,召喚諸天神魔 重生後,我抗旨不接賜婚 聊齋:我有玩家麵板 我的帝國模擬器 射雕之緣起全真 將軍府的恩愛日常 天女悍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