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丹書鐵券(1 / 2)

加入書籤

案發之後,秦王戰戰兢兢,一邊懇請官府緝拿朱春,一邊向朝廷請罪。

原本以為一定會被崇禎帝重責,不想崇禎帝卻並沒有降罪,反倒是命令不得聲張,官府私下緝拿即可,對於秦王,也隻是簡單叱喝了兩句,事情竟然輕飄飄的就這麼過去了。

不過還是把秦王府上下嚇的不輕。

大盜朱春,一連兩年,都是他們的噩夢。

最初,官府和秦王府嚴厲追查朱春,但因為皇帝沒有降罪,且朱春渺無痕跡,根本不知道從哪裡查找,漸漸的,這件事也就過去了,大盜朱春雖然還是懸賞第一的天字第一號的通緝犯,但卻已經沒有人在追查了,到今年,感覺秦王朱存極都快要忘記了,隻有初一十五,祭祖拜神的時候才會念念叨叨,但想不到今日他忽然提起。

「朱春可惡!金銀財寶不取,卻盜走我秦王府的鐵券,其心險惡,分明是想要置我秦王府於死地!」

「其十惡不赦,罄竹難書,雖五馬分屍,亦不能消去本王心中的怒氣!」

「這件案子,是本王的心中大事,本王時時想起,都悲憤不已。」

「尤僉事,但使你能抓到朱春,找回鐵券,不要說五百石,就算一千石、兩千石,本王也砸鍋賣鐵,為你湊夠!」

「尤僉事,你可有信心?」

秦王朱存極說的慷慨、大度,但每一個明眼人都知道,秦王不過就是說說罷了。

其真正目的,還是想要賴賬。

因為要想追查到大盜朱春,那是何其難的事情?

……

秦王朱存極說完之後,堂中靜寂。世子朱德煜和章尚綱兩人都看著尤振武。

尤振武麵色平靜如水,根本看不出他心中的喜怒,聽到秦王問,他微微沉思一下,然後抱拳回道:「卑職才能有限,本擔不起這樣的重任,但既然王爺信任,卑職願意試一下,隻是朱春其人見首不見尾,要抓到他並不容易,懇請王爺多給卑職一些時間,同時準許卑職調用王府的一些人手。」

見尤振武居然答應了,世子朱德煜的臉色更加漲紅,章尚綱則是皺眉。

「可。」

秦王朱存極卻是想也不想的就答應了。

就像尤振武所說,朱春見首不見收尾,這麼多年,官府費勁心力,都沒有能捉到,甚至連具體的相貌都沒有人能說清楚,就不信尤振武能做到。

如果做不到,他的賞賜自然就免了。

……

「娘求的,言而無信,什麼狗屁王爺!」

王府外。二叔尤見田,翟去病和石善剛正在等待,當尤振武走出王府,上馬離開,簡單說了事情的經過之後,尤見田三人臉上的喜悅,頓時都變成了失望,翟去病更是憤怒的咒罵。

是啊,真是一個王八蛋,尤振武心中也是這樣想,這樣罵,但他沒有表現出來,他現在所想的,就是如何完成這個不可能的任務。

「振武你太沖動了……」尤見田卻是憂心,認為尤振武不該再接下這個燙手山芋,即便秦王事前答應給賞,事後就算後悔了,但多少總會給一點的。但接了

這個任務之後,秦王怕就有理由不給了。

抓到朱春,找回鐵券,這怎麼可能?

「哥,你不會真要抓朱春吧?」罵完秦王之後,翟去病又擔心起來,朱春曾經救過大家的命,不管他做過多少惡事,這救命之恩都不能忘記,何況朱春所做的,根本就不是惡事。

尤振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看了看天色,說道:「二叔,去病,你們先回去吧,我還得去一趟瀟湘館。」

「瀟湘館?哥,你約了誰?」翟去病好奇。

「回去再和你說。」

尤振武打馬向前,石善剛跟上。

……

月沒有上梢頭,人也可以約黃昏後。

瀟湘館。

二樓包間裡。

伊人靜靜而坐,麵上一如既往的蒙了一層薄紗。

「小姐,來了來了……」

小丫鬟韓素寧輕步跑進來。

伊人心頭小鹿亂跳,本能的想要站起,但身子微一動,卻又坐了回去。暗暗告訴自己,李文英啊李文英,你得矜持,不管心中多歡喜,都不能太表現出來。

不急不緩的腳步聲響起。

一個身穿武人常服,束發勁裝,麵色堅毅的年輕人走進包間,向伊人拱手一禮:「小姐久等了。」

「公子客氣。」

伊人起身,優雅的一個萬福。

小兒送茶到包間口,韓素寧接住送了進來,隨即悄悄退出,將房門關上。

包間裡隻剩下他們兩人。

「今日之案,公子神人也。」伊人道。秦王府竊賊之案,早已經是傳遍了全城,而且傳的非常玄乎,伊人自然是聽說了。

尤振武道::「小姐過獎了,不過就是仔細觀察,大膽推理,嚴格論證罷了。」

伊人聽著沉思,似乎在品味尤振武所說的十二個字,美眸轉動間,對未來丈夫的傾佩,或者說是崇拜就又多了一些,嘴角露出微笑:「仔細觀察,大膽推理,嚴格論證……這十二個字說來容易,但又有幾人能做到?」

雖然隔著一層薄紗,但尤振武卻是清楚看到了美人的微笑,如百花盛開,眉黛如山、秋水剪瞳,又聽著美人柔美的細語,不覺也有些醉……

「秦王吝嗇,怕是沒有多少賞賜吧?」伊人問。

尤振武道:「有件事,正要向小姐請教。」

「公子請說。」

「這西安城中有多少腳夫?專門經營腳夫的牙行,又有幾處呢?」尤振武道。

所謂腳夫,即搬運工人。

西安是西北大邑,商家眾多,每日都有大量的貨物需要搬運,因此城中腳夫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

伊人微微好奇,不明白未來的他為什麼要問這個?但還是詳細回答。

尤振武聽的點頭。

----如他預料,李文英雖然是一個女子,但對西安城中的百行百業,卻有相當的了解,如一本萬科書,怪不得二叔說,李赫然最大的臂助,不是他手下的諸多掌櫃。而是家中唯一的女兒呢。

另外,如果遇上生意上的麻煩,難以做出決斷的時候,李赫然也會向女兒請教。

李文英,奇女子也。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靈氣復蘇:我綁定了小破球 鬱爺被夫人心聲氣瘋了 一人疫醫 封神:開局九連抽,召喚諸天神魔 重生後,我抗旨不接賜婚 聊齋:我有玩家麵板 我的帝國模擬器 射雕之緣起全真 將軍府的恩愛日常 天女悍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