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鑄炮法(1 / 2)

加入書籤

……

從巡撫衙門出來,尤振武帶著李承芳到南城城頭巡視。

各處城牆之上同樣也是一片忙碌景象,到處都是奔走的青壯,磚石沙袋,灰土、糠秕、草屑,木碳火桶、開水桶,沸糞桶,各種防守用具,連續不斷的搬運上去。

在人力之外,還有吊杆,一乾重物,如兩米長的滾木和幾十斤重的擂石,都使用吊杆吊上。

「參見總鎮。」

見到尤振武,負責此段城牆的管屯指揮鍾茂先抱拳行禮。

---《延安府誌》:鍾茂先,榆林人,為綏德衛管屯指揮。闖賊至,督眾死守。後榆林城牆倒塌,闖軍蜂擁而入,鍾茂先見已經擋不住,就退回家中,在每道門的後麵,都藏了兵器,又藏了兩把短刀在月要後。闖軍進入鍾茂先家,鍾茂先假裝投降,然後忽然拔刀,連殺數賊,其他賊逃走。鍾茂先再回到家中,殺妻子而自刎焉。

鍾茂先是劉廷傑的副手。

尤振武點頭還禮:「鍾指揮辛苦,各項準備如何?」

鍾茂先詳細介紹,尤振武一邊走一邊聽。

雖然榆林為九邊重鎮,城牆高大堅固,但並非沒有弱點,首先,南城外麵缺乏輔助的防禦設施,如果能在南城牆外一百步的距離內,修建三到四座棱堡,各以三百火銃火炮駐守,和城牆形成犄角之勢,相互支援,那就完美了。

但時間來不及,且現在是冬季,修建棱堡所需要的人力物力,榆林根本拿不出來。

當然了,還有一種辦法,那就是在城外立營,背靠城垣構築防線,挖掘深溝戰壕,憑借堅固的工事和敵人周旋。

歷史上,這種守城之法並不少。

但不適合榆林。

因為闖軍實在是太多太多了,雙方兵力完全不是一個等級,闖軍又多有火炮,榆林軍的戰力,也遠遠達不到能堅守營地的程度。

所以,就隻能用城牆硬抗,外加泥水成冰了。

而城牆一怕對方大炮猛轟,第二就怕挖城。

闖軍尤其擅長挖城。

所謂的挖城,有兩種方式,第一種就是挖城牆的根基,一個流賊拆一塊磚,慢慢將下麵掘空,每間隔一段距離,留一個土柱,然後栓上繩子,讓上萬人去拉,把柱子拉倒了,沒有根基支撐,城牆也就倒了。

第二種方法是在城牆根下挖出大洞,然後將裝滿火藥的壇子,一壇一壇的壘放進去,最後投入火把,點燃火藥,引起大爆炸,轟開城牆。

李自成還為後種方法取了一個非常獨特的名字,叫「放迸」。

闖軍依靠挖城法,無往不利,攻破了很多堅固的城池,但去年在開封卻是失去了效果,一來開封城牆是在宋代基礎上修建,根基數丈,幾乎是牆上牆,闖軍不顧死傷,在城下挖了很久,也沒有挖到根基,最後雖然也找來了大批火藥,一壇一壇的壘放進去,但轟然一聲響之後,開封城牆不但沒有炸塌,飛濺的土石,還傷了不少的闖軍。

闖軍人人震驚,以為開封有神靈保佑。

但其實是因為開封城牆厚達數丈,堅固抗壓,闖軍埋設的火藥太少,根本炸不到裡麵去,火藥力道反而是向外擊出的原因。

當然了,開封能成功守衛,還有另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應對得法。

再堅固的城牆,也是經不起敵人日夜不停的掏挖的,為了對付闖軍的挖城,一個叫張堅的開封書生發明了懸樓。

所謂懸樓乃是使用很厚的木板製成,四四方方,就是像是一個台子,懸掛突出到城牆之外,等於是到了流賊的頭頂,裡麵的士兵可以直接向下拋打磚石和火藥,痛擊在城牆腳下掏挖的流賊。

這一次大戰,闖軍一定會在

榆林故技重施,為了防止闖軍挖城,尤振武已經下令打造懸樓。

此外,為了預防闖軍夜間悄扌莫扌莫的挖城,榆林城牆外側,還要掛上很多的銅鈴,巡夜士兵一旦聽到銅鈴響,就要立即點燃火把照明並示警,並觀察城外景物,確定敵人是否在挖地道?中文網

當然,更重要的是沿著城牆根,每幾十步就要挖坑埋入一大缸,通過聲音辨別在敵人挖穴的方向。然後做出應對。

南城的防守是重中之重,無論銅鈴還是大缸,南城都是優先使用。

晚間。

尤振武為父親守靈。

就在靈前,他和周器商議了火炮的大小和口徑。

簡單講,鐵模鑄炮法就是先用泥巴塑出一門泥炮,等泥炮徹底乾透後,再用鐵水套出鐵模,因此,泥炮的大小就是日後鐵炮的大小,周器已經尋好了黏土,明日就要製作泥炮,從炮形到口徑的大小,今晚他就得和尤振武商量好。

「我榆林現在最缺的是大炮,但小炮亦不能少,我意,你先做兩組泥炮,大的比兩千斤的紅夷大炮,小的重量不超四百斤,為近戰或者野戰,同樣為紅夷炮的樣式。」

聽到造紅夷大炮,周器微有緊張,因為他沒有造過紅夷大炮,他在西安造的都是大將軍炮和佛朗機炮。

「其實造大將軍炮和造紅夷炮,並沒有本質的區別,其成敗主要看的還是鐵質。」

「就形狀說,大將軍炮前後一般粗細,如一個竹筒,但紅夷炮卻是前細後粗,且比大將軍炮長了很多,周管事,你知道這是為什麼?」

周器搖頭。

尤振武道:「那是因為膛壓不同,火藥被點著的瞬間,膛壓最高,釋放的壓力最大,因此後部必須粗重,越往前走,膛壓越低,所以要前細後粗,以復合膛壓的變化。」

周器明白了。

「炮身的重心處兩側要留圓柱型的炮耳,火炮可以以此為軸可以調節射角,再配合火藥用量改變射程。」尤振武一邊在紙上畫出大小紅夷炮的樣子,一邊詳細講解。同時寫出一些具體的參數。從炮管的長度、厚度一直到口徑。

周器仔細聽。越聽越佩服,因為很多都是他這個造炮多年的老行家沒有想到的,又有很多是他不明白的,尤振武也不細解釋,隻叫他一定要照著做。

「原本,銅鐵混合的炮體,最為合適,可惜我們沒有那麼多的銅,就隻能是使用全鐵了。」最後,尤振武微有遺憾。

「總鎮,真大才也。」周器對尤振武佩服的五體投地。

尤振武不謙虛,受了,然後問道:「明日塑泥炮,幾日可成?又幾日可以烘乾?」

「卑職和幾個匠人都是第一次做紅夷炮的泥炮,速度不敢保證,但抓緊時間,五日總是可以做成功的,至於烘乾,隻要房間炭火合適,十五天應該差不多。」周器回答。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靈氣復蘇:我綁定了小破球 鬱爺被夫人心聲氣瘋了 一人疫醫 封神:開局九連抽,召喚諸天神魔 重生後,我抗旨不接賜婚 聊齋:我有玩家麵板 我的帝國模擬器 射雕之緣起全真 將軍府的恩愛日常 天女悍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