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5-永樂大帝的宿命(終)(2 / 2)

加入書籤

他的背影挺拔,花白的頭發打理的整齊,英武的仿佛如年輕時一般。

這讓甄武心中不由得也放鬆了幾分。

可是當大軍快到甘州時,一場開春後的雪,卻讓朱棣一下子倒了下來,風寒在他蒼老的身體中肆虐,一點一點把他生命拖到了最終時刻。

這一日,朱棣把甄武叫到了他的床前。

他看著甄武傷悲的快要哭出來的模樣,慈祥的沖著甄武搖了搖頭:「我的大將軍不能哭。」

這一句差點讓甄武繃不住。

朱棣用力的扯出一個笑容道:「我快不行了,有些後事必須要交代給你了。」

「不會的,不會的,陛下隻是染了小疾,太醫一定能夠治好的。」甄武哽咽的連連說道。

朱棣又搖了搖頭道:「我知道我的情況,你別打岔,我怕有些話說不完。」隨後,朱棣頓了頓,喘了一口氣接著說道:「我給你留了顧命的聖旨,以後你可以憑旨意輔政,必要時刻老大也要聽你的。」

甄武張了張嘴。

朱棣擺手止住了甄武的話,有氣無力的說道:「我知道你要說什麼,其實老大繼位,我還是放心的,隻是他缺一股殺氣,一些心懷不軌之人,難免會看他性軟,趁機跳一跳,你替他鎮一鎮,別讓他因為騷亂或是穩定之類的事情,向那些文臣妥協,有些士家子弟自宋以來,家族根深蒂固,枝繁葉茂,難免私利太重,若權勢過重於國無益,他們更是借著孔聖人之名,以讀書人身份聯絡有無,一旦妥協多了,必養出龐然大物,帝令難行。」

甄武眼含淚花的點了點頭。

他明白這些,因為如果沒有他的話,朱高熾若遇到皇位不穩的情況,為了尋求文臣子弟的支持,難免要向他們讓步,就比如停掉鄭和下西洋的國策。

而朱棣定下的國策,都是正確的,甄武也有必要幫著朱高熾,讓國策不因換君而更改。

朱棣這時再次開口道:「還有如今大明疆域何其之廣,藩屬何其之多,萬萬動盪不得,否則定如前元一般,分崩離析,人心不在,然而若是長久感化,百年後他們也就與我大明子民無異,心忠我大明,所以這也需要你這樣的軍中支柱撐一撐老大,我知你也累了,但你再堅持堅持,過個半年一載後,天下穩定時你再閒賦家中,到那時候,你隻需時不時過問一下就可。」

甄武哭了出來,哽咽道:「陛下放心,我一定會幫陛下看好大明的,絕不讓陛下的心血付之東流。」

「這我就放心了。」

朱棣笑了起來,他清楚甄武的能力,也一手把甄武捧到了這個地位,有甄武在,新君登基時絕不至於有所動盪。

而說完那些交代的話後,朱棣好似徹底的放鬆了下來,他眼神迷蒙的仿佛看到了他的一生。

他輕輕的說道:「我這一生經靖難導致天下苦難幾年,可後來征漠北,修大典,下西洋,收交趾,治西南,通運河…文治武功,吏治強民都做了,總能彌補了我的罪孽了吧,等到了地底下後,老爺子總不能再埋怨我了吧,我即便比不上大哥,可也總該比得過建文了吧…」

連續三個不確定的疑問,道盡了他一生開拓不止的心魔。

甄武剛欲說話。

房間裡的其他人嚎啕的哭聲響了起來。

甄武看向朱棣,不知道何時,朱棣已經再沒有了聲息,如後世歷史中一樣,再一次死在了他的雄心開拓下。

作為統治天下的永樂大帝,他完成了他的使命,帶著他一生的功績,離開了這個讓他卷戀的人世間。

……

等到第二日下午,朱高煦從甘州快馬趕來,他一頭鑽進了朱棣的大帳之中,三兩步便撲到了朱棣的身上。

甄武看著風塵仆仆的朱高煦,默默的退出了大帳。

帳中隨後響起了朱高煦聲嘶力竭的哭嚎聲,讓聽聞這個聲音的甄武都忍不住想要再次掉淚。

他的眼前仿佛再次浮現出初見朱高煦的時候。

那時候朱棣拉著虎頭虎腦的朱高煦,一副慈父的模樣,顯擺的給朱高煦介紹他手下的猛將,那時候的時光好像美的讓人覺得不真實。

晚上的時候。

朱高煦從朱棣的大帳中走了出來。

甄武拉住了朱高煦。

朱高煦仿佛這才回過神來,他看著甄武,看了半響突然開口道:「老爺子走了,大軍打算怎麼辦?」

甄武一愣,有點不悅道:「老爺子剛走,你難道還隻顧著你那點打仗的心思?!」

可出乎甄武預料,朱高煦竟然比他還激動憤怒。

「我憑什麼不顧,你們別以為我在甘州,就不知道你們在北京如何哄老爺子,我不管你們怎麼想,老爺子想要征討西域,我朱高煦就沒有二話的隨老爺子去征討西域,你們誰攔也不行,即便你們砍了我的腦袋,我也不在乎。」

說到這裡,朱高煦冷冷的看著甄武道:「我知道老爺子把位子給了老大,也知道你需要回去幫老大登基,你們隨便,但老爺子沒完成的事,我這個二兒子幫他完成,哪怕你所有大軍都返回,哪怕我隻帶著我的三個護衛,我也絕不可能眼睜睜的看著後人笑話老爺子,笑話他人走半截敵人沒見到就死了,他還有兒子,他的兒子會幫他打完這最後一場仗,幫他實現臨終前最後一個遺願。」

朱高煦聲音落下,扭頭大步向著外麵走去。

沒人知道當他知曉朱棣征西的時候,他是多麼的開心。

也沒人知道這無數難熬的日夜,他是多麼想念當初靖難時,騎馬縱橫在朱棣身邊的日子。

如今朱棣最後一麵,他都沒見到。

而且以後也再也見不到了。

他傷心欲絕。

可他也能想象到一生喜歡征戰的朱棣,臨死前是多麼的渴望能夠打完這一戰。

朱棣打不完沒關係。

他幫朱棣打。

甄武這時突然在身後高聲喊道:「餵,我會傳信給太子,提議你掛帥征西,老爺子一生無敵,最後一戰,你別丟了老爺子的臉麵。」

朱高煦淚流滿麵的回身看向甄武,然後重重的點了點頭。

……

五月,甄武帶著朱棣的棺槨返回到了北京。

八月,朱高熾登基為帝,同時朱高煦率領大軍摧枯拉朽的踏平了亦力把裡,用這個赫赫戰果作為了朱高熾登基的賀禮,也用來祭奠離世的朱棣。

然而,大軍返回大明後,卻少了朱高煦的部下,他讓人給甄武送來了一封信,信上寫著他要離開大明,效彷朱棣,用自己的三個護衛去域外打出一片屬於他的天地。

甄武看完之後,沉默了半天,最終嘆了口氣,然後傳令西域諸衛密切關注朱高煦的蹤跡,必要時給予朱高煦一定的支援。

這個結局對朱高煦來說,也不知道是不是幸運。

一轉眼,時間來到了洪熙元年。

朱高熾當了多年的太子,順利繼位後,用了短短幾個月,便讓天下再次恢復到往日快速騰飛的穩定當中。

甄武見狀,便和朱高熾提出了卸掉身上官職的請求。

朱高熾與甄武拉扯了好多日子後,在甄武保證卸掉官職,也並不是萬事不管的情況下,終於答應了甄武的請求。

甄武自從軍以後,第一次感受到了無官一身輕的舒暢,他快馬回到家中,找到了張玉清,告知張玉清今年便可讓老三,小七,以及小六她們幾個全部回家過年。

他的話語度雖然不會因為卸職而快速消散,可是他的虎符令牌全都交出去的情況下,不再手握軍權,足矣讓老三,小七他們趁過年回家看看,而不讓朱高熾心生忌憚。

張玉清聽聞甄武的話後,開心的不行,這件事她早就盼了好多年了,如今實現,簡直讓她如吃了蜜一樣。

當即她便喜滋滋的起身要收拾院子,她算著老三家有幾個孩子,小七家有幾個孩子,還有二賢她們過年時也需上住幾日,然後一個一個院子轉著,幫她的兒孫們挑選著房間。

甄武許久沒見張玉清這麼開心了,也高興的跟在張玉清身後,與張玉清絮叨著今年過年該是如何的熱鬧。

張玉清聽著甄武的絮叨,期待的整個眉眼都笑沒了,仿佛覺得世界都在這一刻變得亮了起來。

她一輩子沒什麼太大的念想,隻想著能多瞧瞧她的那些兒女們。

可是等到進了冬日後,張玉清卻病倒了,甄武把家裡的大夫,宮裡的太醫,外麵的名醫全部請到了家裡,不惜一切的讓他們幫張玉清醫治。

但可惜…就是一直不見大好。

這一日,張玉清突然把甄武叫到身邊,說是想要回蜂尾胡同的老家看一看,甄武勸了幾句,張玉清就是不聽,最終沒辦法下,甄武隻能妥協,他小心的安排了一番,然後才細心的帶著張玉清去往了蜂尾胡同。

蜂尾胡同早就大變樣了。

許多宅院翻新的都頗為闊氣。

甄武逗著張玉清道:「您瞧那家最闊的,那是老程家,程良那小子孝順,總往家裡寄錢,他家本還打算把咱的老宅順道也重蓋一下呢,不過我尋思您指定念舊,就沒讓別人動。」

張玉清連連點頭道好,腳步一時間更快了起來。

說起來這裡的宅子,張武和二賢曾經住過,不過後來張武買了新宅後,又讓二賢把地契還了回來,甄武也沒多說什麼,便另選了個宅子補給了二賢。

而二賢他們有心,對這宅子並未做什麼改動,與甄武他們當年居住的時候,變化並不大。

隻不過這麼多年過去了,顯得更加破舊了幾分。

但程家嬸子她們時常幫著打掃,倒也不顯得髒亂。

巷子中有些找不到舊日的痕跡,但是吹拂進巷子中的風,仿佛一如當年冬日般熟悉。

到了宅子門口後,張玉清出神的望了許久才邁步走了進去。

她回憶似的一邊指著某個地方,一邊與甄武說著,二賢曾在井邊劃破了個口子腿上落了疤,老三換牙時絆倒在門檻上一下子磕掉了兩顆牙,老四老五把著廚房的窗戶為了吃的天天吵來吵去,小六翻跟頭有次翻進了水缸裡…

一幕幕仿佛如昨日一般。

可時光不饒人,她還是老了,說著說著便累了,甄武見狀讓人搬來了軟椅扶著她坐了下來,甄武就不顧身份的在她旁邊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張玉清笑了:「虧你如今是國公呢,一把年紀了還坐在地上,也不怕讓外麵的人笑話你。」

「由他們笑話唄。」甄武不在意的說道。

張玉清看著甄武的樣子,無奈的搖了搖頭,這個兒子自從病了一場後,主意正的很,她早就管不住了,想到這裡,張玉清看了看兩人坐著的位置,突然噗嗤一聲笑了出來。

她頗為懷念的說道。

「老大啊,你還記得當年你帶著老三去采藥的前個晚上,咱們就是這麼的坐在院子裡嗎,那時咱家裡窮,你沒吃飽偏說吃飽了,還得讓我哄著你吃餅子才行,你可知當時我拿餅子出來時,老三他們幾個都快饞哭了嗎。」

「娘當時也沒吃飽吧。」甄武說道。

張玉清微微一愣,隨後嘆了口氣道:「是啊,那時候娘心裡都怕急了,生怕養不活你們幾個,等到了地下沒臉見你們爹,尤其你那段時間就和病傻了一樣,一天下來一句話不說,就曉得傻乎乎的坐在院裡曬太陽……」

她絮絮叨叨的說起了往事,甄武安靜的聽著。

漸漸的,張玉清的聲音越來越小。

就好像安詳的睡著了一樣。

甄武眼中含著熱淚,把身上披著的大氅小心的蓋在了張玉清的身上,然後他又安靜的坐在了張玉清的身邊默默的守候著。

他看著這個女子,看著這個從他一來到這個世界,就給了他一個家,給了他無限支撐的女子,臉上無聲的流著滾滾熱淚。

不知道過了多久。

外麵傳來了急速的馬蹄聲。

老三,二賢,老四老五,小六小七,在經過甄武提前的通知下,一個個星夜趕路,終於在這時回到了北平。

甄武輕聲的在張玉清身邊呼喚道:「娘,你醒醒,老三他們都回來了,他們都回來了。」

張玉清沉睡的眼眸,仿佛睜開了一個縫隙,把她的所有兒女全部收納進了眼中,最後就像一個願望得到了實現後,又輕輕的合上,化作了嘴角的一絲微笑。

蜂尾胡同頓時響起了一片哭聲。

有甄武二賢他們這些兒女,亦有朱玉英和張武他們這些兒媳女婿,還有三月他們這些孫子孫女,以及一兩個稚嫩的重孫的哭聲。

甄家兒女在她的帶領下興盛了。

可長者終是走到了凋零離世的這一天。

而無情的時光又會把甄武他們再變成新的長者。

他們亦會注視著後輩們的路,一直到他們的凋零。

然後周而復始的,構建出時間的長河。

……

(全書完)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廢土遊戲軍火商 從霧隱開始的忍者生活 復仇代理者 詭秘:最後的神之途徑 慕少你老婆虐渣了 大道智慧 末日獻祭錄 木葉之幸運之子 重鑄異獸榮光,我輩義不容辭 貧道真不想收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