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本篇是簡單介紹伊茲克人的文化和軍團編製戰術等(1 / 2)

加入書籤

第37章 本篇是簡單介紹伊茲克人的文化和軍團編製戰術等

首先簡單介紹一下伊茲克人:

伊茲克並不是一個生活在泰拉大陸上種族的名稱。而是指一種半遊牧生活方式文化社群,過著這種名為伊茲克生活方式的人都可以稱為伊茲克人。「伊茲克」一詞來源於烏薩斯語原意為「流亡者,被流放者。」這一詞也提現了最早的伊茲克人是來自各國的流亡者,這些人有失去土地的農民,感染者和各種強盜,土匪等等因此在伊茲克人內可以看到各種族的人,但烏薩斯人占據了大部分。

這些人在烏薩斯帝國的西南部的一片土地定居,這片土地向西是卡西米爾王國,向北是烏薩斯帝國,向南是薩爾貢和卡茲戴爾。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伊茲克人都在和烏薩斯,卡西米爾,薩爾貢反復作戰,這也導致了伊茲克人凶狠好戰的性格。很快卡西米爾和烏薩斯都注意到了這些人的價值,於是由伊茲克組成傭兵出現在烏薩斯與卡西米爾的軍隊中。後來由於受到卡西米爾政府的威脅伊茲克人爆發了大規模起義並集體投向烏薩斯帝國。而烏薩斯帝國則通過重金收買和分封土地給部分予自治權等手段逐漸控製了伊茲克人使其成為烏薩斯帝國擴張過程中的馬前卒。

伊茲克人可以說是武德充沛。每個伊茲克人從小就會跟隨自己的父母或其他長輩學習如何使用刀劍和弓弩等武器。即使是伊茲克人的學校也會在教授文化課程同時對學生進行軍事化訓練,一般情況下在孩子12歲以後會被送入專業的少年軍校進一步學習如何作戰。在經過短暫而充實的三年少年軍校的學習後一少部分有條件的家庭會將孩子送到烏薩斯帝國的專業軍校這些人日後會成為烏薩斯帝國的軍官。其他人則會被編入十二個伊茲克在編騎兵團或留在伊茲克軍區成為各個賽契守備團的一員。早期這些加入在編伊茲克騎兵團的伊茲克軍人需要服役二十五年,但在幾年前二十五年兵役被正式廢除現在這些伊茲克人隻需要服役五年。

在編軍團:

在烏薩斯軍隊裡一共組建了十二個在編伊茲克團,同時在伊茲克人的各個賽契中也有保衛賽契的守備團另外應帝國地方政府和貴族的要求伊茲克人也會組數個臨時的征召團或誌願團。

這十二個在編騎兵團是烏薩斯帝國的重要軍事力量他們往往負責各所屬集團軍的戰場偵查,警戒,迂回包抄,遲滯敵人或是擔任機動預備隊等任務。在伊茲克人宣布效忠於烏薩斯帝國後伊茲克人組成的十二個軍團在烏薩斯帝國的擴張期間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為了表彰這些士兵烏薩斯的皇帝宣布用最初指揮這些軍團的將軍和伊茲克人的領袖的姓氏來命名這十二個團。

九個以烏薩斯將軍命名:

魯緬采夫團,卡霍夫斯基團,拉耶夫斯基團,內維洛夫斯基團,穆羅姆斯基團,米羅拉多維奇團,圖奇科夫團,雷瓦爾斯基團,托爾馬索夫團。

三個以伊茲克領袖命名的軍團

烏瓦羅夫團,達維多夫團,奧爾洛夫?傑尼索夫團。

其中雷瓦爾斯基團和魯緬采夫團隸屬於烏薩斯中央軍區,由烏薩斯軍務部直接管轄,但烏薩斯皇帝也有這兩個團的直接指揮權。由於種種原因歷代烏薩斯皇帝都會用這兩個團來抓捕,處決政敵,反叛者,刺客等帝國的敵人。而在戰爭年代的這兩個團會負責追捕,處決逃兵。因此在帝國軍隊的士兵裡私下將這兩個團分別稱為皇帝的鷹犬和皇帝的劊子手。

編製:

以魯緬采夫騎兵團為例,每個在編騎兵團下轄三個騎兵營。另有一個雙刃排由團長直接指揮。每營由兩個中隊,一個炮連組成。中隊是伊茲克騎兵作戰的主要單位。每個中隊由兩個騎兵連和一個側衛排組成。一般情況下每個標準連下轄三個騎兵排,每排下轄三個班每班十人。(注:這裡隻介紹作戰部隊。負責醫療衛生,後勤保障以及負責通訊聯絡的部隊在這裡不做贅述。)

坐騎: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遊戲相关阅读: 亡域帝姬 全球首富,從做慈善家開始 逆襲侏羅紀 萬倍返還,我在新手村當導師 王者英靈,榮耀歸來 帝尊你媳婦紅杏出牆了 遊戲設計師:我是做遊戲,不是做慈善 不畏繁華願為卿 天下江山與卿 諸天:我欲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