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 被倒追的張岩和《大秦帝國》(2 / 2)

加入書籤

雖然早期還有幾部《xx王朝》《鐵齒銅牙xxx》之類的辮子戲質量還算不錯。

但是畢竟是越拍越多,逐漸沒有了什麼新意。

而且張岩本人對於辮子戲也沒有什麼好感,畢竟那個年代外國列強都走上了現代化的道路,而龍國依舊是處於黑暗的閉關鎖國中。

而且由於本身體量太大,短時間難以轉型,不僅遭受到了列強的欺負,還被許多之前的小弟給欺負。

可謂是是龍國歷史上最保守、最殘酷、最屈辱的年代。

讓張岩去拍這個朝代的電視劇,而且還要拍出美感來,甚至還要贊頌那個朝代,張岩自認為是做不到的。

因此張岩打算拍一部歷史劇,一部真正他自己喜歡的歷史劇,一部最好和那個朝代完全反過來的歷史劇。

這次張岩瞄準的朝代是春秋戰國,準確地來說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大秦。

大秦與清朝這個兩個朝代,應該是龍國歷史上差別最大的兩個朝代了。

大秦是開創者;清朝是滅亡者。

大秦務實重視裡子,清朝務虛重視麵子。

大秦是日益強盛的,清朝是逐漸衰敗的。

大秦的主基調是革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清朝是主基調是保守。

大秦的基業日益壯大讓六國今日割五城,明日割三城;清朝麵對列強則是今日割讓租借,明日開放口岸。

如果說有一部戲能夠真正的對於目前業內清朝辮子戲占據歷史劇的主流這一現象造成沖擊,甚至轉換風氣。

那麼拍攝一部有關大秦的電視劇,無疑是再好不過的了。

很快張岩從係統手裡兌換了電視劇《大秦帝國》的劇本、分鏡和所有配樂,然後迅速地看了起來。

《大秦帝國》係列電視劇總共有四部,分別是《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大秦賦》。

全部改編自同名小說《大秦帝國》。

以第一部《大秦帝國之裂變》最為經典,第二部《大秦帝國之縱橫》和第三部《大秦帝國之崛起》也頗為不錯。

第四部《大秦賦》則是徹底拉胯。

和前世一樣,他也準備著《大秦帝國》係列分成四部曲來拍攝,於是首先看起了第一部《大秦帝國之裂變》的相關內容。

張岩一邊回想自己腦子裡麵係統獎勵的歷史學精通中各種關於關於大秦的歷史知識,一邊看起了劇本。

《大秦帝國之裂變》講述的是兩千七百年前,華夏民族進入了凡有血氣、皆有爭心的大爭之世。

此時謙謙上古貴族君子風的春秋時代落下帷幕,攻掠征伐、屍橫遍野的戰國時代隆重登場。

西北邊陲戰國七雄中最為弱小的秦國飽受六國摧殘撻伐,而今已在滅國邊緣。

秦獻公身死戰場,年紀輕輕的仲公子渠梁在危難時刻即位,他深藏屈辱,在六國夾攻下苟延殘喘,發誓變法崛起。

隨後秦孝公渠梁廣招天下賢能之士,天不亡秦,曾在魏國並不得誌的衛鞅輾轉來到秦國。

衛鞅靠著自己一身的才學和對天下局勢的清醒認識而得到秦孝公重用。

秦孝公重用衛鞅,在秦國掀起了影響深遠且飽受爭議的變法(史稱商鞅變法),一代強秦由此開始了崛起。

看完了一遍劇本,張岩首先利用自己掌握的各種「歷史學精通」中關於大秦歷史的地方開始了糾錯環節。

靠著係統給的大師級導演能力,他現在對於前世的那些經典劇本都能夠做出來虛度改動。

《大秦帝國》係列電視劇按照張岩如今的眼光看來,哪怕是最為經典的第一部《大秦帝國之裂變》,仍然有不少值得改良的地方。

尤其是在歷史學方麵,有著不少明顯的錯誤。

第一:劇中秦國出現了大量的騎兵,這是一個明顯的錯誤。

秦孝公時期中原還沒有騎兵隊伍,作戰以車兵與步兵為主。中原第一支騎兵出現於趙武靈王時期。

由於趙國北臨匈奴等遊牧民族,且常受他們天然騎兵的攻擊,故武靈王學習胡人進行了「胡服騎射」的改革,中原這才有了第一支騎兵。

第二:劇中對於商鞅之死進行了太多虛構。

對於商鞅這個人物的塑造進行了太多美化的改動。

例如劇中商鞅之死,是商鞅為了平息老秦人對於自己變法的怨氣,防止變法成果遭受到損害,最終自願受死,與紅顏白雪共赴死難。

這種不合理的改編把商鞅塑造成了一個聖人一樣的人物,沒有了人性,反而落了下乘。

歷史上秦孝公死後,公子虔在惠文王麵前偽告商鞅謀反,惠文王畏懼商鞅功高蓋主,也有意除之。

商鞅先是逃亡魏國而被拒,無奈歸秦,然後回到封地準備聚集士兵反抗。

最後被惠王活捉,車裂五馬分屍而死,並滅族。

第三:責之對於部分人物出場時間進行了改變。

例如劇中如竊符救趙的侯嬴,和秦孝公、商鞅等人根本不是一個時代的人,要晚上許多。

本次改編工作量不少,接下來的幾天,張岩除了和趙思雨每天交流一會兒,把其餘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了改編劇本中。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讓你做教育片,你拍假麵騎士? 皇宮臥底十年,女帝對我表白了 影視從深空失憶開始 變身反派蘿莉(我真的不是魔女) 假千金是真寶藏 偏偏寵愛你 超級黑科技海島 天堂旅行團 快穿:我是反派我最六 穿進Alpha高中變O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