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門閥的敵意(1 / 2)

加入書籤

張溫也一臉尷尬,他其實也可以算是同夥,當初謀劃趕走董卓的就他,隻是這次他們算錯了武人心,不管是皇甫嵩還是劉備都沒有站在他們這邊,劉備甚至還幫助董卓進攻他們。

當然現在背黑鍋隻能讓袁家去背,誰讓袁氏兄弟最出頭。現在張溫已經取代袁隗的地位,成為了關東門閥的代言人,他隻能違心的說道:「出了這麼大的事情,總是要交出幾個人,讓朝廷向天下人交代了!孟卓是為了天下的士紳犧牲的,我們都不會忘記孟卓的貢獻!等董卓下台,我們會為孟卓他們平反的!」

但袁隗卻嘆口氣道:「孟卓他們也就算了,但本初和公路他們怎麼辦?難道也按照孟卓他們來辦,這不是要把我袁家趕盡殺絕,老夫情願董卓把老夫殺了,也不願意他動本初和公路!」

袁隗是不願意看到袁紹和袁術出事情的,現在他們手中緊握的大軍已經成為了袁家唯一的希望了!

張溫道:「國相也不會太難本初和公路,中原的黃巾軍和並州的藤甲軍都需要大軍去圍剿,國相現在隻嫌棄兵力少,而不會嫌棄兵力多,讓本初和公路他們去圍剿中原的黃巾軍,我想國相也會同意了!」

這也算是一條出路,有軍隊在手,董卓有所顧忌,不會趕盡殺絕。

隻是袁隗不甘心道:「難道我們就看著董卓這個武夫站在我們頭上作威作福!讓我們辛辛苦苦幾年的謀劃全部作廢!

張溫無奈道:「當初我們太貪心了,要是隻剿滅閹黨就不會有這麼多的事情出現了,即便現在大將軍是何進也比董卓好太多了。最起碼何進多年都在洛陽城為官,熟悉洛陽的為官之道,這才是最適合我們的戰場。

而董卓不過是一個西涼武夫,他根本不懂朝政上的事情,麵對問題也隻知道用刀砍殺,但我們也不得不承認,董卓的刀太鋒利了,他砍碎了我們的一切謀劃,讓我們輸的一敗塗地!」

當初他們本就是想要借助大將軍何軍的力量來對付閹黨,隻是袁隗心高氣傲,想要讓閹黨和外戚勢力拚個兩敗俱傷,好讓他們徹底掌管大漢的政權,結果讓他們迎來了一個更加凶狠的董卓!

「而我們輸了,就要承認失敗,我們敗的起,董卓今年快六旬了,他還有幾年可以活,更不要說這幾年時間,他還要對付雷公這個巨匪,我們潛伏這幾年時間,等董卓死後我們再出頭也是一樣的!」

而後張溫感嘆道:「次陽,不管你承不承認,現在天下已經步入亂世了,想要讓天下再次回復到原本的樣子,少不了董卓他們這些能打的武夫,未來的局勢對我們越來越不利了。

我們在和董卓打的戰火連天,筋疲力盡,但並州的雷公已經休養生息兩年時間了,他現在還利用黃巾軍來消耗我們的實力,等藤甲軍沖出太行山的時候,我隻怕天下的士族都會被他吊死!」

洛陽的諸公雖然一直在和董卓戰鬥,但卻沒有忘記並州的雷公,畢竟大同書不斷在洛陽城的市麵上流傳,藤甲軍的士子也一直在太學和士子辯論,大同書已經蠱惑了越來越多的士子。

很多士子都偷偷隱藏大同書,認真品讀其中的內容。

大同書的思想不值一提,基本上照抄儒墨道三家的思想,沒有一點開創性的見解。

但大同書當中最重要的是實踐部分,因為儒墨道三家的思想隻說了要建立太平盛世,但沒有具體的實踐手段,隻說了一下大而化之的,親賢臣遠小人這樣的話。

但大同書卻是補充實踐的部分,先賢說要實現天下大同,大同書上就說,要實現天下大同,就要打土豪,分田地,把大漢的土地分給百姓,這就可以實現天下大同。

看的士子們目瞪口呆,方法倒是有道理,但就是太殘暴了!

而出發分田地之外,大同書還介紹了藤甲軍到並州的所作所為,像什麼修建水車,新修水利,製造各種土化肥來增加糧食產量!

他們看了大同書上的內容就可以了解藤甲軍,由弱到強,如何南征北戰發展壯大,並且把並州建立的越來越繁榮,馬邑甚至已經成為了一座不輸給洛陽的不夜城,這就是藤甲軍的建設史

不得不說除了最先打土豪,分田地讓門閥士族不能接受,其他藤甲軍的所作所為還是符合大漢士林的三觀的。

隻是太學生一想到並州的水利工程,是靠著整個門閥士族的血肉建設出來的,大家就一陣毛骨悚然!

當然藤甲軍取得的成效也是讓他們震驚了,一個貧瘠的並州之地,通過沒收門閥士族的土地,開荒修建水渠,培養力田,發展農業,藤甲軍一年可以4000萬石以上的糧食賦稅。

這個數字震動了整個洛陽城士林,因為不管是強盛的前漢還是現在的大漢,都從來沒有做到過。

藤甲軍一州之地,可以得到的賦稅居然比整個大漢都要多,而且還是多好幾倍,這簡直摧毀了洛陽城士林的道心了。

剛剛開始,藤甲軍三成農業賦稅讓整個士林口誅筆伐,楊修甚至得意洋洋道:「我大漢田賦,十五取一,這樣的仁政維持了四百年,你們藤甲軍像前秦一樣橫征暴斂,賦稅十取其三,這樣的暴政,天下的百姓不會一直容忍,藤甲軍遲早會自食惡果的!」

但王國軍卻一臉澹然說道:「橫征暴斂說不上,我們藤甲軍沒有其他的口算雜賦,上繳的稅賦也不需要徭役,一稅製簡單易收,官吏也沒有大漢那樣腐敗,部眾可以得到他們七成的勞動果實。」

而後他拿出一幅圖畫說道:「這是我這段時間了解洛陽城四周百姓上交稅賦製作出來的一個圖表,從這個圖表當中就可以看出大漢現在稅賦的情況!」

楊修不屑道:「大話連篇,真當自己是朝廷的三公,居然還敢說自己清楚大漢稅賦的情況!」

但其他的士子還是圍上去看看這個圖表,隻是他們都看不懂這個圖表的意思!

這個時候王國軍指著一個稅賦最高的圖表道:「這代表大漢土地都沒有的百姓,雖然這些百姓沒有田地,但他們也要收口算雜賦,還要服徭役,他們的收入基本上都被交賦稅了。」

「這些最底層的百姓被大漢的賦稅壓製的活不下去,不得不投靠門閥氏族為農奴,要不然就是成為流民,成批成批的餓死!要不就是投靠我們和黃巾軍,和你們這些門閥士族拚死一戰,奪回自己的勞動果實!」

楊修被王國軍的話驚出一身冷汗!

但王國軍繼續說道:「這是有三十畝地的貧農,即便是男耕女織,從早忙到黑,但大漢收走了他們七成的勞動果實,他們也隻是勉強活著,稍微有點風吹草地,他們必定破產,淪為流民!」

「隻有田地百畝以上的百姓可以得到五成的勞動果實,這些百姓才勉強逃離了隨時破產的命運!」

「而田產三百畝的小地主,他們的賦稅和我們藤甲軍相當,大概三成左右,也就是說我們藤甲軍的賦稅製度,讓每個部眾都按照小地主賦稅來征收,這難道不是一種仁政嗎?」

楊修還真無言以對了,他出身最頂級的門閥士族,這對他而言隻是小吏做的事,他平時是不屑一顧的,隻是他沒有想到王國軍既然真拿這樣的事情來辯論,他又不了解底層百姓的情況,自然不知道王國軍說的是真是假。

王國軍繼續說道:「大漢有上千畝土地的小豪族,稅賦馬上降低到一成左右,而像你這樣的頂級門閥士族即便有10萬畝土地,朝廷也是不可能收到稅賦的!大漢的賦稅製度對你們當然是仁政了,但對天下寒苦的百姓就是最大的苛政,這天下幾百萬流民就是被你們這種苛政逼出來的!」

隨著王國軍一個個說明圖表的情況,太學生們懂得圖表的意思了,尤其是他們看到代表門閥士族的稅賦為零的時候,一個個看著楊修。

整個太學有好幾萬士子,這其中門閥士族占據隻是少數,他們當中大部分都是拿著家產300畝到千畝的小地主,小豪強!他們算是大漢的中產階級。

他們對亂世最敏感,現在的世道對他們越來越不友好,大漢對他們的壓迫也越來越強了,畢竟現在大漢的階級不但固化,甚至還出現了逆階級化的事情,以前他們還可以成為縣令,小吏。但隨著門閥士族的人口增多,現在他們連小吏的位置都得不到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靈氣復蘇,無敵虎王! 弱雞穿越者的互助聊天群 阿努斯世界 欲統三界 我真的隻是飼育家 星空BOSS之路 所有人都知道你隻愛她 開局被大古撞破身份 我可是要成為火影的男人 初初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