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基金的建倉策略(1 / 2)

加入書籤

在基金封盤之後,蘇禹送走華商銀行的工作人員。

然後看了眼時間,發現已經到了下午6點下班的時候,不由再度提議大家一塊去吃火鍋慶祝一下。

本來忙碌了一天,眾人有些疲憊不堪。

但此刻眼見公司第一支種子基金,募資規模遠超預期,開業活動取得巨大成功。

一時間, 心裡也都十分亢奮,紛紛同意了蘇禹的提議。

在大家一致同意後,6點半左右,眾人便來到了公司附近的一家火鍋店,然後彼此慶祝了一番,8點鍾左右, 方才各自散去。

「4個億,真是大超預期啊!」

在吃完飯, 開車回家的路上, 黎夢依然覺得恍如做夢一樣,澹澹瞥了一眼副駕駛位置上的蘇禹:「咱們本來預計能有2億到25億的規模,就很樂觀了,結果居然差不多超募了一倍左右。」

「總共162位投資人。」蘇禹微笑地道,「確實算是大超預期了。」

他原本以為憑自己現在的影響力和人脈,且在100萬資金起投的門檻下,能在禹杭當地聚集起100個信任他的投資人就差不多了。

沒想到……

結果比他預計,多出了50%左右。

當然,這還是私募基金受限於募資規則,無法像公募基金那樣公開宣傳,吸引投資者的情況下。

若是能夠公開宣傳,借用網絡媒體的力量。

利用他的席位影響力。

蘇禹估計,投資者人群和募資的規模,再往上漲個一兩倍,觸及到10億的門檻,也不是不可能。

不過, 就4億的規模來說, 已經足夠了。

畢竟這個時候, A股兩市的成交額,共計還不足500億,他若用4億的資金規模,做中短線的話,其實在整個市場內,已經不算是小體量了。

而且,小規模更容易做業績。

一口吃不成個大胖子……

隻要將第一支基金的業績做好了,公司資管的口碑擴散出去,那麼就算不用怎麼宣傳,募集下一支基金,做規模效應,也很容易。

畢竟,對於投資者來說,能夠賺錢,才是最重要的。

隻要能夠讓投資者賺到錢,那麼私募、公募間一些規則差異所導致的兩者規模差距,根本就不是什麼大問題。

「你所維係的客戶群裡, 今天也來了超過10個人吧?」蘇禹感慨了一句,微笑地看著黎夢的側臉, 「看來黎大美女在這些大客戶間的形象, 還是很厲害的。」

黎夢聽見這話,臉微微紅了一下,說道:「他們哪是奔著我來的?根本上,就是盯著你的賺錢效應來的。」

「不是我說……」

「你要是敢把你操盤楊昊、劉總、王總的賬戶交割單發出去拉客。」

「恐怕今天咱們公司,門檻都能被踏破了,別說162位投資人,就算500人、1000人恐怕也有可能。」

「沒必要!」蘇禹嗬嗬笑了笑,說道,「先不說這交割單,是很私人的東西,就算咱們能吸引那麼多人來,第一支基金規模,能爆到10億、20億,在我看來,其實與現在也沒多大區別。」

「再者,像你說的那麼宣傳,多少是有點違規的。」

「以前,我個人無所謂……」

「但現在上了正軌,有了公司作為主體,還是穩紮穩打的好。」

「4個億的資金規模,不大不小,在當前市場上,正好是淨值最容易增長,規模最容易操作的階段。」

「如果基金起始規模太大。」

「在當前權重行情非常低迷,資金完全圍繞創業板在運動、炒作的情況下,想要提升業績,還是很困難的。」

「而4個億的基金規模,就不存在這些了。」

「這個級別的資金體量,以市場概念炒作行情為主線,還是可以容納得進去的。」

「你是覺得,公司初創階段,業績,還是比規模更重要一些?」黎夢大致明白了他的心思,不由詢問道。

蘇禹微微點了點頭,說道:「這是必然。」

「公募才靠規模生存,而私募……要想做大,那麼業績這個根基,毫無疑問是絕對的第一要素。」

「比起初始的規模效應……」

「第一支種子基金的業績表現,才是對公司未來發展更重要的東西。」

「隻要業績提升上去,第一批投資者賺到了錢,口碑效應傳遞開,那麼後續要想做規模效應,那根本就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反而……」

「如果第一支種子基金的規模很大,投資經理受限於能力和規模效應下的投資路徑,無法在短期內,作出靚麗的業績表現。」

「那麼,投資者信心必然會一步步地衰減。」

「而當投資者不再信任的時候,那麼後續別說規模增長了,能保證當前規模不減,公司穩定運行下去,就不錯了。」

「所以,起步的規模小,有時候,反而是一種優勢。」

「嗯!」黎夢應了一聲,微笑地道,「我也就說說而已,其實單支基金,4個億的規模,在當前市場格局下,已經不小了,我前些天查過,當前市場還沒有清盤,繼續在運營的上萬支私募基金裡,規模上億的,其實是不足10%的,當然……公募基金裡,這個比例會大一些,但整體而言,單支基金的規模能夠上億,就已經處於私募行業的規模前段了。」

以她的預期而言。

她覺得公司的第一支種子基金,能夠邁過1億的規模關口,就算是成功了。

畢竟以1個億的規模關口為分界線,認真運營,靠收取管理費,也能讓公司勉強運營下去。

更何況,在基金運營階段,公司還可以開展其它的代客理財業務。

來增加營收、利潤。

當然,在超出預期的情況下……募資的規模,自然是越多越好了。

畢竟,募資的規模越大,保守計算,公司能夠在一定時間內,收取的管理費就越多,自然運營上的風險,也就越小。

「私募市場,這麼淒慘嗎?」蘇禹驚訝了一下。

他倒沒查過這方麵的數據,但知道市場歷經五六年的熊市,私募資管行業,肯定也是慘不忍睹。

隻是沒想到1個億的單支基金規模。

就能排到整個未清盤私募基金的非常前段位置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天價傻妃:娶一送一 鬥羅:開局脅迫比比東 極限鬥羅,開局抱走密室比比東 原神之魔羅暴君 穿跡 反恐精英online生化啟示錄 大荒之主:覺醒SSS級天賦 神詭旅行社 劍眾生 江小蕎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