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縣衙是小皇宮不是吹的章節(1 / 2)

加入書籤

「如六月百姓應繳夏稅,《宣諭》即提醒眾人須各守本分,納糧當差。

除執掌教化外,老人還剖斷裡中人戶爭訟之事。

照太祖製度的《教民榜》,「民間戶婚田土鬥毆相爭一切小事,不許輒便告官,務要經由本管裡甲老人理斷」。

「不經由裡老理斷的,不問虛實,先將告狀人杖斷六十,仍然發回裡老去評理。」

「因為老人的任務是行教化,理詞訟,宣講皇上的聖旨或諭旨。

所以地方上的官員、坊裡的百姓,都隆禮以待,尊為方巾禦史。

由本鄉人推舉公直老人並報官備案,民間糾紛小事由老人主持,搜在申明亭調解。」

「調解不能和息的,再向官府起訴!」

聽完縣主薄的詳細解釋,吳楚明白過來了。

願不得皇權不下鄉,原來是百姓之間有點小事,想來縣衙打官司那是不被允許的。

得先有鄉裡的「老人」來做出一級評判,然後不服評判,再來走官府的程序。

吳楚看著申明亭,這麼說來,鄉間地頭,或者縣城各裡,都有「老人」行使權力。

「如此聽來,這些人便可架空我們,以權謀私,顛倒黑白?」

「大人不必擔心。」王主薄當即表態:

「這些人已經被我們趕出去了,今後所有的案子,無論大小,都由我們縣衙親自審理。

況且村中百姓若是有了爭執,自是會在祠堂裡論個長短。」

縣衙內十房為了爭奪辦案權都人腦子打成狗腦子了,怎麼可能還會把辦案權下放?

這可都是來錢的源頭。

所以什麼太祖設置的申明亭,人亡政息。

百年之後,都已經被下麵的縣衙自動停了。

什麼世襲的「老人」,那也不行!

耽誤我們賺錢或者想要分一杯羹的人,都得踢走。

吳楚又指了指:「那這邊屋子呢?」

「大人,這是旌善亭。亭上書寫善人善事、惡人惡事,以示懲勸。」

「哦。」

吳楚點點頭,大武朝的識字率並不高,所以還得靠什麼口頭宣揚。

至於寫好人好事上牆,怕是也沒有幾個人看懂。

這兩個亭子應該是相輔相成的。

但怎麼會有村民專門來縣衙聽宣講呢?

百姓都是本能的遠離官府衙門,以免粘上事,誰會往眼前湊。

王主薄引著吳楚進了縣衙大門,指著左右道:「吳大人,這兩邊是賦役房。」

吳楚打眼一瞧,從縣衙第一道大門到第二道大門之間足有百米。

「賦役房是做什麼用的?」

吳楚如此無知,王主薄倒是也不驚訝,畢竟誰都是第一次來。

「大人,我大武朝主要財源都是來自賦稅。」

「我大武朝征收賦役糧銀集中在秋收以後,收交的糧食數額都很大。

縣衙就把各裡坊收交賦役錢糧的日期排定,各裡裡長及辦事人,坐在賦役房收取本裡各村交來的糧。

縣衙派吏員指導他們交送到指定倉儲地點,一次到位,收交秩序井然,百姓們又省去了許多冤枉路。」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龍君蘇醒在星際 我的師父什麼都懂億點點 四合院之開局截胡婁曉娥 男神拯救計劃 隆萬之變 女帝:夫君隱居十年,一劍斬仙帝 在精靈世界搞基建 人在魔宗,開局綁定旅行青蛙 正人君子薑太虛 網球鬼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