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驢打滾計息(1 / 2)

加入書籤

細說起來,這民間高利貸,在中國可謂是源遠流長。

早在西周之時,民間借貸已經嶄露頭角,在《周禮》有記載:「聽稱責以傅別」,翻譯成現代文,其意思就是官員在審理借貸糾紛時,一定要有憑據和證據。從這個記載中,可以看出早在數千年前,民間借貸已經初現苗頭。

而到戰國時期,放貸取息這種民間借貸現象已經非常普遍了。

比如,我們熟知的「齊有孟嘗」的孟嘗,就是收放高利貸的高手。

史載,孟嘗君養有門客三千,那麼養如此之多不事生產的門客,自然需要很多的錢,那麼這些錢怎麼來的?

這個答案,就是放貸收取利息。

孟嘗君在自己的封邑薛地,大規模地放債取息,作為養三千門客的收入財源。《史記》中記載:有一年,薛地歉收,很多人沒交利息,為體現自早己的仁義,孟嘗群派人隻催收有能力還錢的富戶。饒是如此,仍舊「得息錢十萬」,可見孟嘗君放貸規模之大。

而從春秋戰國進入秦漢時期後,到達了我國古代商業發展的第一個黃金時期。

大量的商業周轉,催生大量的借貸業務,由此開始,民間的高利貸業務十分盛行。但是,過高的利息,讓一部分借貸人不堪重負,甚至出現了家破人亡,賣身為奴的慘像。為此,漢景帝期間,還曾專門下文規定,但凡民間借貸利息,最高不能超過本金的20%。

接下來,中國社會從秦漢到了隋唐時代,來到了中國封建社會的巔峰。

作為我國古代歷史上的最輝煌的盛世,唐朝國內商業和對外貿易十分發達,各類借貸業務更是頻繁到了數不勝數的地步。

在盛唐時的長安西市,就形成了中國最早的金融借貸市場,民間借貸種類和規模都達到了空前程度。據史載,在長安西市,各種借貸機構林立,有提供普通借貸的公廊,有提供抵押借貸的質庫(典當行),還有收受存款或提供保管便利的櫃坊和各種金融性質的商店。可以說,當今社會的各種借貸雛形,在唐朝都已產生。足見在盛唐之時,中國的經濟有多麼的繁榮。

在當代的考古發掘中,就曾出土了大批的唐朝借貸契書,甚至遠在新疆與西域,都有發現。

如《唐乾封三年張善舉錢契》中,就寫道:「舉取銀錢貳拾文,月別生利銀錢貳文。」,用今天的話來解釋,那就是:「月利率為10%,年利率為120%」。同時借契中還規定:「到月滿張即須送利」。這種按月送利的方式,時至今日,在江浙一帶仍然保留。

所以,聽到這蘇錦奴為了借貸錢財給父親治病,竟不惜按每天兩分利的方式來計息,李夔心下十分沉重。

更令他沒想到的是,蘇錦奴說到這裡,那斑鳩哥卻是急急搶過話來,扯著脖子嚷道:「官爺,非是如此!她從某處借得這三貫錢鈔,除了要付本金三貫,以及那600文利錢外。因其已逾期五天,之後的日子每多一天,就需以本金之額,另付每日驢打滾利錢十分。現以五天計算,每日累計下來,共計利錢兩貫四百四十文哩!「

聽得這話,李夔心下更是一沉。

不是吧!

這蘇錦奴居然敢借這種驢打滾貸款!

這種在逾期之後,要付驢打滾式的利滾利借貸模式,要還的利息可就多了去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她比星光璀璨 神詭世界,我能修改命數 鬥羅:我的武魂是哥斯拉 鬼王大人別煩我 武極夕玥 當龍王傳說回到八千年前 白月光替身想開了 在最好的時光說愛你 外戚之女 投其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