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僅有一個臨時名額(1 / 2)

加入書籤

仿佛是看出了李夔的猶疑,韋叔澄哈哈一笑,向他言道:「李夔,你可知道,我大唐的武侯鋪,究竟是何製度麼?」

「稟縣令,某實不知。」

韋叔澄又是一笑:「告訴你吧。我大唐在貞觀開元之時,京城為抓好治安,便於管理,特在長安城裡設立了大大小小的武侯鋪,由武侯與不良人負責。後來這武侯鋪製度,從長安城傳出,各地均有效仿,在咱們汧陽縣城,亦有開辦。」

聽到這裡,李夔大致明白了,這武侯鋪到底是什麼意思。

這唐朝的武侯,和歷史上的諸葛武侯,沒有任何關係。武侯是唐朝京城中一種治安人員的稱呼而已。而這武侯鋪的具體功能,若是強行對比的話,則是類似今天的派出所+消防局+城管。

再具體說來,在長安城中,武侯鋪的具體編製為:大城門的武侯鋪編製為100人,小城門武侯鋪編製為20人,大坊武侯鋪編製為30人,小坊武侯鋪編製為5人。

這些武侯與不良人,其具體職責又可分為:武侯負責的是城管+消防之類工作,而不良人則類似派出所公安,專門破案審訊抓人。兩者相輔相成,一同維護長安治安。

「後來,在安史之亂後,因財力拮據,難養差人,故除了京城外,各地的武侯鋪中,並無武侯駐守,僅有不良人負責治理。本來呢,在汧陽縣中亦有五六座武侯鋪,一直開辦到了黃賊之亂前。隻不過,在黃賊作亂這場浩劫之中,本縣絕大多數的武侯鋪毀於戰亂,或因為缺人而廢棄。現在,因財力匱乏,僅有崔家頭裡一座武侯鋪,尚在勉力維持。」

「之所以還保留著此處武侯鋪,實是因為此處位於鳳翔府城與汧陽縣城的交通要沖,村鎮繁華,多有商旅,故為維護當地治安,保護黎民百姓,才一直維持下去。但在前段時間,原有的鋪長重病辭歸,下屬數名不良人,又被抽調往隴州一帶。現在僅有一名看門老軍老關頭,尚在那裡,人員卻是緊缺得很呢。」

說到這裡,韋叔澄臉上,又泛起了皮笑肉不笑的笑容。

「所以呢,雖然李夔你來路不明又難以考證,但本縣亦是愛才之人,又豈會不加擢用乎?故而,為了更好體現李夔你這樣難得人才之價值,某決定擢材為用,任命你為崔家頭裡武侯鋪鋪長,由你來主管這崔家頭裡的治安、輯盜、防火等事。當然了,你去了那裡之後,每月工薪亦如汧陽縣中不良人一般發放,斷不會少了分毫。」

聽到這裡,李夔終於明白,這韋縣令安排自己擔任崔家頭裡鋪長,到底是什麼用意了。

歸根到底一句話,就是感覺自己這樣一個愛管閒事之人,若繼續呆在汧陽縣城中,既礙眼又妨事,還不如將自己打發得遠遠的,去到那鄉野之地,來個眼不見心不煩。

而聽得這般安排,縣尉段知言亦是沉默無語。

他能憑直覺猜到,這韋縣令必是與李夔有過節,才以這般明升暗降的方式,把他弄到鄉野處的武侯鋪,讓李夔不能再繼續呆在汧陽縣城中。

隻不過,韋縣令這般安排,他卻不好反駁。

畢竟,最終的人事權,是在縣令手中,作為一介縣尉,他僅僅隻有推薦的權力。

所以,雖然心下知道,韋叔澄是在冠冕堂皇地公報私仇,但作為推薦人的縣尉段知言,卻是根本無從反對。

一時間,大堂之上,一片靜默。

韋叔澄見滿堂無聲,眾人俱是垂首,心下未免得意。

他輕咳一聲,故作關切地對李夔問道:「李夔,某任命你為崔家頭裡鋪長,你還有何話說麼?」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她比星光璀璨 神詭世界,我能修改命數 鬥羅:我的武魂是哥斯拉 鬼王大人別煩我 武極夕玥 當龍王傳說回到八千年前 白月光替身想開了 在最好的時光說愛你 外戚之女 投其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