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論遼東(求收藏~)(2 / 2)

加入書籤

不過,孫承宗旋即就平靜如常,即便皇帝能聽懂又如何?關鍵,還在於朝廷那些大人物,或者說親信權臣。

這些人的話,才是決定大政的關鍵。

朱振倒是不知道孫承宗所想,心裡斟酌著,道:「所謂的五年平遼,朕確實不信。從神祖到現在,幾十年了,我大明一日比一日虛弱,建虜一日比一日強,當年尚且不能,現在又怎麼做得到?這麼簡單的道理,朕懂。」

孫承宗目光一怔,這位新陛下,真的能懂?

在孫承宗的注視下,朱振繼續說道:「對於遼東,朕的看法與卿家差不多。遼東一敗再敗,一退再退,寧錦決不能失!寧錦失,山海關難守,山海關失,我大明國祚不存。」

孫承宗神色變了,越發坐直身體,認真的看著朱振。

這位新皇帝的話,大膽犀利,又是殘酷現實。

朱振與孫承宗對視,道:「我大明,現在內憂外患,處處製約,根本無法專心平遼。以眼下的情形來看,國內的情況會進一步惡化,需要花大精力去處理,是不得不去處理!所以,朕看來,遼東必須要擋住建虜,將建奴死死擋住,破滅建虜繼續南下、侵擾的野心!隻有這樣,朕與朝廷才能騰出精力,騰出錢糧來處理內亂。」

孫承宗越發肅色,微微躬身,作聆聽狀。

朱振思緒越發清晰,道:「這道奏本的內容,除了五年平遼的結論是謬論外,其實是真的。建虜窮兵黷武,不善耕種,所處貧寒,隻能依靠劫掠為生,所以,擋住建虜,不給他劫掠的機會,本身就是對建虜的打擊。」

「待朕與朝廷,處理完內亂,此消彼長,才是平遼的機會。這個時間,或許會很長,因此,不能著急。」

朱振將袁崇煥的那道奏本拿回來,道:「這道奏本,朕與卿家,都當做沒見過。」

「是。」孫承宗道。他心頭有激動,對這位年輕陛下有了新的認識,這位陛下與先帝完全不同,先帝是那種容易聽信他人,容易不斷變化的人,眼前這位,似乎有著屬於他的清晰的想法,心誌堅定。

朱振說完這些,笑著道:「卿家所言,與朕的想法還是比較契合的。朕來說說,朕的想法?」

「臣恭聽聖訓。」孫承宗連忙躬身道。

朱振拿起茶杯,喝了一口,趁機又組織了一下,慢慢說道:「對於遼東存在的諸多問題,是厄需嚴肅解決的。第一,遼東大政的翻來覆去,朝令夕改,這一點,朕會要求朝廷、兵部,做出一個明確的決策來,統一朝廷與遼東的平遼國策,貫徹到底。第二,遼東督師,巡撫,經略,總督以及將帥不和之類,這一點,要解決,朕登基大典之後,卿家履新遼東,對於高第之流,會召回京。那些慣常違抗軍令,肆意妄為,推上諉下,欺上瞞下,甚至殺良冒功那些人,不管官職多大,背景多厚,一律嚴懲不貸!第三,遼東貪汙橫行,克空軍餉,欺壓士兵……這一點,朝廷與遼東要合力處置,必須保證軍餉用到實處,官兵的待遇得到明顯改善。第四,對於遼東軍餉短缺,最多一個半月內,朕會全數補齊。第五,對於遼東大族,一些不受約束、擁兵自重的將領,要嚴厲申斥,加強控製,對於軍隊,一定要做到令行禁止!第六,要重振軍隊的士氣,對於動輒逃跑的,可先斬後奏……」

朱振不知不覺,居然一共說了十八條之多。

孫承宗聽著,大受震動,他沒想到,這位年輕陛下,居然對遼東問題,看的這般透徹!

「臣領旨!」他慌忙起身,抬手沉聲道。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詭異流驚悚遊戲 大佬的心肝是朵黑蓮花 對抗路的新神 金手指拍賣會 人在鬥羅,最強海神 鄉村直播開局獲贈大白蛇 鬥羅之我能無限強化 精靈:我的綠毛蟲有個夢想 我真不是妖啊 八十年代之小心翼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