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解開芥蒂(2 / 2)

加入書籤

王永光三人是知道的,李邦華若有所思,沒有出聲,神情更為緩和。

崇禎注意著李邦華的表情,道:「總體來說,朕要維持朝局的穩定,不要大拆大建,不要人心惶惶,不要酷烈的黨爭,朕需要時間來對國事進行梳理,對弊政進行分析,需要時間來理清內內外外的諸多事情。」

幾乎在場的所有人,臉色有著清晰可見的緩和變化。

『原來如此。』這是楊嗣昌的心聲。

他明白了,眼前的陛下,是需要時間,不希望被魏忠賢與閹黨的事,或者是黨爭拖累手腳。

盧象升,李邦華暗自點頭,心頭的一些困惑與壓抑,得到了疏通。

崇禎將一眾人的表情盡收眼底,微笑著道:「閻鳴泰,去年林丹汗入侵,他棄城逃跑,林丹汗退去,他又跑回去說什麼收復,這些朕都知道。為什麼不處置他,要留著他?這件事的解釋,朕明年給你們。對於允閻鳴泰為魏忠賢請功的那道奏本,是朕故意在抬魏忠賢,既有穩住天下閹黨,尤其是遼東的意圖,還有一個,過幾天,你們也會知道。就是一句話:朝廷要穩,朕與諸位卿家需要時間。」

「臣等明白。」一眾人心頭長舒一口氣,紛紛躬身。

他們已然了解,他們身前的年輕陛下,對閹黨,對朝局,對國政有著清晰的認知!

這是他們想要的,他們痛恨閹黨,痛恨閹黨把持朝政,將大明攪和的烏煙瘴氣,阻礙了他們的報國之心!

崇禎看著畢自嚴,曹於汴,又看向楊嗣昌,盧象升,見他們神情沒有之前那麼緊繃,眼神最後落在李邦華身上,道:「李卿家,有沒有什麼想問的?」

崇禎話音落下,一眾人都看向李邦華。

這位是即將上任的兵部尚書,大明立國之初的五軍都督府已經廢棄,兵權都在兵部。

李邦華見崇禎問話,稍稍沉思,躬身道:「陛下,若想整頓兵務,臣恐有諸多困難。」

崇禎隨手拿起茶杯,道:「朕與畢自嚴三位卿家談話,從來不曾有忌諱,大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李邦華躬著身,頓了片刻,聲音沙啞又稚嫩,道:「臣認為,兵務有三要,一為人,二為製,三為餉。一者,行伍中人,參差不齊,人心渙散,所領軍隊更是駁雜,可堪大用的,寥寥無幾。二者,我大明衛所林立,廢弛多年,已不堪用。各地的軍隊,多為臨時征調,募集。內臣,巡撫,總督,督師,總兵,招討等等名目繁多,相互交錯,彼此製約,平亂越亂,遼東潰敗,多半源於此。三者,朝廷國庫空虛,所欠糧餉累計超過千萬,地方募集超過七成,長此以往,必釀大禍……」

崇禎的茶杯抱著手裡,麵色平靜,目光一直看著李邦華。

李邦華說的這三點,都是在要害處。

大明的諸多將領的兵敗,絕大部分是敗在自己人手裡。

大明軍製已經廢棄的徹底,幾乎所有的軍隊,已經不是正規建製,出處並非是朝廷,而是領兵之人的自行募集。

至於軍餉,這是一大痛點,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三大餉』,就是因為大明朝廷沒錢,區區幾十萬兩,仿佛已令大明費盡力氣,耗盡元氣。

李邦華話還在說,包括崇禎在內,畢自嚴,王永光,曹於汴,楊嗣昌盧象升,曹文詔都在思考。

不管是人,是製度,還是錢糧,都不是簡單的事。

崇禎看著一眾人的表情,拿起茶杯,又喝了口,等李邦華話音落下,而後笑著道:「朕聽出來了,李卿家還是有顧忌,沒有說透,那朕來說說朕的想法。」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詭異流驚悚遊戲 大佬的心肝是朵黑蓮花 對抗路的新神 金手指拍賣會 人在鬥羅,最強海神 鄉村直播開局獲贈大白蛇 鬥羅之我能無限強化 精靈:我的綠毛蟲有個夢想 我真不是妖啊 八十年代之小心翼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