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內外(2 / 2)

加入書籤

『兩個月?歷史上的崇禎收拾魏忠賢,好像也是兩個月左右。原來如此。』

崇禎明白了,歷史上的崇禎,就是隱忍,徐徐圖之,用兩個月時間,逐步剪去了魏忠賢的黨羽,這才一招致命。

崇禎微微擰眉,若有所思。

他從李邦華嘴裡,聽到了他一直忽略的一個問題——內監。

大概是從宣宗開始,內監就逐步參與朝政,現在,更是滲透的無處不在。

京城裡,魏忠賢坐鎮政事堂,威壓百官。在京城之外,有鎮守太監,礦監,織造太監,還有監軍太監,領軍太監,提督太監等等。

政務、軍事,經濟,處處都這些內監的影子。

崇禎暗自搖頭,大明各種問題太多,一時間無法理清楚,更不可能一句話就解決。

崇禎甩開這些,與李邦華微笑著道:「任何追求畢其功於一役的行為,都是非常冒險的,在處理國政上,尤其不可取。崔呈秀在京城差不多被剪除的差不多了,現在,就剩下南京兵部尚書,以及各處領兵之人了,你們打算怎麼做?」

這一次,李邦華沒有說話,看向王永光。

作為吏部尚書,王永光雖然有腹稿,心裡仍舊斟酌再三,道:「陛下,臣與李尚書商量許久,認為將南京兵部尚書劉廷元調任南京工部尚書,解除他的兵權,命南京鎮守太監監視他。遼東的高第,王在晉以及薊州的閻鳴泰,榆林的關貝海,都調入京城,充任六部侍郎,明升暗降,等待機會,一並追究。」

崇禎聽完,直接道:「太麻煩了。直接以『令調他用』為由,將劉廷元,高第等人招入京城,悄悄監視起來。南京那些六部九寺的,仔細觀察一下,不可用,都調到京城來。對了,閻鳴泰暫時不要動。」

李邦華,王永光以為崇禎要迷惑魏忠賢與閹黨,一個薊鎮總督倒也不礙事,便道:「臣領旨。」

崇禎看著二人,道:「關於遼東,朕打算不設巡撫,經略,設一布政使,對於遼東各級將帥,要充分考慮遼東現狀,尊重遼東督師孫承宗的意見。對於遼東的戰略,戰術,兵部拿出具體的策略來,要統一思想,堅決貫徹,決不能朝令夕改,顛三倒四!」

「臣領旨。」李邦華肅色道。

崇禎微微點頭,道:「對於遼東,要遷民進去,加強開墾,不可後退半步。告訴孫承宗,要對遼東各部加強控製,決不可有失控,所有軍隊,必須做到令行禁止!對於不受節製,或者不好節製的,由兵部出麵,直接召回京。那楊家,吳家,祖家,必要的話,先行調入關內。」

遼東的局勢同樣十分復雜,有內監,有朝廷各派勢力,還有本土派,各種勢力相互交錯,內內外外的鬥個沒完沒了。

李邦華任拱衛遼東的天津衛巡撫多年,對遼東情況十分了解,沉思著道:「臣明白。」

崇禎嗯了一聲,道:「錢糧,現在問題不大,現在最重要的問題,就是戰略以及人事部署,兵部要盡早拿出來,朕要看。」

「臣領旨。」李邦華沉聲應道。

崇禎將遼東的事情前前後後,左左右右想了個遍,除了楊嗣昌,盧象升等人的事不好當王永光麵說外,其他基本上都說了。

好一陣子,崇禎轉向王永光,道:「王卿家,吏部的責任有些重了。」

王永光抬起手,麵色十分嚴正,道:「回陛下,畢尚書與臣昨夜聊了很久,臣認為,陛下說的『治國先治吏』,實為至理。吏部與都察院已經開始以京察做準備,京城裡的各部、寺已經扌莫的差不多,在未來半個月,會逐步清理,而後在半年內,爭取對京外采取動作。」

這是崇禎與他們商定好的既定計劃。

崇禎麵色思索,道:「京城裡,要外鬆內緊,一步不能退,一刻不能停。都察院與刑部會加強對貪腐的打擊力度,吏部也要加強各方麵的考核。朕知道,這些修修補補,與大局起到的作用有限。不過,咱們現在騰不出手來,等穩一穩,看清楚了,再決定從哪裡下手,下多狠的手段!」

李邦華,王永光看著崇禎的表情,心裡突然鼓動著一股氣。

他們都看得出來,眼前的新皇帝,對朝局,對國政有著清晰的想法,更有著做事的決心!

這是他們作為臣子,萬分渴求的!

片刻之後,王永光等崇禎話頭停住,道:「陛下,內閣現在空出兩位,不知陛下是否已有安排?」

崇禎看著他,笑著道:「怎麼,有人找卿家說話了?」

王永光也不隱瞞,道:「回陛下,是有不少人登門舉薦或者自薦,以……東林為多。」

崇禎倒是不意外,當今大明,就分作兩黨,東林黨與閹黨。

東林黨相對純粹,閹黨則是原本的楚浙齊等的合並。

所以,在閹黨的人去除後,能替補的,要麼是不朋不黨之人,要麼就隻有東林黨。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好良言難勸該死的鬼。」

崇禎搖了搖頭道。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詭異流驚悚遊戲 大佬的心肝是朵黑蓮花 對抗路的新神 金手指拍賣會 人在鬥羅,最強海神 鄉村直播開局獲贈大白蛇 鬥羅之我能無限強化 精靈:我的綠毛蟲有個夢想 我真不是妖啊 八十年代之小心翼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