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長蘆鹽場(1 / 2)

加入書籤

崇禎話音落下,魏忠賢躬著身,道:「奴婢領旨。」

語氣平靜,沒有絲毫情緒波動。

馮銓的表情明顯的糾結了一下,低著頭,默默無聲。

他聽出來了,崇禎這是不準他致仕。

越是這樣,他心裡越是不安, 越是想要盡早逃離。

周延儒悄悄看著魏忠賢的背影,眉頭暗動,如鯁在喉,如芒在背。

崇禎將二人的表情盡收眼底,起身,穿鞋子,笑著道:「那今天的事情,就到這裡。周卿家,你的任命,朕已經蓋印了,明天就下發。待會兒,你去內閣,見見張閣老,再去工部,與楊尚書打個照麵。朕還是那句話,朝廷要和氣,不要烏煙瘴氣,整日鬥來鬥去的……」

周延儒急忙站起來, 道:「臣明白。」

崇禎嗯了聲,沒有多說,看著魏忠賢與馮銓,道:「二位卿家近來要多辛苦, 國事繁雜,莫要因為一點事情,就想著辭官,要扛起責任,迎難而上。」

「臣領旨。」

崇禎的話都這樣說了,馮銓哪還能繼續張口辭官,隻得應下。

魏忠賢心思則安定了不少,後退側身。

崇禎沒有再多說,離開東暖閣,前往坤寧宮。

魏忠賢,馮銓,周延儒三人離開乾清宮,是各有情緒,各有目的地。

半個時辰後,坤寧宮,寢宮。

崇禎穿著睡衣,躺在床頭, 看著門外, 微笑著道:「魏忠賢抄了十幾家, 總共得到髒銀二萬八千兩, 金銀珠寶,古董字畫也並不多,田畝,鋪子之類,因為不全在京城,還另算……」

周皇後坐在崇禎邊上,手裡拿著針線,在縫著他的內褲,剛才動作有點大,扯開了線。

她靜靜的聽著,沒有說話。

崇禎翹著一隻腿,目光有些深邃,道:「朕也能猜到,無非在之前他們出了太多血,想要找補。朕並沒有點破,魏忠賢的氣勢有些萎靡,閹黨要散,朕,不能讓他們散了。」

崇禎想著馮銓,周應秋,楊景辰一而再的上書辭官,雙眼微微眯起,道:「不止不能讓他們散了,還得替他們遮掩著,讓他們繼續在朝廷裡,為什麼?一群聽話的小人,勝過一群不聽話的偽君子……」

周皇後根本沒有發問,用牙齒咬斷線,拿起來看了看,見縫好了,就疊起來,放到身後的床頭。

崇禎瞥了她一眼,繼續悠哉悠哉說道:「這京城裡,一度出現了銀荒,現在雖然有所緩解,但似乎還是並不多,還得想辦法,讓那些大戶,將藏銀拿出來流通才行……」

周皇後對崇禎的話是似懂非懂,跟著躺在他邊上,歪頭看著他,道:「陛下,選妃的事……」

崇禎立刻一擺手,道:「你要是閒的慌,朕給你找些事情做,各種祭祀儀典,朕保證給你排的滿滿當當……」

周皇後抿了抿嘴,見他還是不鬆口,靜靜看了他一會兒,隻好轉移話題道:「陛下,鄭太妃近來身體不太好,老是咳嗽。」

「福王又想離京了?」崇禎隨口接道。

周皇後一怔,旋即道:「這倒是沒有,是鄭太妃,希望我勸勸陛下,放福王回封地。」

崇禎哼了一聲,道:「這鄭太妃與福王還真是母子情深,不準。」

周皇後倒是知道老一輩的恩怨,猶豫了下,湊近低聲道:「臣妾是擔心,外臣那邊會說閒話。」

將天下藩王扣在京師,久久不放歸,時間久了,肯定會引起外臣的懷疑。為了皇家和睦,宗室穩定,社稷安定,上書請求放眾藩王回京是必然的。

這一點,崇禎早有預料,手拍打著大腿,道:「不用理會,這些藩王,朕不打算放他回封地了。今後我大明的所有藩王,都得留在京城,不得就藩封國。」

周皇後見崇禎這麼說,就沒有多管,身形下沉一點,道:「對了,妙妙的小鬆鼠還在宮裡,要給她送過去嗎?」

想到那小丫頭,崇禎就想到今天遇到小家夥的輕鬆快樂,不由得笑著道:「不給,讓她來拿。」

周皇後神色有些古怪的盯著崇禎。

崇禎右手自顧的拍著腿,左手摟著她,道:「是我故意藏起來的。這宮裡太悶了,有個活潑的小丫頭也挺好玩的,你沒事就讓她進宮來玩。」

周皇後噗嗤一笑,道:「妙妙要是知道了,肯定要跟你鬧。」

「鬧就鬧,誰怕誰啊……」崇禎放下腿,拉過錦被,道:「擇日不如撞日,就明天吧。」

崇禎悄悄翻了個嫵媚的白眼,她發覺了崇禎小孩子心性的一麵。

崇禎躺在床上,心裡依舊在盤算著朝局。

『六部與都察院日漸齊備,遼東問題不大,南京那邊差不多了,現在,就是要逐步的深入、鞏固,將所有權力收攏、握緊……』

……

來宗道與錢龍錫的案子,在第二天就結案了,明頒天下。

兩個閣臣的同時遣戍,是重遣,這對朝野是巨大的震動,更是巨大的震懾!

朝廷裡飛揚的氣氛,得到了稍稍壓製。

周延儒的復起,倒是沒有引起什麼波瀾,這個人在以往並不怎麼突出,與東林、閹黨的關係都比較隱蔽,尤其是閹黨掌權這幾年一直在守孝,是以朝野反應平淡。

由於崇禎對魏忠賢,馮銓,周應秋,崔呈秀等人或明或暗的警告,閹黨也暫時蟄伏起來。

朝野,出現了一陣難得的平靜。

幾天之後,東暖閣。

崇禎趴彎著月要,看著身前平鋪在桌上的地圖。

這是沿海一線大地圖,從遼東到江浙。

李邦華,畢自嚴站在他身旁。

畢自嚴指著地圖,道:「陛下,從這裡起,渤海,黃海綿延千裡,皆是長蘆鹽場,長蘆鹽場是我大明最大的鹽場,產出占到近三成……由長蘆都轉運鹽試司管理,長蘆鹽場下轄二十四個大小鹽場,駐地在河間府滄州……轉運司的官員,鹽場的鹽戶等,均是世襲,不得轉籍,至今已經是第十九代……」

崇禎看著畢自嚴所指,全部是沿海,長度千餘裡。

李邦華跟著接話,道:「陛下,從北向南,分一百五十八個衛所,涉及千戶,百戶以及校尉兵卒,超過十萬,他們以及鹽場的鹽戶,皆是靠鹽而活……」

崇禎眉頭一挑,自語道:「這涉及的人,怕是得有數十萬,遠超朕的預計了……」

在崇禎原本的預計中,並沒有考慮到這些衛所。這些衛所,基本上也是世襲。

李邦華看著崇禎的側臉,似乎擔心他退縮,道:「陛下,這些衛所,與鹽課還有所不同,他們原本領的是朝廷俸祿,後來國庫拮據,朝廷才命各轉運司代為發俸……」

崇禎:「……」

這是什麼神奇的操作,朝廷沒錢,讓鹽課代為發,鹽課怎麼就有錢了?讓鹽課代發,朝廷還能管理那一百多衛所?這些衛所,是不是已經成了鹽課的私人武裝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詭異流驚悚遊戲 大佬的心肝是朵黑蓮花 對抗路的新神 金手指拍賣會 人在鬥羅,最強海神 鄉村直播開局獲贈大白蛇 鬥羅之我能無限強化 精靈:我的綠毛蟲有個夢想 我真不是妖啊 八十年代之小心翼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