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揚州瘦馬(1 / 2)

加入書籤

不過兩天,京城裡的動靜,一個比一個大。

第一天中午,魏忠賢的西廠兩千緹騎,威風凜凜,奔突洶湧的出京。

下午,都察院派出五路監察禦史, 奔赴兩淮,河東,福建等五大轉運司。

晚上,閣臣周道登出京,巡視長江河工。

第二天,兵部尚書李邦華, 攜遼東副總兵趙率教,帶領文官、士兵五千人, 從東直門出京,引來無數圍觀。

而與此同時,內閣六部各寺等卻忙碌的一塌糊塗。

各地的奏本以及突發事件的公文,在這兩天,仿佛集中到京,全部是關乎於『鹽價飆升』、『缺鹽』的叫苦聲。

哪怕在渤海灣整頓鹽場的畢自嚴,也不得不提前回京。

乾清宮,東暖閣。

畢自嚴風塵仆仆,雙眼通紅,衣服都沒來得及換,雙腳上都是泥。

「臣衣衫不整,禦前失儀,請陛下恕罪。」畢自嚴抬著手,氣息仍舊急促的說道。

崇禎見著,與周皇後道:「娘娘,讓人準備熱水, 準備一身適合畢卿家的衣服,還有再準備一點吃的,送到這裡來。」

周皇後連忙起身,道:「臣妾這就去準備。」

畢自嚴受寵若驚,連忙道:「謝陛下,謝娘娘。」

黃立極見著,神色不動。

崇禎坐在軟塌上,微笑著道:「卿家坐,天塌不下來,坐下,喘口氣,慢慢說。」

畢自嚴是晝夜兼程,片刻沒停,聞言緩緩坐下,定了定神,暗自沉著臉,眉宇間仍舊是一片凝重。

黃立極坐在畢自嚴左邊,看著崇禎邊上一疊奏本,有些他是知道的,沉吟一聲,道:「陛下,現在看來, 臣之前考慮還是不周, 應當做通盤考慮。」

崇禎將身邊的茶杯遞給畢自嚴,看著黃立極,道:「朕沒喝過。不是卿家的錯,朕之前也一直盯著南直隸。」

畢自嚴慌忙接過來,坐下也沒喝,道:「陛下,臣已經聽到山東那邊的消息了,據說,鹽價漲的比京城還離譜,引起了不小的震動,山東巡撫,登萊巡撫,都給臣來信了。」

崇禎坐回軟塌,一拍身邊半人高的奏本,哼笑著道:「山西,河南,江西,福建的,鹽道,茶道,漕運,河道的……巡撫,總督,經略,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揮使,知府,知縣的……各衛所,九邊的,朕這幾天,全看這些了……」

畢自嚴口乾舌燥,喝口茶,神色凝重的道:「陛下,事情比之前預想的要嚴重,這樣下去,臣擔心會出大事情的。」

現在的大明,本就內憂外患,陝西的民亂此起彼伏,其他各處災情如火,同樣民亂無數。地方上本就疲於奔命,又出鹽的事,無異於雪上加霜。

若是朝廷處置不當,極有可能出現不可預測的大變故!

黃立極道:「朝廷國庫空虛,地方上更難,陛下,必須盡早妥善的解決。」

崇禎手按在那一疊厚厚奏本上,神情卻沒有畢自嚴那麼憂慮,從容道:「不用這麼擔心。鹽不是糧食,這隻是一時的恐慌。」

畢自嚴抱著茶杯,凝重不減,道:「陛下,這件事不可小覷,再有官商煽風點火的從中漁利,最終受苦的,仍舊隻有百姓。另外,臣還擔心,這件事會令朝廷對地方……越發的失控。」

吏治的崩壞,會令朝廷權威衰減,加上國庫空虛,讓地方對朝廷的依賴減少,長此以往,朝廷對地方的控製,隻能基於地方官以及手握兵權將帥的『忠心』。

朝廷能拿捏他們的手段,將會越來越少。

崇禎點頭,道:「從長期來看,這隻是一時的,最多一兩月就能平復。從利弊來看,肅清鹽政,明顯是利大於弊。從我大明全局來看,隻要穩住京畿與南直隸,其他地方問題都不大。鹽政之後,朕會考慮減稅,並增加商稅,並著手整頓土地兼並,逐步的減輕百姓的負擔。至於這次從中漁利的官商……」

崇禎雙眼微微眯起,閃動著銳利,道:「朕要好好的給他們一次教訓!」

畢自嚴見崇禎沒有慌亂,心裡暗鬆不少,他之所以匆匆回京,除了擔心這件事的發展,更擔心崇禎扛不住壓力,態度發生變化。

若是崇禎態度改變,那一切功虧一簣,不但整頓鹽政沒有成效,反而會促使鹽政更加敗壞。

畢自嚴定住心神,道:「陛下,現在看來,須下嚴旨,命地方嚴控鹽價,對不法商販進行嚴厲打擊,同時,勒令五大轉運司不得亂,必須正常,甚至加倍出鹽,維持地方鹽價的穩定……」

崇禎搖頭,道:「旨意是要下的,但不能完全指望他們。朕在兩個月前,就命錦衣衛在各省府派設衛所,雖然府一級暫時沒有鋪設完,省已經足夠了。」

畢自嚴怔了下,連忙道:「若是有錦衣衛彈壓,地方官府肯出力,或許事情沒有臣等想的那麼嚴重。」

黃立極第一次知道這件事,眉頭動了下,深深的看了眼崇禎。

這時,周皇後進來,道:「陛下,準備好了。」

畢自嚴急忙要站起來,崇禎壓了壓手,道:「先填飽肚子再去洗漱,跟朕說說,長蘆鹽場的情況。」

畢自嚴聞言,向周皇後行禮,而後又坐下,稍稍組織了下,道:「陛下,臣還沒有完全整肅完畢,隻進行了一半。按照原先的設計,臣打破了原本灶戶的隸屬關係,成片劃區,設立了嚴格的管理、監察製度,對鹽戶更好一些,出鹽也更多,天津巡撫衙門已經接管,預計一個月後,產鹽會是以往的數倍……鹽稅的話,臣預估,明年能收到六百萬兩,越過明年,一千萬兩,應該是有的……」

崇禎看著宮女上菜,下了軟塌,道:「都坐吧,邊吃邊說。」

畢自嚴在崇禎這吃飯不是一次兩次,他本就飢腸轆轆,謝恩之後沒有什麼拘謹,徑直坐到崇禎對麵。

黃立極則顯得有些激動,十分的拘謹。

崇禎看了他一眼,沒理會他的做作,聽著『六百萬』這個數字,心裡仔細算了算,道:「不夠,還差一千萬兩左右。」

明年,要打一戰。這一戰,他必須要勝,還要大勝!前期準備,就需要大量的錢糧,一千六百萬,已經是壓縮後的最低數額了。

畢自嚴怔了怔,不知道這個數字是怎麼來的。

崇禎端著碗,吃了兩口,麵色思索,道:「朕派魏忠賢去南直隸,目的之一就是籌銀。那些鹽商,逃稅漏稅幾十年,是該還給朝廷一些了。朕給了三百張鹽業許可,總額一千六百萬兩,明年戶部要在全國推行,應該還能收個七百萬兩,拋去各項支出,還差五百萬兩左右……」

畢自嚴聽著這些數字,嘴裡的米飯都忘了咀嚼,有些出神。

他知道明年的支出目錄,可動輒『千萬』,這還是幾十年前的事情,近十年來,朝廷一兩銀子都摳摳搜搜,恨不得當做一百萬兩那麼用。

黃立極並不知道戶部的『預支』是怎麼做的,但很明顯的感覺到,他是個『外人』。

崇禎邊吃不想,一陣子之後,道:「畢卿家,休息一日,朕請卿家,再出京一趟,結合長蘆的經驗,整頓河東與兩淮。」

畢自嚴聽著就要起身,崇禎擺了擺筷子,繼續道:「李卿家,田爾耕等人都在,必要的話,天津衛也可南下。」

畢自嚴連忙咽了一口,道:「足夠了陛下,天津衛暫且不需要,臣擔心影響太大。」

崇禎見周皇後給他倒茶,瞥了眼畢自嚴的茶杯,見是滿的就道:「嗯,臨走前,與吏部的王卿家聊一聊,他手裡有一份名單,到了淮揚,若是他們不將卿家放在眼裡,或者陽奉陰違,不需要顧慮,直接革職查辦,換人上來。」

「是。」畢自嚴應著。

吃了幾口,肚子裡有底了,思緒也清晰了一些,他道:「若是兩淮或者河東有一個能正常出鹽,那南直隸問題就不大,臣考慮著,先穩一步,穩住南直隸,其他事情就能迎刃而解。」

崇禎心裡沒那麼樂觀,這些上百年的沉屙,不下重手是解決不了的,即便下了重手,還得有配套的手段,持之以恆的推進,否則隻會加速倒退。

這些話,他沒有說出口,端著碗,目中都是思索。

黃立極同樣端著碗,隻吃了一口,聽著崇禎與畢自嚴的對話,越發感覺他這首輔是個局外人。

不動聲色的看著崇禎,他躬身道:「陛下,兩淮轉運使,是馮閣老的內弟。」

崇禎知道這一點,所以馮銓去的,就是揚州。

不過,崇禎看著黃立極,心裡微動,道:「卿家想說什麼?」

黃立極放下碗筷,道:「臣是認為,馮閣老還是體諒陛下的,若是他肯出力,兩淮鹽場,應該不會太亂。」

崇禎之所以派馮銓去,是想借機拿掉這個三十歲的閣臣,聞言,目光微動,看向畢自嚴。

畢自嚴知道馮銓對魏忠賢的曲意逢迎有多惡心,極其厭惡這個人,對著崇禎的目光,道:「臣也相信,馮閣老還是忠君體國的。」

崇禎會意的笑起來,與畢自嚴道:「好。畢卿家,你到了揚州,與馮卿家好好聊一聊,淮揚不能亂。」

畢自嚴輕輕躬身。

黃立極將兩人的表情盡收眼底,心裡默默一會兒,道:「陛下,臣聽說遼東也缺鹽,臣請赴遼東,安撫邊疆。」

崇禎吃了幾口,道:「卿家不能走,卿家一走,內閣就空了,朕有事找誰商量?遼東那邊,朕已經去信給孫承宗,也命天津衛緊急調鹽過去,問題不大,卿家不用擔心。」

黃立極觀察著崇禎的表情,片刻後道:「是。」

畢自嚴餘光看著黃立極,心裡若有所動。

鹽政的事,持續發酵下去,朝廷肯定要做出一種妥協,哪怕是姿態。按理說,黃立極是最合適的背鍋人選,隻是,崇禎也說過,短時間內不會換首輔。

崇禎吃著菜,心裡將鹽政盤算了一遍,又將京內京外推敲一番,直起月要,笑著淡淡道:「問題雖然很嚴重,但都在可控範圍內,眼下造成的影響,或許是一個機會。朕要看看,朕這個大明的朝野大小官吏,有多少是人,多少是鬼,多少人不人鬼不鬼……」

穀潏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詭異流驚悚遊戲 大佬的心肝是朵黑蓮花 對抗路的新神 金手指拍賣會 人在鬥羅,最強海神 鄉村直播開局獲贈大白蛇 鬥羅之我能無限強化 精靈:我的綠毛蟲有個夢想 我真不是妖啊 八十年代之小心翼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