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等一道雷霆(1 / 2)

加入書籤

第二天一早,乾清宮正殿。

六個閣臣,七卿,外加一個大理寺卿,總共十四人,站在殿中。

崇禎坐在龍椅上,翻閱著幾道奏本, 隨後抬頭看向一眾人,道:「今天召集諸位卿家,是有幾件事,要定下來,不能再拖了。」

一眾人微微躬身,他們都有預感, 紛紛麵色嚴肅,作聆聽聖訓狀。

大明的朝臣,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 在一係列國事大政上,失去了斷事的能力,幾乎所有事情,都向上推。

這種看似是皇權無上,實則上,也是群臣推諉、甩鍋,不肯負責的一種體現。

崇禎看著一眾人,坐直身體,麵色威嚴的道:「第一,崇禎新政改革綱要,朕看過了, 總體沒問題,但不頒發, 作為內部綱領。第二,對於六部、大理寺、都察院的改革計劃,朕予以允準。第三,對於自天啟以來的弊案, 準許三司逐步、有序翻查。第四,允準內閣發布內外大政的方針大略,尤其是關於遼東。第五……最後……」

崇禎一連說了十幾條,最後一個,故意頓了頓。

朝臣們輕輕抬頭,迎到崇禎的目光,又微微低下,躬身不語。

這些事情,朝廷醞釀了不是一天兩天了,有一部分是有共識的,很多卻是爭議不斷。

朝廷的閣臣、六部九寺,還有就是各級官員,都抱有種種不一樣的觀點,這些觀點不斷向上,就成了朝廷猶豫不決,爭議不斷的理由。

這也是大明朝廷的一貫風氣。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各部寺的改革計劃, 呈報內閣的,都是簡略, 詳細內情隻有六部各寺以及崇禎清楚。

這是崇禎不想擴大爭議、爭吵、爭鬥, 刻意囑咐六部的。

崇禎注視著這群朝臣,目光堅定,道:「最後,關於試點的地方,放在山東。」

朝臣們紛紛變色,吏部尚書王永光猶豫了下,出列抬手道:「陛下,山東……臣請陛下示下。」

山東總體情況來說,相對平穩,是一個合適的地方,但相比於山西,還是差了不少。

山西的人口,田畝,官場環境以及特殊的地理位置,都是最佳的選擇。若是山西改革的好,順勢就能推向河南,陝西。而山東,就顯得有些『孤零零』,改革完成了,作用似乎並不大。

崇禎看著他,餘光掃過畢自嚴,李邦華等人,神色不動,道:「山西,朕另有考慮。山東最是平穩,即便出什麼亂子,也不會很大,容易控製。」

王永光聽著崇禎的『另有考慮』,心下思索:難道,陛下打算同時兩省進行?

以大明現在的狀況,同時推行三省的改革是力有不及,但兩省還是能做到的。

「臣明白。」王永光這麼想著,就退了回去。

畢自嚴等人好像也想到了,緊張的神色放緩。

閣臣們一個個站著不動,偶爾看向崇禎就低頭。

他們這些人一個個心思各異,真換做是那種直臣或者東林黨,隻怕是要懟天懟地了。

崇禎見沒人說話,便道:「好。這些事情,就這樣定下了。接下來,說一說,建虜遣使的事,首輔。」

黃立極抬起手,道:「回陛下,建虜的使臣這次的目的,以和談為主,希望我大明罷兵,永修和睦。」

「說你的看法。」崇禎居高臨下的俯視著他。

黃立極枯瘦的臉上不動分毫,抬著手,繼續道:「是。臣認為,自賊酋叛逆以來,建虜氣焰囂張,對我中國屢屢不敬,遼東之患,已然威脅社稷,不能放鬆警惕。臣議回絕,遼東整修軍備,待時機成熟,一舉平遼。」

崇禎眼神笑意一閃而過,這是他一直以來的態度,看來這位首輔,終究是聽進去他的話了。

崇禎想著建虜現在的實際情況,道:「那就依照首輔所說。另外,山西那邊,是什麼情況?」

黃立極道:「回陛下,內閣派去的人還沒有回信,臣也疑惑,山東布政司,按察司,都指揮司沒有消息,溫體仁也沒有回奏。」

崇禎雙眼微微眯起,道:「有沒有哪位情況消息靈通,知道什麼的?但說無妨。」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詭異流驚悚遊戲 大佬的心肝是朵黑蓮花 對抗路的新神 金手指拍賣會 人在鬥羅,最強海神 鄉村直播開局獲贈大白蛇 鬥羅之我能無限強化 精靈:我的綠毛蟲有個夢想 我真不是妖啊 八十年代之小心翼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