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2 / 2)

加入書籤

他倆說一說話又把心裡的不痛快發泄出來,另一頭五皇子夫妻是崩潰加後悔。

情況就是這樣,他們昨天表示出不滿,燕王看了也不滿,現在連爵位也不給補了,直接要把人退回宮裡。當初盛惟安是一個人來的,這十年王府也沒虧待他,還準他添置的東西全帶走,就當是沒花錢過來借住了十年,他不必委屈自己給王爺當兒子,還能回去做皇子來著。

一切回歸原位,按說人該滿意了,可真到這時,他高興不來。

很多人就是這樣,他占著便宜的時候心裡隻會嫌不夠,一點兒沒有自知之明。哪怕昨天盛惟安還有很多不滿,他甚至可以說得頭頭是道,現在燕王讓他回去當五皇子,他內心就很真實,不願意啊。

這說明什麼?

說明他也知道留在王府比回宮裡好。

別的都不說,宮裡能撥給他的宅院就不會有多寬敞,吃穿用度也有規製,哪怕成親了,隻要沒得爵位沒出宮開府,一切就得比照普通皇子來。要過不慣,想吃好些,還得自己花錢去添菜,平白無故人家不會給你多送……

隻要想到時隔十年他又要回到以前的生活,盛惟安整個心裡涼成一片。

他後悔了,想認錯。

可王妃那幾句質問以及燕王的回答還回響在他耳邊。

聖旨下了,就不可能再做更改,讓他這就收拾妥當準備回宮。

盛惟安回去他那院子,呆呆傻傻的坐著,秦嫣在王妃跟前哭了一場,沒有用,也被打發回來。她心裡有怨,怪盛惟安不該跟王爺說那些話:「滿朝文武誰敢跟燕王耍橫?你哪怕心有不滿好好說啊,你沖他使氣,他讓你滾回宮裡,你滿意了?」

「其他皇子成年後都陸續出來,就你,還得拖家帶口的搬回去!咱們在宮裡一沒根基二沒人脈,本來就不得太後跟皇上的寵,又因為這種理由回去,往後能有好日子過?」

昨天看謝士洲回來,秦嫣覺得天都塌了,她不敢相信自家男人沒法繼承王府。

現在她看到燕王的決心,心裡想的已經不是繼承王府,明知道這條路走不通,她就想到燕王說的本來打算補給他一個郡王之位。

年紀輕輕就當上郡王可以自己當家做主不是好事情嗎?

哪怕比襲燕王爵位差了一籌,也比回宮裡當皇子強啊!

「郡王就郡王,皇上跟燕王對你有愧,以後還會補貼你,現在好了,因為觸怒燕王被退回去……從沒聽說過繼出來還能退回去的,我跟著你成京中最大的笑話了……」

秦嫣邊哭邊抱怨,平時她有點不高興盛惟安都會來哄,今兒個沒有,非但沒有,盛惟安抄了個茶碗往地上一摔。他一雙眼通紅,跟要吃人似的直直盯著秦嫣:「不想過了你就滾,滾回秦家。」

秦嫣哭得更凶,嬤嬤看珩哥兒醒了到處找娘,本來抱著人要過來的,聽到這動靜也不敢進屋。

這聖旨一下來,給宮裡宮外的刺激比昨個兒謝士洲進宮要大得多。

燕王在民間有個親兒子這事雖然讓人感到意外,對於沒有利益相關的大家來說,不到刺激巨大的地步,大家夥兒也就是看看熱鬧。

今天這道聖旨不同,這太奇葩了。

的確沒有哪條規定不讓當爹的把過繼出去的兒子再重新領回家來,但以前確確實實沒人這麼乾過,就算過繼出去這個在新家那邊過得不好,已經這樣的都是捏著鼻子認下。

皇上卻發下這樣一道聖旨,他絕口不提過繼的事,隻說當初燕王府太空盪,才讓五皇子過去陪伴幾年,現在燕王有兒子了,讓他收拾收拾回宮去。

看就知道,皇帝當然不是心疼他兒子才要把人接回去好好疼愛。

他為啥這樣?

隻能是為燕王。

就有大臣想起今日早朝過後,燕王單獨去見過皇上,不知道談了什麼。

「皇上也不缺這一個兒子,沒道理非要把人帶回來,這道聖旨該是燕王去求的。」

「他有了親兒子就要把五皇子退回去,那十年是白陪的?這太令人寒心,雖說以前就知道皇上很護這兄弟,這也太過了一點。」

「秦家還有蔣家受得了嗎?這不是侮辱人?他們不去討個說法?」

知道盛惟安本有機會做郡王的就隻有皇上和太後跟前的幾個,他們口風比較緊,就造成聖旨下來了,都知道盛惟安要恢復皇子身份回宮裡去,卻沒幾個知道這是他自個兒討得的。

昨個兒秦三奶奶心裡就堵,好歹讓太太勸服了,今兒她再也忍不住,帶著人就去了王府,嘴上說是來幫忙的,實際想問問女兒怎麼回事,也跟王妃討個說法。

她去的時候覺得自己占據製高點,前後半個時辰沒有,人就失魂落魄出來了。

底下奴才用轎子抬她回去,人進了自己家門,秦家人都圍上來,看她這樣心涼一半。

她是去討說法,按說要麼認命,要麼氣瘋了回來,都沒想到她還能是這個表情。

「別悶著啊,你倒是說說燕王為什麼這樣?……是不是五皇子哪裡沒做好使他不高興了?還是盛士洲回來他沒笑臉相迎?」

秦三奶奶張了張嘴,沒發出聲。

她又吸了口氣,這回說出來了,語氣乾巴巴的。她說:「王妃告訴我,親兒子回來之後,燕王跟皇上商量想把五皇子分出去,讓他做郡王,避免兩人同在一個屋簷下生出摩擦。五皇子乍一聽說燕王還有個兒,並且他還要給對方讓爵,接受不了,就頂了話。是昨晚上發生的事,王爺當時沒有發作,誰想他今晨就進宮去請了聖旨。」

這番話把秦家上下都鎮住了。

秦三爺尤其感到窒息,他捂著月匈口往旁邊讓了兩步,嘴裡叨叨念著:「我的娘,我親娘誒,你們都說嫣兒嫁給他好,他這腦子比豬肉不如,嫁過去好個屁啊!」

就這麼叨叨念著秦三爺還委屈起來:「那可是郡王!別人想當都當不上,他還能看不起的???」

這個別人不用說,指的就是他自己。

讓秦三爺看來,五皇子他生母出身不高,死得又早,他在宮裡那些年過得一點兒也不好,現在這樣都算走大運翻了身。是,之前是說過繼他給燕王做兒子,燕王又沒其他兒子,那爵位自然而然是他的,現在情況有變,落差肯定有,那沒辦法你得認命,咋的他還不服氣跟燕王吵?

這是哪來的蠢貨?

你認了,還有個郡王爵位,燕王還是你爹他還會照應你。

你不認,那就退回去給皇上當兒子,皇上缺兒子嗎?他不缺!讓你回宮去,說是暫時住在皇子所,天知道要暫住多久,要是皇上想不起來,怕是隻能等到以後太子登基,由太子來指個去處。

秦三爺作為秦嫣他爹,想到女婿辦出這種事來,他窒息了。

更遠一些,他想到女兒在宮裡不如意,是不是還得遞話回來讓他們花錢幫忙打點?

想到這種可能,他基本上宣布自閉。

秦家其他人也沒好多少,如果說燕王為了給親兒子開路直接把養子送回宮,你是能罵他沒情義,現在這樣,充其量隻能說是求仁得仁。

你惦記你親爹,還擺著皇子的譜兒,就回去吧。

秦家上下憋屈得很,尤其剛才去過王府的三奶奶,想到女兒哭成那樣,她心都碎了……沒辦法呀,是五皇子認不清,皇上聖旨都下了,不認命還能咋的?

秦三奶奶去王府,京裡許多人看在眼中,都想到她是去要說法,人就這麼灰溜溜的走了,誰也不傻?就想到是不是他們理虧。

總不會是秦嫣搞事,問題多半出在五皇子身上。

就有人猜到一些。

「燕王手段雖然鐵血,正常來說不會這麼刻薄,五皇子在王府十年,哪怕再沒情義他總會幫著打算一些,我覺得這裡頭恐怕還有內情。」

「才一天時間,能有什麼內情?」

「你們說會不會是五皇子不服安排,於是燕王甩手不管了。比如燕王說讓親兒子當世子,給他指了其他出路,他不願意。」

「那要看是什麼出路……」

很快他們就知道了。

消息還不是從燕王府傳出去的,而是秦家,秦三奶奶說那話的時候,沒有揮退奴才,奴才們聽了跟著主子一起窒息了一番,完事以後還覺得不能光我一個人當鄉巴佬,也得讓其他人開開眼界,這事先在府上傳開,就一兩天,外麵也聽說了。

聽說之後,那些說了燕王不是的都在心裡默默給人道了個歉。

這真就怪不上人家燕王。

五皇子非要繼承人家爵位,讓他當郡王都不乾,這是何等傻缺?!

人呢,當他傻到一定程度,你就覺得再去罵他都沒什麼意思,隻想看看他以後還能翻出什麼花樣。連郡王爵位都看不上的五皇子,以後能有多了不起,這是京中勛貴都好奇的。

再說宮裡,發下聖旨之後,皇帝想起來給皇後遞了個話去,大概意思是這種小事他懶得管,就全權交給皇後,任由皇後安排。

皇後想起昨個兒她曾斷言五皇子要倒黴。

真沒想到花式是這樣的。

想到他那麼大個人還要拖家帶口回宮來住,皇後真是頭疼,也沒辦法,她隻得把管事的太監找來,問清楚皇子所裡還有哪些院落空著,挑了個大一點的撥給他住。

皇後掌管整個後宮,沒那麼多精力分給五皇子。

隻是交代底下好生收拾,缺什麼給他添上,其餘按宮中規矩辦。皇後額外交代底下人告訴五皇子妃,讓她沒事不必往坤寧宮來,自己好好過日子吧。

皇後一點兒不想摻和,她不想摻和,其他人想啊。

五皇子甫一回宮就受到以前那些兄弟的熱烈歡迎,都說呢:「沒想到一走十年五哥還能回來的。也好也好,以後大家還是兄弟!」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東海龍王招女婿 西遊記後傳之唐朝之亂 怎敵她如此撩人 龍族特種兵 觀查記 桃花痣 中華除妖師 修真狂徒 咬一口月亮 寒門科舉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