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1 / 2)

加入書籤

漢陽郡主確實打過明姝的主意,她那麼積極將夫家侄女送去王府也是盼著日後能用得著。郡主有兩子一女,前頭兩個歲數相差並不太大,跟明姝都可以配。

原先是可以,皇上都說表哥表妹結合並不利好,還讓朝中官員做好表率,這盤算看來是落空了。

遺憾多少會有一點,但不算多。

漢陽郡主比盛飛瑤清醒一些,她之前抱的希望就不太大,畢竟兄弟要繼承王府,明姝就是郡主,自家這兩個除非自身有天大能耐,光看家世背景跟她並不相配。侯府跟親王府比起來本來就低,再往下傳兩代等於低到土裡。

如此想來明令禁止了也好,不用再抱著希望。

逸哥兒聽說這事鬧了,但他畢竟還小,喜歡也很膚淺,簡言之他不高興了可沒到要死要活的地步,過兩天還是該乾嘛乾嘛去。跟他比起來,其他有些家的才是痛徹心扉,鬧絕食鬧著要上吊的都有。

有幾家正準備結親上親,皇上一下令,親事黃了。

還有對自家表哥表妹有覬覦的,這對他們來說也是晴天霹靂。

太後、皇後甚至諸位妃嬪娘家都有人遞牌子進宮,又是問,又是求,都不管用。皇上拿了主意,太後和皇後都不是蠢人,自不會帶頭與之作對。再者說,大臣們不明白實情,太後跟皇後知道一些,會發現表親結合不好才不是搞農業中途意外發現得,那是寫到天書上的東西,真實性毋庸置疑。

太後她們也仔細回想過,那種情況生出來的孩子,格外健康的確實不是太多。

沒有太後皇後或者皇子站出來,底下哪怕有抗議之聲,很快也沉寂了。能夠站上朝堂的都沒有徹頭徹尾的傻瓜,看皇上的反應聽他說的話就該知道他這回下了很大決心,這事沒有轉圜,與其生出是非來惹皇上厭煩,不如坦然麵對。

左右法令不是針對某一家,規矩之下,大家都一樣,非常公平。

這東西對別家多少都有影響,對錢玉嫃沒有,她夫家跟娘家差距太大不好撮合,至於兩位郡主膝下的,別說她是否瞧得起,王爺跟太後都不願意。之前威遠侯府的胖小子總鬧著要跟明姝玩,太後就念叨過,講他配不上天上仙女,最好別打那主意。

外麵一團亂的時候,燕王府裡還是清清靜靜的,錢玉嫃照樣把多數的精力放在相公以及一雙兒女身上,少數用來應酬交際。

錢宗寶進翰林院有一年了,這一年裡,喬氏為他向靖安伯府提親並且下了聘,現在隻差擇吉日接新媳婦進門。按說最近就有日子,一來錢家宅院還沒布置妥當,二來錢老爺還沒進京。他說順利的話今年能來,但要把生意交給大哥也不簡單,錢炳和本來也是生意人,做的畢竟不是茶葉買賣,錢炳坤不能把什麼都丟給他直接走人,總得一樣樣辦好交接,還得守著看沒問題才能走人,而這需要時間。

因為這兩方麵的顧慮,哪怕男女雙方都不小了,他們還是決定把婚期往後延一年,明年房子有了老爺也上京城來了,屆時保證將喜事辦得風風光光。

能早的話,靖安伯府當然希望早嫁女。

但錢家將苦衷擺出來了,道理講得頭頭是道不答應顯得很不近人情,左右人家也不是要悔婚,隻不過想等一等。

前麵多的時間都等過來了,也不差這一年半載的。

靖安伯府的越發覺得錢宗寶他值得,這人有學問不說,還通曉人情世故,親事定了以後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去伯府拜望,見著嶽父嶽母禮數十分周到,周到的同時又不顯得刻板,他善於聽別人講,說出來的話又非常悅耳,從來不會戳人短處……這就是出身帶給他的影響,錢家是生意人,生意人最講究一個和氣,經常是哪怕心裡不高興了還要全個臉麵,錢宗寶還沒修煉到爐火純青,不過他要想討人歡心的話,還沒有失敗的時候。

錢玉嫃剛上京城那會兒,很容易就把太後皇後他們籠絡過來。

作為她兄弟,錢宗寶也是一樣。過去拜訪了一兩次,他就輕鬆拿下嶽父嶽母,女方家中長輩對他評價很高,提起來都贊不絕口。

說錢宗寶太適合官場,隻要有機會給他,一定能冒出頭。

又說機會……他跟燕王府這麼親近,能缺了表現自己的機會?在翰林院一年時間,錢宗寶得到一眾老翰林的褒獎,都說他踏實勤勉為人謙遜,人又特別聰明,什麼事隻要教他一回,你就完全可以放心,遇上類似的事他都能舉一反三,學得快,做得好,短短一年探花郎在聲望方麵已經超過狀元榜眼,別說皇上王爺這些,老翰林都更看好錢宗寶,覺得他身上有能爬上去的特質。

有實力,受得了批評,聽得進建議,人一點兒也不呆板迂腐,對於分內之事他很積極,又不是那種會擅自打聽或乾預別人的人,除非你有需要拜托到他,平常他不會多管閒事,餘出來的時間都在學習。

是感覺不夠熱心,跟官場就是莫名契合。

大家反而不喜歡自己的事情做不好就愛指點別人的,閒事管太寬也容易被解讀成愛功勞愛表現……

他同屆的狀元郎進了翰林院沒立刻沉澱下來還在為自己中狀元暗喜,就因為這,被老翰林們下了批語說輝煌已過好景不長。

現在錢宗寶隻等一個機會就能往上頭竄了,狀元郎跟翰林院裡很多人都沒磨合好,甭管是對人或者對事,都還比較陌生。

這一年,他有半年都忙著得意去了,平常有空就跟友人吃茶吃酒,或者就在評價指點家族中的堂兄弟們,他總愛說你這樣不行,你學習方法不對,你像我這樣,像我這樣才能中狀元……

有些話說一兩次還成,說多了難免招人厭煩,他自家人聽到這樣的說教都忍不住想翻白眼。中了狀元是天大榮耀,可都過去那麼長時間了,反復吹噓實在很煩。

尤其他說教的對象很多還是平輩,堂弟表弟之類。

兄弟之間這麼擺架子,能不招厭?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東海龍王招女婿 西遊記後傳之唐朝之亂 怎敵她如此撩人 龍族特種兵 觀查記 桃花痣 中華除妖師 修真狂徒 咬一口月亮 寒門科舉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