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五年之後(1 / 2)

加入書籤

冬去春來,似水流年。淩雲來到這裡已經五年了,發現這邊語言和現代還是有些相近的。

但到底還是沒弄清處這是歷史上哪個朝代,隻斷斷碎碎地聽聞祖父淩大山提起過什麼大乾王朝、天武十年之類的,也不曾具體。

安州郡靈山縣廣平村,這就是淩雲現在所在的位置。廣平村個依山傍水的好地方,村子裡有四十多戶人家,三百多號人。

這裡的地域偏僻,根據天氣變化猜測應該是在南邊,具體隻能以後再詳細打聽。

廣平村並不是同姓居住,是由周、趙、淩、李四家姓氏混合而居的,且都是從外地遷來的。據說他家定居於此,是源於三十幾年前,中原遭受百年難遇的洪水。

這場天災直接導致良田被吞噬,房屋倒塌,大部分百姓和牲畜被淹沒,大災過後有大疫,百姓死傷殆盡。

洪水過後,導致大批難民出現,朝廷及時采取救災措施,通知附近官府開倉救災,鼓勵大戶人家捐獻糧食。

災民沒有離開戶籍所在地的,朝廷按戶籍人口給他們發口糧,離開的人,官府直接給災民發放稀粥,一日兩餐。

不管是發口糧還是發粥都少得可憐,隻保證餓不死。

朝廷賑災的糧食雖然撥付,但很難如期如實到達災民手中,往往有個十分之一就已經很不錯了,相比起龐大的災民,根本就是螳臂擋車,杯水車薪。

官吏飽藏私囊,下撥的糧食被各級官吏高價出售,極少一部分摻著沙子做成清湯給災民吃。朝廷不會追問糧食哪裡去了,因為官員們會說都給災民了,查也查不到,導致災民大批餓死。

救濟災民本是辛苦勞累的事,最終卻成了官員們的肥差,誰去救濟災民,誰就能名利雙收,苦了的隻是百姓!

祖父說到這的時候,眼睛有些濕潤,有些哽咽。因為洪水直接導致他和親人走散了。

他跟隨流民向南走,把路上能吃的都吃了,河裡的魚,林裡的獸,天上的鳥。直到找不到東西充飢的祖父,開始啃樹皮,等樹皮都吃光了,開始吃觀音土。

歷經千辛萬苦,終於到達江南地帶,這裡沒有被天災波及。就這樣他一邊走,一邊討飯,穿城越村,挨家挨戶,山棲露宿。

每敲開一扇門,對他來說都是一種考驗。因為麵對他的往往都是白眼、冷嘲熱諷,對他來說,敲開那扇門就意味著侮辱,但不敲那扇門就會被活活餓死。

祖父後來聽人說起,這場大水引發的不隻是逃荒,還有叛亂。在這個皇權不下縣的朝代,水災活下來的人源於沒有糧食,沒有棲身之所,天災人禍之下,開始搶劫當地比較富庶的人家。

就算是大戶人家有再多的糧食,也不可能滿足得了這幫龐大的難民,長期得不到充飢的飢民不得不揭竿而起,直接搶奪當地官府的糧倉,開倉自救。

農民起義後果往往隻有一個,那就是被無情得鎮壓。

飢民們起義後,快速占領小城鎮,隨著起義軍首領的貪婪,開始不滿足於填飽肚子,帶領起義軍接連攻城拔寨。

麵對小城鎮接二連三的勝利,讓他們忘乎所以,開始攻打大城池,可是沒有大型攻城器械的起義軍連大城池的門都破不開,等別說占領了。

等到朝廷反應過來,迅速撥軍糧派大軍鐵血鎮壓,各處起義軍被無情的剿滅,甚至有把良民殺了充當軍功的事情發生,中原地帶百姓流離失所,民不聊生。

趁大乾王朝內亂,本就虎視眈眈地北方匈奴果斷發兵,趁機占領了燕雲十六州。燕雲十六州本為中原王朝的北方屏障,地勢險要,高山峻嶺,易守難攻。

失去燕雲十六州這個北方屏障,直接導致中原赤裸裸地暴露在北方匈奴的鐵騎下。

中原王朝就像是被人掐住喉嚨一般,時不時被匈奴派出的騎兵騷擾、劫掠,導致邊境人心渙散,朝廷被迫走上和親的道路。

這一次的洪水直接把本是文化昌盛,國力富強的王朝給葬送了,國勢也由盛轉衰,往昔的繁華不復存在。

新皇登基十年,勵精圖治也沒能挽回當初的盛世,僅僅是恢復了一點元氣。

叛亂平息之後,大傷元氣的朝廷開始鼓勵百姓在林山縣開荒定居,還有優惠條件,三年免稅。

祖父也是響應朝廷的號召,直接在新成立的廣平村安定下來。

祖父在本地安居下來後,慢慢經過一係列的建房、開荒、買田,日子過得緊巴巴的,幸虧本朝新政策,鼓勵農桑,輕徭役薄賦稅,還有憑借自己的手藝,日子還勉強過得去。

「四郎,四郎,快出來吃飯啦」一陣急促的聲音響起,耳邊傳來了楊氏的呼喊聲。

「啊哦,娘,我在這呢。」淩雲躺在稻草堆上曬著太陽,迷迷糊糊快要睡過去的時候,聽見楊玉梅喊他的聲音。

他動作緩慢的從小草堆上翻下身,邁著小短腿朝他娘小跑過去。不能怪他動作遲緩,剛出生那會,全身疼痛,那種頭痛欲裂得感覺刻苦銘心。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海賊:我在司法島通靈蛤蟆 關於我意外進入巨兵長城傳 我在詭異世界當NPC 我在精神病院建天庭 詐屍狂妃要逆天 太古吞天決 活了五千年的我日記被妹妹曝光了 玄幻:我真沒養仙獸啊 此生此世,唯愛不悔 禦劍飛行不小心撞倒了魔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