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金融時報》和世界500強(1 / 2)

加入書籤

大陸此時很窮,張俊為了加快工廠的建造速度,於是先支付了一部分項目款,采購建築施工設備,建材,解決三通一平等等。

大陸這一次也是動員了全國力量,組織了國內所有大型建築集團奔赴深圳,力求在保質保量的前提下,以最快的速度完工。

而張俊這時也給他們提出了一個口號:「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

鼓勵他們,要有一股拚勁。

深圳當地政府聽了這句話之後,頗為觸動,隨後動員所有力量,全力宣傳這句口號。

很多地方,尤其是工地,幾乎都拉起了橫幅。

緊隨其後,這句話在《人民日報》被引用,瞬間響徹全國各地!

香港報紙見狀,也不由紛紛報道了這句話以及這句話在內地的傳播和影響度有多大。

香港市民看完報紙,一個個驚訝不已。

「你看看,你看看,知道你們為什麼這麼窮,而張俊為什麼那麼有錢嗎?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你說說你們,工作的時候,整天都在扌莫魚,而人家張俊呢?此時此刻,說不定正在抓緊時間努力學習和工作!愛迪生曾經說過,』成功是99%的汗水加上1%的天才』,你們但凡努力工作一點,就不會現在還買不起房子和車子,找不到女朋友!」

「組長,愛迪生說的話,你怕是沒說全吧……」一名小員工弱弱道。

組長瞪了他一眼,問道:「哪裡沒說全了?」

「那個……愛迪生其實還說過一句話,他說』通常1%的天才比99%的汗水更為重要』!」

砰!

這名組員的腦門被組長敲了一下。

「你特麼在這跟我抬槓有意思嗎?從現在開始,我們組所有成員務必要把』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牢記於心,提高工作效率,爭取拿到本年度業績第一!」

「是!!!」

組長看到大家士氣如虹,心下不由感到滿意。

張俊名下各大公司看到自家老板說的一句話在內地引起這麼大的反響,敢不響應?

各大公司紛紛自發組織員工開始學習老板的思想,將「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列為公司的口號和企業文化。

張俊名下公司在一定程度上掌控著香港經濟,這一番舉動自然會引起轟動,進而又產生了連鎖反應,導致香港各大公司紛紛效仿。

不過,這句話確實有很大的激勵效果,老板們都樂於宣傳,不禁對香港的經濟發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而這些,卻是張俊萬萬沒想到的。

「我這嘴巴莫非開過金光?」

張俊不覺啼笑皆非。

「老板,內地的行動力真是讓我嚇了一跳。」

華人置地的總裁馬世民說道,「為了幫助我們建設工廠,發展蛇口工業區,他們竟然一次派出了二十多萬建築工人!」

張俊聞言,也是目瞪口呆。

「確實有點恐怖啊!」張俊咋舌。

馬世民,道:「幸好老板你把一部分資金交給政府了,不然,他們也不能這麼容易組織這麼多工人。我算了一下,這麼多工人幫我們建工廠,整個項目工程能夠提前半年多的時間竣工!華人置地目前正在香港全力開發商業建築,包括時代廣場、海港城、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等等,所以隻能將內地的項目交由內地來做。不過內地施工技術水平並不差,關鍵是工人非常便宜,而且吃苦耐勞,工作效率比香港這邊高很多。」

又不是建設高科技工廠,內地這邊的建築公司完全能夠勝任。

張俊並不奇怪,他比馬世民更了解內地的情況。

「內地那邊的工廠項目,華人置地主要負責監督工程質量,提供技術解決方案。」

「嗯。」

華人置地旗下的華人基建公司在兼並怡和洋行旗下的金門建築公司之後,目前已經成為了亞洲數一數二的國際大型建築公司,工程種類包括商業寫字樓、住宅、商場、酒店、社區中心、工廠、街道、橋梁、鐵路、車站、隧道、食水供應係統、汙水及廢料處理等。

對大陸的建築公司進行技術指導,完全是沒有問題的。

張俊也希望通過這次接觸,讓大陸認識到華人基建的能力,進而邀請華人基建進軍大陸,幫助他們建設某些有難度技術的工程項目。

大型工程的利潤其實相當可觀。

華人基建早已走出香港,在東南亞地區取得了良好的聲譽。

要說起這個時代最先出現的「基建狂魔」,大抵應該就是華人基建了。

張俊跟馬世民聊了一會兒,就讓對方離開了。

眼下,由於他大舉投資內地,一時間造成英國和寶島對他產生不滿。

不過,張俊的影響力太大,涉足的產業,也不是說封殺就封殺。

在香港,張俊已經是尾大不掉,香港政府也拿他沒辦法,牽一發而動全身。最終,英國政府對張俊的態度,跟對霍英冬的態度,簡直截然相反。

英國反而更加迫切的拉攏張俊。

張俊投桃報李,也算安慰一下英國,便加大了在英國的投資:收購《泰晤士報》和《金融時報》。

《泰晤士報》是英國一張綜合性全國發行的日報,也是對全世界政治、經濟、文化發揮著巨大影響力的報紙。不過發展至今,《泰晤士報》已經不堪重負,虧損嚴重。如果張俊不去收購,那麼到了1981年,《泰晤士報》就會被新聞集團的魯伯特·默多克以1200萬英鎊收購了。

至於如何讓《泰晤士報》扭轉盈虧,張俊還是很有信心的,一方麵來自於他這麼多年做傳媒的豐富經驗,另一方麵則來自於前世他所看到了新聞集團對《泰晤士報》所做出的那些改革。

其實報紙想要出彩,內容是關鍵,報紙要力求新穎,注意尋找嚴肅性和可讀性之間的平衡,采用彩色報紙和大幅度彩色照片。而這些東西也是香港日報集團在整個亞洲的製勝法寶,套用於歐洲也是可行的。

《金融時報》則是英國最大的世界著名的國際性金融媒體,旗下還擁有50%的《經濟學人》雜誌。

投資英國報紙行業,主要是為了控製輿論,不要讓英國對張俊抱有太大敵意。

至於寶島方麵,也是色厲內荏,表麵上威脅,卻又不敢做出實質性的舉動。

不僅僅因為張俊在寶島也有很大投資,主要是一旦張俊的產業在寶島被封殺,這事情可能會鬧到國際上,嚴重印象寶島的招商引資。

張俊名動全球,才華舉世無雙,富可敵國,寶島也不想得罪,便派人過來委婉告訴張俊,隻要他不投資大陸,寶島願意給予更加優惠的條件。

此時的寶島,已經有「四小龍」之稱,經濟發展迅速,內地人連茶葉蛋都吃不起的時候,他們已經能大魚大肉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萌寶有雙:司先生寵妻百分百 法師陷入修羅場 全球創世:開局創造洪荒世界 從零開始的都市練級生活 我的係統有BUG 我的美女老板 玄幻:我真不是絕世高人 親愛的達西先生[傲慢與偏見] 無期限婚約 全職高手是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