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又是風華少年時!(2 / 2)

加入書籤

「四百年的繁華造就了這繁榮至極的古都, 可這享盡繁華的世家豪雄們, 是否又真的都能配得上這副繁華?」

喃喃語落,少年在那馬夫與侍從的陪伴下,大步往著這座泰安城的正門行去。

一路之上,暢通無阻。

畢竟季秋出身擺在這裡, 當陽張氏,可是一郡顯赫之士族,哪怕至於當代,也有族中顯貴出任郡守等地方要職。

將身份文書遞上,守著泰安城城門的兵卒,又哪裡敢於阻攔?

步入正門,視野空闊,看著眼前海晏河清,哪怕底層平民也是衣食富足的模樣,季秋不由得嘆息一聲:

「天子腳下的虛假景象,難怪這些袞袞諸公不願再往外看上一眼。」

「一葉障目,鏡花水月,有識之輩出身低微位卑言輕,位高權重之人卻視平民如螻蟻,又怎能改變天下格局一分一毫?」

「若不是天災不斷,又逢大疫,將這些遮羞布給一道又一道撕碎開來,這大炎國祚怕是還得百年不衰。」

搖了搖頭,季秋不再駐足觀摩生民百態。

此時的他正值記憶之中的十六歲年齡,眼下受張氏族長舉薦,特地不遠千裡前來泰安拜師。

而他所拜的那位,正是如今大炎朝最為頂尖的大儒之一,鄭修。

不得不說,季秋記憶之中,這位老師確實是有水準和才乾的。

他不僅養一口浩然之氣於月匈,將儒道修行到了極為高深的境界,足以匹敵道家道基境高人,同時也是少有的能看透世間疾苦之輩。

然而看得透,並不代表他能扭轉乾坤。

鄭修出身落魄士族,靠著自身的天賦與努力近乎扭轉乾坤,成為了名震天下的一代大儒,把曾經落寞的鄭氏一脈都扶持了起來,稱其一聲鯉魚躍龍門也不為過。

但對於他而言, 也僅能止步於此了。

自幼出身寒門,所以對於底層生活認知深刻, 同時鄭修更知曉想要改變這種格局, 究竟有多難。

大炎自高祖得三山五嶽修行道脈幫扶,立下這國祚四百年的天下開始,就是處處掣肘。

其中關係錯綜復雜,不僅有道脈緣故,同時還有那些武夫與儒脈大族的緣由。

這三者互相製衡,彼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時至如今已形成了一條龐大至極的關係網,近乎將偌大王朝都覆蓋其中。

想要改變這種局麵,除了來上一次徹徹底底的大洗牌,又豈能有改變之機?

正因看得透徹,所以鄭修才不言。

他和每一個看得透的有成之士都一樣,因為他們都無力去掀翻這片天地。

但他又有不一樣的地方。

作為儒道大家,鄭修其誌與旁人不同。

他這一輩子的畢生所向,就是著出足以留名青史的煌煌大作,為後世開文脈先驅,成為足以與那些聖人諸子齊名的人物。

事實上最後他也做到了,他在經文上的研究超越了同代所有人,起碼在張巨鹿死前,他的這位老師,確確實實在儒道上有了大成就。

這是他的道,能堅定不移的走在這條路上,古往今來都沒有幾人。

而他也確實教誨了自己不少道理,哪怕是最後自己走上舉世皆敵的道路時,這位老師都沒有出麵將他逐出門庭。

或許是因自己做了他做不到的事情。

也或許是因為他自己本就心有所愧。

但無論如何,起碼在眼下季秋隻有武道先天的境界時,暫且於此修行一段時日,還是需要的。

(這是架空背景,架空背景,架空背景,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哦,所以不要拿歷史或是時間段來引經據典啦,一切以書中為背景,畢竟都是大炎朝了不是。)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大佬爹地超給力 李白轉世異界遊 從垂釣諸天開始 接駁生命 全球轉職:我消滅了使徒 超自由猛男的爆誕 玄幻:我能兌換萬物 全球噩夢求生,我竟是傳說大佬 重生之我想收房租 盛世醫妃農家俏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