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正宗傳承,儒脈五經!(1 / 2)

加入書籤

邁入太學宮,往來讀書之聲朗朗入耳。

大炎武帝起於微末,歷十載戎馬稱帝之後,江山尚未平定,便先興文教之道統。

這也算是他為那些起家之時,便蜂擁而來的一眾世家做出的回報。

此學宮初建於三百載前,算起來要比泰安城這座都城翻新,都要久遠不少。

三百餘年的發展,時至如今太學宮的規模已經達到了一個空前的水平,藏匿於其中的經典闕文,稀世經卷,盡於此處經閣之中放置,等待後人問津。

五經博士,十二科講,匯聚了天下名士,往來雲遊至此,想要尋求學問的士子之輩,怕是得有數千不止。

不管是真來求學也好,還是想要以此鍍金也罷,不可否認的是,這處太學宮於文壇之上的地位,確實舉足輕重。

興太學,置明師,以養天下之士。

這是刻錄在入太學宮門後,便能在那巨大的梁柱之上, 看到的碩大文字。

季秋隻身入內,隻覺視野開闊, 所造房室數不勝數, 教授五經的講堂之所占地遼闊, 不知多少平也。

沿著記憶中的印象,與那守門子弟的指引, 季秋大步而行,腳下生風。

他所要去的目的地,自然是這太學之中富有名望的大儒鄭修居所。

模擬之中的見聞, 季秋雖一言一行,一草一木都感同身受,但因他並未選擇固化的緣由,所以張巨鹿的一生修行,都與真如一般, 不能在最開始為他所用。

既選擇逆天改命, 那麼這修行一道, 他就要從頭到尾, 再重新走上一遭。

而鄭修作為當世大儒, 更是十載之後,於文道經史成就上無人可出其右的存在,他對於儒脈修行的造詣, 自然遠非他人可及。

拜入他的門下, 對於日後季秋的修行, 也是大有裨益的。

季秋快步而行, 越過了華麗且莊嚴的五經講堂。

他往著後方的屋簷群落走著。

記憶之中的鄭修, 幼年家貧而好學, 門庭破落,費勁艱辛才拜入太學宮,有了於文道大展拳腳的機會。

所以哪怕是如今已成一代大儒, 也未改習性,對於外表的錦衣華麗不以為然。

很快,季秋就在一處偏遠的木屋之外停住了腳步。

這木屋偏僻而又幽靜, 地處並不算大,雖顯整潔, 但相較於普通的太學子弟居所,都尚有不及。

若是不曉得內情的人, 恐怕萬萬猜不到,此地竟是一位大儒日常休息的居所。

不得不說, 這是一個表裡如一, 一直都奉行研究學問的至誠之人。

不然也達不到今日的成就。

季秋駐足,上前輕輕叩響門扉。

「咚咚。」

敲門聲響起,隨後季秋感受到木門內拴後,隨即恭聲開口:「當陽張氏弟子張元,不遠千裡趕赴泰安求學,求見鄭公。」

說完,退後兩步。

少頃,門內有一儒雅之音緩緩傳出:「請進。」

話語落,輕微的哢嚓聲劃過,那木門『吱呀』一聲,便慢慢打開了一條縫來。

陽光照下,露出了那縫隙中人的模樣。

那是一身披灰白儒衫,頭戴綸巾,手捧一卷古樸經文,麵容溫和的中年文士。

光是一眼見得,就不由自主的在心中,生出了幾分親近之感。

常言道,腹有詩書氣自華。

修行儒道,養一口浩然氣於月匈中,常年蘊養,這些個大儒之輩的氣息,到底與普通的士子判若兩人。

「當陽張氏」

「你就是張氏族長所提及過的那孩子?」

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季秋,鄭修若有所思。

「且先進來吧。」

灰衫儒士將木門打開,露出了屋內的全貌。

一正正方方四邊的案桌,上有文房四寶——筆墨紙硯,以及堆積在左右兩側, 密密麻麻的一堆書卷。

兩張普普通通的木凳,分立兩側,沒有任何出奇的地方。

除此之外, 剩下的唯一家具, 就是那張看上去就已有些老舊的木板床了。

鄭修敞開門來, 領著季秋走進,掃視了一眼乾乾淨淨,不染塵埃的簡陋小屋,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道:

「寒舍簡陋,沒有什麼茶水,環境可能有些不適,且先忍忍吧。」

對此,季秋搖了搖頭,也沒有在意的意思。

「外表的虛榮華貴,不過是身外之物而已,重在精神。」

「弟子此次前來,是想隨先生學道理的,豈會有不適之理?」

「況且山不在高,有仙則名,陋室雖簡,但有先生這等一心注經立傳,研究學問的儒道大家所居,就算再簡單,也自有其可取之處。」

二人一前一後,一人語落一人接上,沒有絲毫停頓。

可前者是能隨口脫出的客套之言,但後者想都沒想就這般回復

這要麼是心思機敏迅捷之人,要麼便是真心求學,敬他學問的後輩士子了。

聽完季秋的回復,鄭修眉頭一抬,有些訝然,但倒是也沒說什麼。

小子機心甚重。

但是卻並不惹人討厭。

「如此最好,且先入座吧。」

說罷,這灰衫儒士就先在案桌前的木凳上坐下,隨後抬手對著季秋示意。

主次分賓皆入座,那上首的文士和顏悅色,言語中帶著客氣與溫和:

「我聽過你的名聲,再加上你族中長輩親自出麵,收你為入室弟子是事前就說好的事情,自無不可。」

鄭修為太學宮五經博士,曾經聽過他講課的弟子,近二十年下來何止數千人。

凡是聽過他課,於他座下修行過學問的人,都能自稱一聲鄭公弟子。

但這種弟子,卻是隻有課上師徒之緣,隻能稱一聲記名爾。

再往上,那就是隨侍左右的入室弟子了。

所謂入室,含有領會、精悉師父所受技藝的意思,是老師細心培養的對象,未來學得出色,甚至可以繼承鄭修的衣缽,堪稱是一脈相承。

自與那些聽課的記名之輩不同。

這也是為何季秋在這最開始時,並不懼袁木這位三公世家嫡係子弟的緣故。

一代大儒的入室弟子,攏共可能也就二三十人,再加上季秋一郡士族的身份,得罪袁木頂多有些許壞處,畢竟又不是得罪整個袁家。

占著理來教訓他,那也是他自己活該,隻能打落牙齒活血吞。

畢竟家中長輩為此小事,又豈能拉下老臉,前來替他出頭?

早年間,鄭修求學時曾與當陽張氏族長張休結交,允諾日後若有機緣,會收張氏傑出子弟入門下修行文道。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大佬爹地超給力 李白轉世異界遊 從垂釣諸天開始 接駁生命 全球轉職:我消滅了使徒 超自由猛男的爆誕 玄幻:我能兌換萬物 全球噩夢求生,我竟是傳說大佬 重生之我想收房租 盛世醫妃農家俏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