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偏題(2 / 2)

加入書籤

聽完都未必知道題目已出!

「娶妻有日,過門不私」,這道題對朱浩來說就太過小兒科,這不就是治水途中「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嗎?

但不能寫大禹,要寫「禹」,人家考官都說了,這人要從堯舜禹中出,朱浩一筆寫就,一旁的京公子沒懸念也答了出來。

但看在場學子,能提筆往紙上寫的,一半都不到,對不對還另說。

隋公言喝完茶,也不管孩子們是否答完,繼續講述:「後又經歷夏、商兩朝,曾出過商湯這等聖明的君主,奈何到商末民不聊生,武王伐紂,周朝建立。」

都等著出題呢,到這裡考題卻並未出現。

「周朝傳到幽王,烽火戲諸侯,西周而滅……到東周時,諸侯列國紛起,先有春秋,後有戰國,此時諸子百家,太史公嘗言,『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則親親尊尊之恩絕矣』,說的是諸子百家中的哪一家?」

第二道題目拋出。

在場孩子又傻眼了。

我們連儒家學說還沒整明白呢,你上來就是諸子百家?

朱浩心裡卻琢磨開了:「莫非隋公言崇尚的是法家?興王會把一個崇尚法家的舉人召來教導兒子……有意思。」

提起筆,「法家」二字簡單書就。

這次京公子在思索半晌後才落筆,但明顯不是很確定,這道題對他來說有點超綱。

「戰國末期,秦王一掃八荒六合,建不世之功業,奈何暴秦不過二世,秦末不乏燕雀安知鴻鵠之誌者,又有楚雖三戶能亡秦之典故,楚漢爭鼎,大漢定我華夏之威,前有文景,後有孝宣之治,其時『罷黜百家,表章六經』是哪位皇帝實施的策略呢?」

第三題出。

朱浩作答:漢武帝。

「到西漢末,有新莽、更始之亂,綠林赤眉為妖,幸得光武定國,再續大漢二百年江山。」

「奈何東漢末年,群雄並起,有梟首挾天子令諸侯,然西南之地,尚有王室偏安,先主仁德,常教導後主光復漢室,他曾對善、惡可為之事有過一番論斷,請問是哪一句呢?」

第四題。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然後主昏聵,未能定鼎中原,魏滅漢、晉滅魏,司馬氏仁德不修,以至中原盡喪,胡人亂我華夏,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有隋主定華夏,然煬帝三征高句麗,濫用民力,窮奢極欲,以至唐高祖起兵太原,定大唐三百年基業。」

「唐太宗修仁德,魏征曾引言,以舟、水者諫於君王,是哪一句呢?」

第五題。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

……

題目到這裡已過半,朱浩回答起來並不覺得有何難道。

其實隻要是一個對華夏歷史熟悉的人,這些都不是難題,但問題是眼前應試者皆為稚子,這年頭想獲取知識的難度極大,隻要沒人講,是沒法自學的。

朱浩也從隋公言出題中,掌握一些規律。

聽起來是法家,但實質卻是儒家,將王朝興亡跟皇帝是否修「仁德」聯係起來,看似辯證,實則全是主觀臆斷。

「以至唐末,朱溫篡唐,五代之亂,後有宋高祖陳橋兵變,重定華夏,奈何兄弟相爭、金匱疑雲、燭影斧聲,皇位旁落……」

這裡居然沒有出題。

朱浩卻聽出問題所在。

皇位旁落……

這是否隱喻我大明太宗皇帝皇位來路不正?

這種話也敢亂說?

「……靖康恥乃華夏之恥,宋庭臨安於江南,歷百餘年,韃靼於草原崛起,傾覆華夏,九州蒙難,國之大廈將傾,仍有忠臣義士不忘節義,文忠烈公過零丁洋時,曾有自抒情懷之詩作,你們寫下來吧。」

第六題。

辛苦遭逢起一經,乾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蒙元治我漢民,殘暴無道,我太祖皇帝起兵於吳,得忠臣良將輔佐,驅韃虜,定華夏……」

說到這裡,朱浩很想聽聽隋公言對於本朝的評價,但隋公言很精明,說到這裡戛然而止:「……好了,就這些,把你們寫的東西呈遞上來,到一旁等結果吧。」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我的末世模擬器強無敵 從火影開始降臨 我才不會戀愛呢 鬥羅,開局碾壓一切 鬥羅開局簽到朱竹清 都市之仙王重生 人在娘胎,開局把女帝氣成早產兒 九世輪回,我老婆都是絕世女帝 深淵裂變 德魯伊的漫威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