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船廠(1 / 2)

加入書籤

這是鄭經兩世為人第一次見到大明朝這種古老的船廠,在未穿越之前,鄭經做為一個紈絝子,怎麼可能會關心造船這種工匠操心的下賤事。

而未穿越時的賈政經不過是一個農學院畢業的普通大學生,畢業後進入農技站成了一名朝九晚五的社畜,更沒有機會見識這種高檔的行業。

整個船廠非常龐大,在船廠工頭引領下,鄭經挨個的視察了整個船廠。整個船廠分為木料坊、鐵釘坊、船帆坊、纜繩坊、造船坊、還有一個鑄炮坊。

各個作坊的大匠都是鄭氏多年招攬的工匠,雖然說地位不高,沒有什麼話語權,主家讓造什麼就造什麼,但是鄭氏給予的待遇卻很不錯,比起在大明做匠戶要好上許多,這些匠人都對鄭氏忠心耿耿。

船廠工頭挨個介紹各個工坊的作用,首先這木料坊是處理所有砍伐來木料,這些木料需要反復晾曬,保證絕對乾透才行。

同時這些木料需要用特殊方式處置,保證在晾曬的過程中不變形扭曲,不然一根木料就廢了。鄭經明白,這是在木料乾燥的過程中會產生應力,就算是後世去除應力也是一個必要的步驟。

鐵釘坊專門打造造船所用的船釘,俗話說『破船還有幾斤釘』,可見造船是非常消耗船釘的,鐵釘坊裡幾十個鐵匠每天的工作就是揮舞著鐵錘打造船釘。

船帆坊顧名思義就是製造帆船的地方,鄭氏的船帆分為兩種,一種是中式福船采用的硬帆,硬帆的材料使用竹竿為骨,竹篾編織,相當於有骨的竹簾。

另一種是西式夾板船的軟帆,軟帆需要很厚重的帆布,這些帆布需要的特製加粗的棉紗進行紡織,這樣紡織出來的帆布厚重結實。

纜繩坊負責製作戰船上的纜繩,製作繩索的材料是麻,麻在華夏文明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僅次於桑的存在。

當然製作繩索最好的麻是劍麻,不過這種麻現在主要分布在新大陸,大明並沒有這個品種的麻種植。

造船坊中,鄭經第一次看到了造船的船樣,工匠們大多都沒有文化,他們在造大船之前,先要按照比例,製作出一個縮小比例的船模,這個船模就是船樣。

根據船樣在模擬的各種風浪中的表現,找到不足之處,進行修改,最後定型。而西方的造船是采用圖紙的方式,運用各種計算公式,進行船隻的設計。

這就是東西方造船的最大區別,也是東方造船漸漸落後於西方的一個根本原因,本質上東方的造船是經驗傳承,好多工匠你問他這麼做是為什麼,他說不上來,但是他卻知道必須這麼做。

經驗傳承需要更多的天賦,這就導致了很多的經驗會在歷史的長河中慢慢消失,這一點上鄭經非常的清醒。

造成這樣的結果是因為華夏土地上沒有基礎學科的土壤,官本位的思想下,讀書的目的是做官,而做官隻考經學,大家都學經學,誰會費力不討好的研究基礎學科。

不但得不到理解,而且還會被人認為是不務正業,整個社會氛圍如此,基礎學科得不到發展就成了必然之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諸天之始:我兒葉凡有仙帝之姿 直播:打造仙島,白日飛升 我的動畫時代 全職大明星 大唐第一莽夫 我爸說他是神 這群主能處,有事他真上 男主他老是那樣絕情 鬥羅:玉小剛的極致復仇 鬥羅,開局和小舞有了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