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基礎建設(2 / 2)

加入書籤

就算是蠟燭使用的材料也同樣可以從石油中提取,從而代替牛油、鯨油等昂貴的動物油脂,以後石油這種原材料能夠成立一個專門的學科進行研究。」

父女二人邊走邊聊,出了皇極門右轉走歸極門(熙和門),穿過南薰殿與武英殿之間的廣場,出西華門離開紫禁城,徑直進了西苑。

這是鄭經進京之前就已經決定好的,暫時住在西苑的瓊華島上,瓊華島在太液池中,四麵環水,島上建築的宮室頗多,足夠鄭經以及身邊之人居住,同時在島上居住對於侍衛的安保工作來說相對輕鬆一下。

至於未來華夏的權力中樞在什麼地方,鄭經一家子住在什麼地方,需要進行仔細的商榷。

畢竟鄭經肯定要稱帝建製,皇帝以及家人的的安全就是重中之重,容不得有半點的馬虎,鄭經也不想給負責安保的侍衛統領楊來嘉添太多的麻煩。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裡,群臣開始輪番勸進,做足了三辭三讓的戲碼,鄭經才點頭同意稱帝,前提是華夏軍隊拿下整個西北,將滿清驅逐到天山以北、以西,去和準噶爾與羅剎國爭奪黑海。

開國皇帝的登基大典肯定要舉辦的隆重盛大,籌備這樣一場盛典也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幾位內閣大臣坐在一起一商量,給前線施壓,讓前線抓緊時間拿下西北,最差也應該將滿清趕到玉門關以西。

如今的華夏軍隊已經合並成了四大軍團,南方軍團由劉國軒指揮,正在武關與滿清大將圖海對峙。

東線軍團由周全斌指揮,兵鋒已經抵達潼關,與滿清大將康親王傑書在潼關僵持。

北線軍團由何義指揮已經占領整個山西,隔著黃河在風陵渡與滿清簡親王喇布的大軍進行對峙。

西線軍團由胡靖指揮,已經將巴蜀境內的滿清軍隊趕出巴蜀,如今大軍已經從漢中走褒斜道與堵在褒斜道口的眉縣滿清大軍進行對峙。

說是對峙,其實是鄭經下令等待滿清、準噶爾與羅剎國合流,讓這三股勢力聚集到一起正好可以一勺燴了。同時華夏軍隊打仗極其依賴後勤,打到現在華夏可以利用的水路運輸優勢已經全無,再想快速推進也會擔心被滿清的騎兵斷了後勤。

沒有了彈藥的華夏軍隊,戰鬥力至少要下降七八成,指望拚刺刀與身披甲胄的滿清軍隊作戰,就算能打贏也會損失極其慘重。

因此當戰線推進到這些地方之後,鄭經便下令所有軍隊全部就地進入修整狀態,等待後勤物資的運輸,大陸糟糕的路況讓華夏後勤部隊異常頭痛。

進入內陸之後,後勤部隊的四輪馬車就全部停擺,隻能換上載重又少,馬匹拉著又費勁的兩輪馬車,同樣的一匹挽馬的運輸效率還趕不上四輪馬車的三成,成本卻飆升了好幾倍。

這就是古代真實的運輸成本,幾千裡運糧十石能剩一石都是後勤非常的清廉,『要想富先修路』真的不是喊口號。

因此華夏統一天下之後將會有五大開支,其一是教育投入,普及義務教育將是一個短期內隻有投入沒有產出的投資。

其二是醫療衛生投入,古代人口增長緩慢,除了土地產出不夠之外,還有一個製約人口增長的重要因素,那就是醫療衛生條件的落後,導致大量的孕婦在生產時死亡,以及新生兒的夭折更是普遍現象,史書中皇家子嗣夭折都不絕於耳,更別說普普通通的百姓人家。

其三是水利投入,古代社會老百姓既怕不下雨,又怕下大雨,最怕的就是決堤,一旦決堤就會造成大麵積的災害,甚至比旱災還要讓人恐怖。

其四是官道的整修,所有官道都要進行路基加高,拓寬,路麵硬化,通暢的道路能夠減少很大的運輸損耗,降低物流成本,使得商品的流通更加的順暢。

其五是鐵路的勘測與修建,這是一個浩大的工程,尤其是對於現在鋼鐵產量還以斤計算的時代,用鋼鐵鋪路絕對是一項超大的投資項目,是需要以百年大計的眼光進行規劃。

就在華夏軍隊等待後勤積蓄力量的時候,滿清派往準噶爾與羅剎國的使者帶回了消息,準噶爾要求長城以外所有的土地,而羅剎國則要求整個阿穆爾河流域的土地,包括遠東的出海口。

隻有答應了兩家這個先提條件,兩家才會考慮出兵共同對抗鄭氏大軍,康熙看到準噶爾與羅剎國提出的條件,氣的渾身發抖。

這兩個條件康熙一個都不敢答應,不是他舍不得這些關外的不毛之地,而是因為這些土地的意義非同尋常。

長城之外的草原是蒙古人的牧場,而滿清一直都稱自己是滿蒙一體,蒙古人也是滿清的股東,真要答應這樣的條件,原本支持滿清的蒙古人就會有被出賣的感覺,一旦蒙古人認為滿清拋棄了他們,他們會毫不猶豫地拋棄滿清,說不定會掉頭投靠到華夏懷裡。

相比於準噶爾人想把他們當成牧奴,華夏人的吃相雖然也不好看,至少不會把他們變成奴隸。在這一點上康熙非常清醒,絕對不會為了拉援軍而失去了蒙古人的支持。

至於羅剎人的要價就更是獅子大開口,更為關鍵的是外東北現在滿清說了不算,那是人家鄭氏控製的地盤,滿清的細作已經查明,鄭氏已經將兵鋒推進北海以西,連羅剎人建造的伊爾庫城都被鄭氏占據。

羅剎人的如意算盤打得很響,這是想通過自己承認那些土地是他們的,到時候羅剎人拿不拿得到那些地盤不知道,自己的名聲一定會讓鄭氏糟蹋成石敬瑭。

康熙可不是他太爺爺努爾哈赤,沒讀過幾本漢人的書,不知道什麼叫做遺臭萬年,康熙從小誦讀儒家經典,在思想已經非常的趨同漢人的思想,怎麼敢做這種讓自己留下惡名之事。

正在康熙麵對生死局麵,一籌莫展的時候,陳廷敬與張英回到了長安,給康熙帶回了一個讓他非常吃驚,又讓他眼前一亮的消息。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諸天之始:我兒葉凡有仙帝之姿 直播:打造仙島,白日飛升 我的動畫時代 全職大明星 大唐第一莽夫 我爸說他是神 這群主能處,有事他真上 男主他老是那樣絕情 鬥羅:玉小剛的極致復仇 鬥羅,開局和小舞有了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