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公子平原君(1 / 2)

加入書籤

趙括終於趕到了東武城,東武城非常的靠近燕國,因此這裡的趙語也是帶著些燕風,燕國語言比起其他語言要尖銳一些,吵一些,雖然生澀難懂,可這裡的大小官吏,大多還是能說出一口流利的邯鄲腔,邯鄲腔在趙國貴族之中是最受歡迎的,邯鄲人說話慢條斯理的,不急不躁,通常會拉長最後一個音節。

當然還有很多的俚語,如邯鄲人最常用的罵人詞匯,「你這六穀長的!」,這句話在邯鄲算是非常惡毒的了,因為天下有五穀,所謂「六穀長」,就是不食正經糧食長大的,仔細想想,你就能明白這句話的惡毒之處,邯鄲人是帶領著戰國時尚的一批人,不僅是在言語上,就是在服飾上,甚至是走路的姿勢上,也是與眾不同。

故而邯鄲的時尚也常常被各國的年輕人所模仿。

因此,當戈用那慢條斯理的邯鄲話與亭驛的吏對話的時候,即使不知道趙括他們的身份,這些吏對他們也是不敢小視的。趙括的封邑並不大,隻有一個鄉邑,在趙奢逝世之後,趙王找回了賜予他的一些食邑,隻有馬服是留給了趙括的,而平原君不同,他的食邑不隻是東武城,還包括周圍的七座城。

在這個時代,隻有秦對於郡,縣,鄉,裡的稱呼非常的看重,如北地郡義渠縣演武鄉桑木裡,而其餘國家對這個稱呼就不是很看中了,你可以說邯鄲縣,可以說邯鄲城,馬服你可以說是馬服縣,也可以是馬服鄉邑,也可以說馬服城,沒有人管你怎麼去稱呼這裡,因此行政官吏的分配也是極度的混亂。

這是因為過去隻有城這樣的稱呼,而趙國又不像秦國那樣「野蠻」,不懂得上古禮儀,所以大多數人都是以城來稱呼,隻有秦人才會將對一個地方的稱呼從郡精準到裡,這是秦人所特有的嚴謹,可不僅沒有得到其餘諸侯國的稱贊,卻總是被當作笑話來嘲諷秦人的古板。

邯鄲曾有個笑話,說秦王派了一個使者,告訴他前往邯鄲縣,跟趙國談論求和的事情。不久之後,使者嚎啕大哭的回來找秦王,說趙國隻有個邯鄲城,沒有找到邯鄲縣。

而準確的來說,東武城應該是東武縣,當趙括的車架剛剛到達縣城門口的時候,他就已經看到了一批人正在遠處等候著,李魚眼尖,瞧了一眼,急忙說道:「是平原君帶著人在等候著您,請您快些下車。」,趙括也記得李魚這一路上的交代,連忙吩咐戈停下馬車,戈看起來有些不情願,可還是勒馬停車。

趙括從馬車上走了下來,對戈說道:「我知道您並不喜歡平原君,可是我這次來是有求於他的,請您千萬不要惹怒了他。」,戈點了點頭,說道:「您不必多說,為人臣者不能壞了主君大事,我是知道這個道理的,但是請您讓我在遠處跟隨罷,不然若是他說出什麼無禮的話,我怕自己忍不住。」

趙括也覺得是這個道理,便讓戈駕車跟隨在後,自己帶著李魚快步走在了最前方。走得越近,趙括便看的越是清楚,東武城的南門已經是被封堵了,百姓們也隻能從其他城門入內,在這裡大抵是站著近百人,各種各樣的人都有,聲勢浩大,在人群的最中間,則是站著一位身材修長的中年文士。

他看起來年紀也不小,穿著錦繡製成的赤衣,戴著進賢冠,衣繡五穀,裳繡雲龍,月要間係著玉帶,陪著長劍,劍鞘也是無比的華麗,站在人群之中,也是相當的鮮艷,對比之下,趙括就顯得很樸素了,隻是,他一臉的英氣,身材高大,卻也沒有人敢無視他,李魚還在低聲吩咐著。

「少君,如果您想要順利完成自己的事情,無論發生什麼事,都請您多忍耐」

平原君看著麵前這個英武的少年,臉上露出了和藹的微笑,他快步的朝著趙括走去,趙括連忙俯身長拜,說道:「括拜見平原君!敢問平原君毋恙?」,趙勝哈哈大笑,走到了趙括的麵前,將他扶起來,方才開心的說道:「上次見到你的時候,你還隻是個哭啼的嬰孩,不想卻已經長得這麼大了。」

「我在東武,早就聽聞了你的名聲,正要去拜見你呢,沒有想到你就來了」,趙勝又說道。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旅行青蛙之開局獲得神級天賦 重生之呆萌校花嫁給我 快住手!這根本不是決鬥! 四合院我傻柱絕不做冤大頭 執掌封神榜,打造機械眾神 重生之山村小村長 我父親的神秘過往 修仙:家族崛起 人間禁忌 開局拒絕相親對象,獎勵現金十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