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寧為什伍,勿為副將(1 / 2)

加入書籤

「荀子齊國也不遠了。」

「我就將您送到這裡。」

臨武君眺望著遠處,感慨著說道。曾經,他還想過要逃到齊國去,聽聞那裡非常的繁華,很適合貴族居住,齊人也不大記仇,無論是燕人或是楚人,也不會受到什麼欺淩,隻要你身上帶著錢,那你就是齊國人民的好朋友。齊國多商賈,多遊俠,多學者,齊國如今什麼都多,就是缺少有良心的大臣。

畢竟,有良心的大臣都被賣到別國去了。

臨武君騎著馬,眺望著遠處,心裡卻也是在糾結,荀子自然知道他在糾結什麼,坐在馬車上,他說道:「你若是去楚國,定是難逃一死,若是藏在齊國,或許還能繼續苟且。」,天氣格外寒冷,他言語的時候,嘴裡都是在不斷的往外噴著濃霧,臨武君搖了搖頭,他說道:「我要回楚國了。」

這一路上,荀子雖然對他非常的苛刻,但是在停下來休息的時候,他卻是給臨武君上了很多課,講述了很多自己的道理,臨武君從最初的抵觸,到困惑,再到心裡認同而臉上抵觸,隻是經歷了很短的時間。大抵是他要為自己的赴死的這股勇氣尋找一個理由,他會一個人安靜的思索荀子所講述的道理。

並不是因為神靈對自己不庇護,是因為自己的能力不如白起,故而沒能打敗對方。自己也不是會永遠不如白起,隻要能夠不斷的學習,遲早有擊敗他的那一天。千裡的道路,是靠一步一步的走出來的,沒有小步的積累,是不可能走完千裡之途的,而不積累細小的流水,就沒有辦法匯成江河大海。

這大概是荀子所說的道理中,臨武君記得最清的。

「您不再懼怕死亡了麽?」

臨武君說道:「當初我獨自離開楚國,留下妻子,大王雖沒有處罰他們,可是常被人羞辱,就是我的兒子,都不敢與其他人參與狩獵,因為沒有人看得起他,我隻顧著自己的性命唉我回去之後,就將您所告訴我的道理告訴我的孩子,讓他安心學習,積累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總有一天,他會向秦人復仇而我也能瞑目。」

「我嚴厲的對待士卒,在最危難的時候拋棄了他們,我會勸告我的孩子,他一定不會像我這樣。」,臨武君愧疚的說道。

「靛青這種染料是從藍草裡提取的,然而卻比藍草的顏色更青」,荀子點著頭,他說道:「我還是需要您再護送一程。」,臨武君苦笑著說道:「難道還要我將您護送到稷下?不是我不願意送您,而是我怕去了稷下,就沒有膽量再敢去往楚國了啊。」

「請您護送我去楚國。」,荀子平靜的說道。

臨武君大驚,問道:「您這是?」

「這些年來啊,我沉迷於學問,卻沒有將自己學到的用在實踐上,我去趙國,方才看到了什麼是真正的大仁義。有的人鑽研了幾十年關於仁義的道理,卻不曾做出過什麼仁義的事情,也有人從沒有捧起過關於仁義的竹簡,事事卻都能透露出他的仁義來。仁義並不是要通過言語,而是要通過自己的行為,我所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啊。」

「如今的將領們像驅使牲畜那樣的對待士卒,像對待敵人那樣的凶惡的對待他們,對失去抵抗力的俘虜也沒有半點的憐憫之心,不想著百姓的安危,隻想著自己的富貴。」

「若是您沒有對士卒們的愧疚,沒有對家人的歉意,沒有因為贖罪而赴死的勇氣,我是不會幫助您的,如今您知道了自己的錯誤,也願意去改正,我想讓世間多出幾個能夠在意他人的將軍,我想要救下您。」

「楚王沒有因為您的過錯而懲罰您的家人,看來他也不是個殘暴的君主,我去楚國勸勸他,或許能免除了您的死罪。」,荀子撫扌莫著胡須,認真著說道。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旅行青蛙之開局獲得神級天賦 重生之呆萌校花嫁給我 快住手!這根本不是決鬥! 四合院我傻柱絕不做冤大頭 執掌封神榜,打造機械眾神 重生之山村小村長 我父親的神秘過往 修仙:家族崛起 人間禁忌 開局拒絕相親對象,獎勵現金十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