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問罪(1 / 2)

加入書籤

見幾個兒子爭先恐後的關心照顧他,心裡非常熨帖,病也好的很快。

接著就要處理積留的事,召集廷臣,審問誰為首倡立胤禩者,群臣惶恐。

其中最尷尬的就是八爺一黨,誰知道康熙隻是試探,並沒有重立太子的心思,這下秋後算賬,有人要倒黴了。

沒有人敢回答,於是問張廷玉,對曰:「聞之馬齊」,次日,列馬齊罪狀,宥死拘禁。

朝堂之事,瞬息萬變,帝王之威,震懾眾臣。

胤礽雖然入朝,卻沒有多加牽扯,猶如一個閒散的皇子,跟四爺湊成一對,多了幾分看戲的心態。

這段時間毓慶宮低調行事,閉門謝客,胤礽也散去門客,不再聯係以前的支持者,拉幫結派。

從八爺胤禩的事件中,足以看出康熙的態度,更何況胤礽也思考過皇阿瑪還能在位十幾年的情況,左右都不是短時間能定下來的事,太子又如何,還不是能頃刻間被廢。

有了這樣的心態,行事作風愈發沉穩,不攬權不逾矩。

對比之下,上躥下跳的幾個兒子就顯得不堪大用了,康熙對胤礽的感官越好,從之前的愧疚更多變成了對他本身的看重。

這一轉變看似很容易,確是胤礽數十年都沒想通的地方。

三月,康熙復立胤礽為太子,昭告宗廟,頒詔天下。

再次穿上一身太子服飾,胤礽的心態截然不同,他自小學習的就是為君之道,禦下之術,然而能用到的機會很少,不及眾位兄弟朝各方麵發展,取得成就。

然而從今日開始,他不會再將自己擺在儲君的位置上,想完成自己的夙願,成為一個做實事的人,有所成就。

就像是太子妃經常說的一句話:「原諒過去的所有,接納平庸的自己,有多大能力,乾多大的事,無高下之分。」

自此以後滿朝大臣都發現了太子的轉變,本身太子能被廢第一次,位置就不如從前穩當,還有眾兄弟虎視眈眈,這個時候應該極力穩固地位,籠絡官員,發展黨羽,然而他一改往日之風,認真辦事,出乎人意料之外。

不爭不搶,即使一直擁護他的大臣為其說話,也毫不領情,得罪了不少人。

康熙本以為重立太子,能夠製衡日壯大的八爺一黨,結果太子不按計劃走,日漸式微思考一番後,打算將將四爺和十四爺這對兄弟扶植起來,朝堂之上決不可一家獨大。

大皇子胤褆的生母惠妃本以為全力支持胤禩得到太子之位,能夠救出兒子,可沒成想康熙隻是耍了眾人一遭。

於是腦子一轉,上書康熙說道:「胤褆不孝,請國法處置。」

心一軟,就移禁胤禔於公所,遣官率兵監守。

這樣的做法,時間上選的很重要,惠妃賭成功了,引起了康熙對長子的憐惜,雖然沒有將人放出,卻給與了之前的待遇,還送了很多秀女給他解悶。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快穿之女配才是大BOSS 空間種田:農女醫妃甜如蜜 男妾(女尊) 嬸嬸恐男怎麼破 咒男人有什麼好的 伏黑一家人 聯手劇本組與世界開撕後 我繼承了一座迷宮 一胎三寶媽咪帥炸了 從夢境世界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