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畫(1 / 2)

加入書籤

民國年間,繡林城裡出了兩位著名的畫家。

一位是張煊。張煊,字餘墨,繡林太平坊人,山水人物花鳥走獸無所不畫,尤以花鳥人物見長。曾作《傲霜圖》,一枝老梅,枝條峭拔,傲然不屈,並題詩一句「人與梅花一樣清」,老梅傲霜之景躍然紙上,實為古今畫梅圖中上乘之作。其畫花鳥,融合五代宋人筆法,多用渴筆皴擦,善用中鋒、側鋒。畫人物則多從市井風俗和平民生活中取材,以反映勞動大眾的苦難生活為主,憂國憂民之心,盡現筆端。張煊參加過「左聯」的美術活動,曾作《書生報國圖》自勉。後因人匿名舉報,遭當局疑忌,被特務暗殺後又放火燒家,一家數口葬身火海,生平佳作俱成灰燼,隻留下為數不多的幾幅畫作傳世。

另一位畫家,是孟蘭亭。

孟蘭亭係繡林朝天口人,自號蘭亭先生,是繼張煊之後崛起的另一位繡林畫家。擅繪山水,尤精雲水、飛瀑,曾作《流雲飛瀑圖》,一座險山,直插雲霄,一道飛瀑,恰似從天而降,大山大水,讓人頓生高山仰止之感。他畫山水,景色高曠,筆墨疏秀,師法傳統,卻又風格自成,是當時公認的荊楚畫壇翹楚。

孟蘭亭成名之後,上門求畫者絡繹不絕,潤筆之資看漲,有了些錢,就在繡林山下幽靜之地買了一座宅子,題名為「蘭亭雅居」,內辟一間大畫室,供自己潑墨揮毫之用。孟蘭亭作畫極快,有人上門索畫,講好尺幅潤格,走進畫室,提起畫筆,一蹴而就。時人笑言,蘭亭先生的畫,立等可取。

可惜好景不長,也許是被高額的潤筆蒙蔽了慧眼,也許是被絡繹不絕的上門求畫者掏空了才華,孟蘭亭成名不過五六年時間,就漸漸顯出筆禿神竭江郎才盡之態,作畫的速度越來越慢,質量也大不如前,有時一連數月,竟畫不出一幅令人滿意的畫來。孟蘭亭甚為苦惱,不知為此摔斷多少畫筆,卻也沒有摔出一幅好畫來。

這年11月,寒潮提前到來,把江河的水和人的心,都凍成了冰塊。北方有消息傳來,說國軍胡宗南部與紅軍在甘肅山城堡打了一場惡戰。稍後,又有消息傳來,孟蘭亭的獨子,在國軍第1軍中任旅長的孟醒,在前線戰死。孟蘭亭聞訊,隻覺天旋地轉,當即暈倒。等他處理完兒子的後事,緩過神來,已是第二年春上。

收拾心情,走進畫室,重新拿起畫筆,腦中卻是一片空白,竟不知如何下筆。不禁喟然長嘆:「唉,我這荊楚畫壇翹楚,竟真的江郎才盡,再也畫不出一幅好畫來了嗎?」手一抖,一滴墨水滴落在雪白的畫紙上,分外刺目。他將自己在畫室裡關了三日,最後那畫紙上,也隻有一個墨點。又過半年有餘,仍無新作問世。坊間便有傳言,說蘭亭先生的畫筆,已經廢了。遂再無求畫者登門。

昔日畫壇翹楚,門庭若市,今日竟受如此冷落,孟蘭亭心有不甘,決心無論如何,也要畫出一幅好畫來,一掃頹勢,重振聲名。這一日,他深思熟慮,精心構思了一幅山水長卷,是他最為擅長的煙山飛瀑圖。便振作精神,走進畫室,再次拿起畫筆,用心勾描起來。無奈才窮智竭,有心無力,從早至晚,也隻能勉強畫出半座山峰。另外一半,直至深夜,仍無從落筆。隻覺大勢已去,心如死灰,擲下畫筆,鬱鬱而去。

一夜未眠。翌日一早,孟蘭亭匆匆走進畫室,想要將昨晚的未竟之作撕了,從此棄筆,退出畫壇。孰料拿起畫紙,卻驚得呆住。那紙上,昨夜沒有完成的畫作,不知何時,竟已被人補充完整,畫紙上分明是一幅絕好的《煙山飛瀑圖》。畫中高山蒼鬱,煙雲繞山,飛瀑疏林,意境蕭索,實為一幅難得的山水佳構。

他觀摩良久,心中暗生疑竇,昨日晚間,自己明明沒有完成此畫,今日一早,半幅殘畫,怎會變成一幅佳作?難道是自己半夜起來,執筆畫的?若是如此,自己怎會毫不知情?

靜心一想,即知其中必有蹊蹺,便叫來昨夜在院中值守的家丁,問:「昨日晚間,可有外人進入畫室?」家丁搖頭說:「沒有。」孟蘭亭就發起火來,一拍桌子說:「混賬,畫室裡的東西,明明被人動過。」家丁一怔,忙說:「隻有袁駝子今日一早,進來掃地。」

他說的袁駝子,是孟府雜工老袁。老袁是山東人,為避戰亂,乞討來到這位於湘鄂之邊的繡林城。三年前的一個大雪天,又冷又餓的他暈倒在「蘭亭雅居」門口,後被孟蘭亭收留,在孟府做了一名雜工,負責修剪花木,打掃衛生什麼的。老袁相貌醜陋,斜眼歪嘴,滿臉疤痕,背也駝得厲害,大夥都叫他袁駝子。

孟蘭亭皺皺眉頭,讓家丁去叫袁駝子。不大一會兒,家丁領著袁駝子走進畫室。袁駝子身形瘦削,見誰都是一臉討好的笑。朝孟蘭亭鞠了一躬,問:「老爺,您找我有事?」孟蘭亭問:「今天早上,你進過我的畫室?」袁駝子說:「是的,進來打掃一下。」孟蘭亭問:「可動過裡麵的東西?」袁駝子說:「沒有。」孟蘭亭瞧瞧桌上的畫,想說什麼,卻又忍住,擺擺手,叫那家丁退去。

孟蘭亭關上畫室的門,說:「老袁,你說實話,桌上這半幅畫,是不是你幫我畫完的?」袁駝子笑得更不自然,說:「老爺真會說笑,我連筆都不會拿,哪裡會畫畫?」

孟蘭亭目光一掃,看見他右手手指上沾著幾點墨水,知道他雖然不肯承認,但這畫定是他畫的無疑,心中就吃了一驚。他暗想:看他的畫功,絕不在我之下。如果不是犯了大事,絕不會自毀前程淪落至此。於是,心裡便有了底,把臉一沉,說:「老袁,你的來歷我也猜到幾分,你若不肯說實話,我就隻好拉你去警察局見官了。」

老袁「撲通」一聲跪在地上,說:「老爺不要,我說實話。老袁本是山東畫院的一名畫師,因惹上了人命官司,才隱姓埋名,亡命至此。今早到老爺畫室打掃,看見桌上有一幅未竟之畫,一時技癢,就忍不住拿起畫筆,將老爺的畫補全了。畫得不好,壞了老爺的佳構,請老爺責怪。」

他這一承認,孟蘭亭反倒有些將信將疑,追問一句:「這幅《煙山飛瀑圖》,真是你畫的?」

「確是我畫的。」

「那你再畫一幅畫給我瞧瞧。」

老袁也不推辭,在桌上鋪開宣紙,拿起畫筆,隨手畫起來。不大一會兒,一幅《鬆岩觀瀑圖》便躍然紙上,畫中層岩連綿,瀑布飛瀉,用筆老健,頗見功力。孟蘭亭不由得對他刮目相看。

再仔細瞧那畫,用墨淡冶,層次分明,關鍵處運筆時因中指微微撥動筆杆,線條便有頓挫轉折、波磔相生之感,風格意境,竟與自己十分相似。略略一想,心中便有計較,拍著袁駝子的肩膀說:「老袁啊,正所謂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想不到寒舍之中,竟還隱藏著一位你這樣的大手筆。你在我這裡做雜工,真是可惜了一身大好才華啊!」袁駝子深有感觸,一聲長嘆,說:「一個畫家,卻不能拿筆作畫,這日子過得確是難受啊!」

孟蘭亭說:「孟某倒有一個兩全其美的法子,既可以讓你重執畫筆,盡情繪畫,又不會暴露你的逃犯身份而惹來麻煩。」袁駝子問:「什麼法子?」

孟蘭亭說:「孟某的法子,其實很簡單。從今往後,你不再是孟府雜工,而是咱們蘭亭雅居的畫師。我這間畫室,你可以自由出入,隨意作畫。你畫的畫,鈐上我蘭亭先生的朱印,拿到外麵畫鋪裡去賣,所得畫資,你我各半。外人問起,就說出自我的手筆,反正你我畫風酷似,諒也無人瞧得出來。這樣一來,你既可以畫畫,掙些畫資過生活,又不會暴露身份惹來麻煩。意下如何?」

袁駝子說:「就怕我畫得不好,辱沒了老爺荊楚畫壇翹楚的名聲。」孟蘭亭說:「無妨,有我在旁提點,諒你也不會把我的名聲壞到哪裡去。」袁駝子感激地說:「但教我能重執畫筆,一切聽從老爺安排。」

孟蘭亭哈哈一笑,說:「老袁你太客氣了,你我同為畫壇中人,意氣相投,便是朋友,以後休要老爺相稱,論年紀,你應長我幾歲,若瞧得起我,就叫我一聲孟老弟吧。」老袁道:「好,那就多謝老弟了。」

孟蘭亭就將桌上的兩幅畫,鈐上自己的印章,教人拿到衣鋪街玉庭軒畫鋪裡掛起來。眾人見畫上鈐有蘭亭先生的朱印,以為是孟蘭亭的新作,爭相欣賞,但見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澱,孟蘭亭的畫技日趨老辣,更勝從前,不禁大加贊賞。過得幾日,兩幅畫便被人高價購去。

從此後,袁駝子就成了蘭亭雅居的一名專業畫家,每畫出一幅作品,都要鈐上蘭亭先生的印章,冒充孟蘭亭的新作,拿到外麵出售。外人不知就裡,隻道蘭亭先生新作迭出,畫風日趨成熟,都大加吹捧,說他是當之無愧的「荊楚畫聖」。

上門求畫者,又多起來。孟蘭亭早已才窮智竭,懶得動筆,有人上門索畫,講好尺幅潤格,就讓袁駝子代筆。求畫者不知底細,隻道得了蘭亭先生的「真跡」,個個歡天喜地而去。那袁駝子本是一介畫癡,隻要能讓他揮筆作畫,一展才華,畫外之事,從不過問。孟蘭亭本已江郎才盡,再也畫不出一幅像樣的畫來,靠著袁駝子這個「槍手」,卻還能名利雙收,坐享「荊楚畫聖」之名,不禁也有些飄飄然。

兩人各取所需,合作三年有餘,倒也相安無事。

這一天,袁駝子在畫室裡閉關數日,終於又畫出一幅新作,請了孟蘭亭來看。

孟蘭亭看時,隻見那是一幅《女童撲蝶圖》,圖中石橋回轉之際,一名四五歲的女童手揮網兜,欲撲雙蝶。背景柳枝垂曳,幾筆朱砂勾出橋欄。人物近似工筆白描,線條柔細,形象素雅清秀。女童頭紮雙辮,亮眼圓睜,臉上笑窩隱現,嫩唇有如朱砂一點,月匈前掛著的長命鎖上下跳動。意境清新,童趣盎然。從畫法上看,袁駝子將皴擦與渲染結合起來,與平時畫風又略有不同。

孟蘭亭叫了一聲「好」,細看時才發現畫旁還題有兩行小字:吾女小倩,四歲離散,已近十載。每每憶及,心中怏然。今繪小倩幼年撲蝶之景,聊以慰藉。這才知道老袁畫的是十年前離散的小女兒,不禁心中一陣唏噓。如此好畫,他自然不會放過,欣喜之下,題款鈐印,署上了蘭亭先生的大名。

《女童撲蝶圖》甫一問世,荊楚畫壇為之驚艷。眾人爭相上門賞畫,無不為之傾倒。孟蘭亭倒是識貨,知道這幅《女童撲蝶圖》是畫中妙品,並不急於標價出售,而是自己珍藏,待價而沽。倒是名聲傳出,慕名賞畫者絡繹不絕,幾乎踏破門檻。

過得月餘,有一天,一名外地畫商前來觀畫,看了之後,忽然一拍大腿道:「哎呀,畫中女童,我不久前曾在公安縣縣城見過。當時她正與一老翁在街頭彈琴賣唱。雖已長成少女,相貌神態卻與畫中一致。我曾與那賣藝老翁攀談,言及此女身世,說是他早年前收留的一個流浪孤女,因家遭變故,與親人離散,女童受到驚嚇,已記不得幼年之事,隻知道自己叫小倩。當時她月匈前也掛有一隻銅鎖,說銅鎖鑰匙在其父親手中,誰能打開銅鎖,就是她生身之父無疑。」

旁人紛紛叫好,定要他去將那女孩找來,如果促成蘭亭先生父女相認,倒是一件功德。那人也是個好事者,立即去了。

公安縣與繡林城相鄰,過得兩日,那人果然將那小姑娘領到了蘭亭雅居。孟蘭亭看那女孩兒,雖然已長成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但那秀眉圓眼,神情氣質,確與畫中女童無異。

他可沒曾想到一幅畫,竟會牽扯出這樣一樁孤女認親的事。急忙跑到後院,跟袁駝子說了。袁駝子聽了,激動得老淚縱橫,就要奔到前廳認親。孟蘭亭攔住他說:「你這一認親,豈不正好暴露了逃犯身份,如果惹出麻煩,你們父女倆都得受罪。」

袁駝子就問:「那可如何是好?」

孟蘭亭說:「那幅畫上鈐的是我蘭亭先生的朱印,外人隻道是我畫的,你把銅鎖鑰匙給我,我且去將這個女兒認下。我已無兒無女,自會像親生女兒一樣待她。你們父女雖不能即刻相認,但同在一個屋簷下,等她年紀稍長,時機成熟,再說明原委,父女團聚,豈不更好?」袁駝子聽他說得有理,長嘆一聲,就把鑰匙從貼身衣兜裡掏出,交給了他。

孟蘭亭拿著鑰匙,來到前廳,將鑰匙插進小倩的銅鎖,隻聽「哢嚓」一響,銅鎖應聲而開。小倩「撲通」一聲跪在孟蘭亭跟前,叫一聲「爹」,眼淚就流下來。孟蘭亭急忙上前,將「女兒」緊緊擁住。父女倆抱頭而泣,好不感人。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盛唐第一公子 無敵戰婿 明明是路人卻在論壇真酒出道 論警校組和守護蛋的適配程度 團寵孕吐後,前夫連夜求名分 又是母慈子孝的一天呢! 詭異入侵:我,開局重生黃大仙 反派大佬的老婆 穿越成為終極反派的女兒 魔尊掌中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