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盜(1 / 2)

加入書籤

我的曾祖父,曾在天津開了半輩子當鋪,後來時局動盪,為避兵災,隻好結束營生,回到老家——位於湘鄂之邊的繡林城,在繡林山下置了一座宅子,安身養老。打從開當鋪的時候起,曾祖父就沾染上了一個雅好,就是愛好收藏文玩古董,不管是名家字畫、金銀玉器,還是古書碑帖、錢幣璽印,都在他收藏之列。

曾祖父尤其喜歡收藏瓷器,無論是拙樸大方的古陶,似翠如玉的青瓷,還是類銀似雪的白瓷,絢爛奪目的彩瓷,他都有收藏。在他的眾多藏品中,有一件鎮宅之寶,是一件鈷藍釉白龍紋梅瓶。這件瓷器產自元代,釉色肥潤純正,瓶身碩大粗壯,藍釉為地,留白裝飾,俗稱反青花,實為元代青花瓷器中的極品。繡林洋教堂裡曾有個傳教士要出十萬大洋購買,被曾祖父婉言謝絕。

說起這件青花瓷的來歷,卻並不那麼光彩。二十多年前,曾祖父開的當鋪裡,來了一個名叫鄺達的被貶京官。他把這件鈷藍釉白龍紋梅瓶低價當給了當鋪。不久後,這個京官得病死了,他妻子拿著當票來贖當。曾祖父欺她一個婦道人家,沒有多少眼力見兒,就拿出一件早就準備好的高仿品讓她贖了回去。而那件真品,自然就成了曾祖父的私人珍藏。

回到繡林老家後,曾祖父專門在書房裡添置了一隻帶鎖的樟木箱子,用來收藏這件鈷藍釉白龍紋梅瓶。

因為開過當鋪,見多識廣,而且愛好收藏,眼光獨到,曾祖父很快就被繡林古玩界推舉為收藏協會會長,常有同好請他去鑒賞古玩,辨別真偽。曾祖父覺得這是大家對他的尊重,所以也很樂意做這樣的事。

這一天,又有一個叫廣爾東的人,差人送來請帖,說自己近日購得兩件瓷器,想請曾祖父到他府上幫忙鑒定鑒定,看看是不是真品。並且約定第二天派馬車來接。這個廣爾東,是個二十多歲的年輕生意人,因為愛好收藏,最近加入了收藏協會,與曾祖父也算有過一麵之緣。所以,曾祖父很爽快地答應了。

翌日一早,廣爾東果然派了一輛馬車來接曾祖父。廣爾東住在繡林城外的南口鎮,距離內城有二十多裡路程,馬車一路上緊趕慢趕,也走了一個多小時。

等到馬車停下來,曾祖父一下車,便看見一座高大的宅院矗立在眼前,青磚黛瓦,蕭牆粉壁,廣亮大門,飛簷翹角,上額枋嵌鑲四塊花磚,上麵雕著梅蘭竹菊,顯得富貴雅致。

廣爾東早已在門口迎候。他穿著一件華麗織錦長衫,月要間係著漢玉墜子,手裡搖著一柄檀香扇,風姿秀逸,神態瀟灑。見到曾祖父,他忙一拱手,深深行了一禮。在門口寒暄幾句,就把曾祖父往屋裡請。

進得門樓,便是一處天井。天井中疊石造景,花木扶疏,丁香、海棠、山桃花爭奇鬥艷。靠東麵有個方形水池,池中悠閒地浮著幾條金魚,周圍是石雕欄杆,上麵擺著些盆栽花木。小小天井,宛如一個微縮的園林。

待進了書房,曾祖父又不覺眼前一亮。書房裡,靠東邊是一排書架,上麵排滿了線裝書,西麵擺著一個紫檀木雕花文玩架,上麵擺著些銅器和瓷器。南北兩麵牆上,則懸掛著數幅字畫,其中竟有一幅文徵明的晚年代表作《古木寒泉圖》。曾祖父走近去看了,隻見這畫構圖奇特,設色濃麗,線條遒勁,古香古色,竟是文徵明的真跡,不由得對這位廣公子刮目相看。

喝了一陣茶,廣爾東就小心翼翼地拿出兩件瓷器,放在書桌上,請曾祖父幫忙鑒定。

曾祖父戴上老花鏡看了。第一件,是一件青花梅瓶,通高一尺二寸,小口外撇,短頸豐肩,胎白體重,施白釉,以青花紋飾繪「王羲之愛蘭圖」,底部有「永樂年製」的款識。第二件,則是隻青花瑞果紋大碗,碗外壁以青花繪桃子、石榴、柿子、葡萄等六組瑞果紋,外口沿落「大明宣德年製」一行六字楷書款。

曾祖父瞧了半晌,說:「這一件青花梅瓶,胎體輕薄,釉麵光潤,色彩青翠艷麗,人物形象生動,整體紋飾層次分明,繁而不亂,倒是一件明永樂青花真品。隻是這件青花瑞果紋大碗嘛……」

廣爾東問:「如何?」

曾祖父眯著眼睛又看了一會兒,才說:「這隻青花瑞果紋大碗,雖然看上去胎質縝密堅硬,白釉微微閃青,釉光瑩潤如玉,但我觀其『大明宣德年製』六字款識周圍胎釉有異常變化,顯然這六個字是從別的瓷器上挖補過來鑲嵌進去的。如果老夫沒有看走眼,這應該是一件近代仿製品,收藏價值不大。」

廣爾東聽後,哈哈一笑說:「這兩件瓷器,是我從古玩店裡淘來的,雖然各花了五千大洋,但兩件之中,總算有一件真品,這一萬塊大洋,也算花得並不冤枉了。」

曾祖父見這年輕人如此大方,五千大洋買回一件贗品,卻如此輕描淡寫,一笑置之,不禁心下暗自驚嘆。又拿起那隻永樂青花梅瓶看了半晌,忽然道:「關於這件永樂青花梅瓶,卻還有個說法。」

廣爾東不由來了興趣,說:「哦,什麼說法?」

曾祖父侃侃而談,說道:「據說當年明朝永樂皇帝為了附庸風雅,曾令窯匠燒製一套『四愛梅瓶』。這套梅瓶共有四隻,瓶體上依次用青花繪出王羲之愛蘭,陶淵明愛菊,周茂叔愛蓮,林和靖愛梅、鶴等四種圖案。你這隻永樂青花王羲之愛蘭梅瓶,便是其中之一。單就這一隻梅瓶,便已價值不菲,如果能收齊整套『四愛梅瓶』,那就更是無價之寶了。」

廣爾東聽得嘖嘖稱奇,忍不住問:「不知其他三件梅瓶,如今在什麼地方?」

曾祖父哈哈一笑,說:「實不相瞞,就在老夫府上。」

廣爾東一怔,說:「原來老先生已經捷足先登。」想了一下,又說,「一套四件,您已得其三,剩下這一件,在下收藏著,也沒什麼意義,不如就此送給老先生,正好湊齊這套『四愛梅瓶』,豈不妙哉?」

曾祖父突然受此大禮,不由得吃了一驚,說:「這如何使得?」

廣爾東大方一笑,將那件永樂青花王羲之愛蘭梅瓶推到曾祖父麵前說:「無妨,就請老先生收下。在下隻想交了您這位朋友,往後請教您的時間還多著呢。聽說您府上收藏有一隻元鈷藍釉白龍紋梅瓶,堪稱稀世之珍,在下倒是想開開眼界。」

曾祖父見他是真心相贈,便不再推辭,滿心高興地說:「好說好說,歡迎賢契到寒舍參觀指教切磋交流。」

曾祖父回到家後,第二天便給廣爾東發了一張帖子,請他到家裡來賞寶。

廣爾東接到請帖,就坐著馬車來了。

曾祖父十分客氣地把他請進書房,帶他參觀自己的藏品,最後又從抽屜裡拿出一把鑰匙,打開樟木箱子,將那件鈷藍釉白龍紋梅瓶拿出來,擺在書桌上,讓他欣賞。

廣爾東細細一看,隻見那梅瓶釉色肥潤純正,瓶身碩大粗壯,正是元代梅瓶的典型式樣。所刻白龍方頭細頸,利爪長鬣,凶猛靈動,潛藏殺機,觀之驚心動魄,美不勝收,果然是元青花中的極品,不由得贊嘆不已。

自從有了這次愉快的交往,曾祖父就對這年輕人心生好感,這一老一少,交往就漸漸多起來。廣爾東每每購得新的藏品,必派馬車來請曾祖父過府幫忙鑒定。而曾祖父有時從古玩店裡淘得一兩件寶貝,也必請廣爾東過來欣賞。這一來二去,兩人就成了過往密切的忘年之交。

曾祖父與廣爾東交往了半年多時間,一轉眼,就到了冬天。

這一天,天氣奇冷,天上下起了鵝毛大雪。曾祖父正躲在家裡烤火吃茶,忽然接到廣爾東派人送來的帖子,說自己偶然間購得一件唐三彩,也不知是真是假,特地派馬車來請曾祖父過去瞧瞧。

唐三彩是一種盛行於唐代的陶器,以黃、白、綠為基本釉色,以造型生動逼真、色澤艷麗和富有生活氣息而著稱。後世瓷器藏家無不以能收藏到一件真正的唐三彩為榮。曾祖父聽說廣爾東買回一件唐三彩,頓時來了興趣,也顧不得天寒地凍,當即就坐上了早已候在門口的馬車。

車夫倒是侍候得周到,等他鑽進車廂後,立即將前麵的車簾布用夾子夾住,又將兩邊卷起的小窗簾放下,整個車廂被關得嚴嚴實實,透不進一點風兒。一甩鞭子,將馬車掉轉頭,就朝城外駛去。那雪下得正緊,不多時,就將一路留下的車轍痕跡掩蓋。

曾祖父坐在車裡,感覺到馬車駛出了城門,駛上了城外的通衢大道,知道下雪天路不好走,馬車一時半會兒到不了南口,就坐在車裡蓋著一張毯子,閉目養神,打起盹來。

也不知迷糊了多久,隻聽得車夫「籲——」的一聲,馬車停了下來。

曾祖父下了車,才知道車夫怕外麵雪大,自己行路不方便,竟在大門前的台階上墊了幾塊石頭,直接將馬車趕進了院子裡。天井中,那個小水池早已結冰,幾尾金魚潛在水裡,也不動彈。周圍的花木早已凋謝,唯有幾株紅梅鬥雪怒放,繁花壓枝,香韻滿庭。

當傭人將曾祖父領進書房時,廣爾東正踩在凳子上,拿著一個雞毛撣子,在輕輕拂拭著牆上那幅《古木寒泉圖》上麵的灰塵。書房的窗子關著,燒著一爐炭火,房子裡異常溫暖。見到曾祖父,廣爾東忙下來拱手行禮,親自泡了杯熱茶端到曾祖父手裡。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盛唐第一公子 無敵戰婿 明明是路人卻在論壇真酒出道 論警校組和守護蛋的適配程度 團寵孕吐後,前夫連夜求名分 又是母慈子孝的一天呢! 詭異入侵:我,開局重生黃大仙 反派大佬的老婆 穿越成為終極反派的女兒 魔尊掌中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