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遠走江湖 爭世間 第五十三章 何謂公道?(2 / 2)

加入書籤

瑞滽自顧吃菜,笑眯眯地道:「有何不好說,無非是我謀劃失敗,從此萬劫不復罷了。」

金景慶道:「若殿下他日真走到這一步,金某無非站在殿下身前,替死而已。」

董非青為他斟了酒,自己也端起酒杯道:「金兄,你是義勇之士,董某佩服,敬你一杯。」

二人又一飲而盡,董非青放下酒杯,正色道:「我與殿下,相識於微末之時。當日殿下隻是在鬥極山賦閒隱居,卻能以天下民生之事責問於修真界,董某草莽之人,不懂得什麼君君臣臣的聖賢大義,卻知道在朝堂之上,這般心念百姓的皇子,實在是鳳毛麟角。所以金兄為殿下赴死,乃是為了情義,而我甘願為殿下驅策,乃是為了這天下蒼生。」

金景慶忍不住在桌案上一拍,大聲道:「好一個為了天下蒼生!董兄,我金景慶交了你這個朋友,從此董兄的事,隻要不妨礙到殿下,我金景慶萬死不辭!」

瑞滽見二人又要喝酒,伸手止住二人。自起了身,在桌案旁徘徊了幾步,嘆道:「景慶追隨於我,乃是自幼的情分。董兄屢屢助我,卻是為了蒼生。有你二人,我瑞滽足慰平生!隻是說來慚愧,董兄對我期望甚高,我卻心中有愧。董兄,你可知我為何心念百姓?」

董非青搖頭。

瑞滽道:「我自幼能見鬼魂,皇族之中,和朝堂之內皆以為異類,但他們哪裡知道,正是能見鬼魂,我便比他們知道的事更多一些。」

他坐回桌案道:「我自幼生活在皇宮,宮中戒備森嚴,且有高人做法護住,所以也不知道自己能見鬼魂。隻是在七歲之時,曾去母後家中為外祖父祝壽,卻在外祖父家門外,首次見到鬼魂。」

瑞滽目光看著桌案,低聲道:「那個鬼魂,是個乞丐,剛剛凍餓而死。他見我能看到他,便質問於我,為何錦衣玉食者看不到百姓之苦,隻跟我說了幾句話後,魂靈支持不住,便消散於天地間,臨消散之時,他隻問我:生民何辜?公道何在?」

董、金二人沉默不語,隻聽著瑞滽說話。

瑞滽又道:「此後我便留了心,常常以遊玩為名,出宮尋找。十年之間,我聽了無數鬼魂傾訴,有的是辛苦勞作一生,卻沒有隔夜之糧,隻是小小的天災,便全家餓死。有的是被權貴看中了妻女,便害他全家。有的是被騙入賭坊,輸光了家產,無奈自盡。還有的,就更冤枉!在我赴鬥極山之前,見一老嫗鬼魂,對我哭訴道,因修真界大戰,她與兒子好不容易逃出戰火,卻被暗殿之人發現她兒子頗有天賦,便搶了回去強迫加入暗殿,而她失了兒子養贍,竟活活餓死!」

瑞滽說到這裡,走到軍帳一角,從箱子中取出一塊錦帕,回來鋪在桌上,展開了,隻見裡麵包了一隻釵子,道:「董兄,你我初見之時,正是我剛與那老嫗分別之後,心中憤懣難消,所以才對你說起要滅盡修真界的話。這根釵子,是老嫗唯一遺物,告訴了我埋藏之地,委托我為她尋找兒子,我卻到哪裡去找?」瑞滽說到此處,淚光隱現。

董非青沉默片刻,伸手接過那釵子,道:「殿下,此事交給我吧,修真界之事,還是我來尋找更方便些。」

瑞滽點頭道:「也好。」自己倒了杯酒,一飲而盡道:「董兄說我心念民生,其實我是心中愧疚!我為皇族子弟,卻不能保護天下子民,他們都曾向我皇家納稅,而危難之際,卻不見皇家救他,甚至有些是朝廷官員與修真界沆瀣一氣,聯手害死,若是這等事多了,天下哪裡有公道可言?」

董非青沉默片刻,卻冷笑道:「殿下,你既說公道,請問,如今你手掌兵權,也是有望角逐皇位的皇子了,你現在有能力給天下人公道了麼?」

瑞滽默然不語,金景慶卻道:「董兄對殿下過苛了,如今他隻是皇子,又不是皇帝!何況殿下已經竭盡所能,凡力所能及之事,都已經盡力了。」

董非青道:「那就是了,那殿下何以還在心中耿耿於懷?這天下的公道,乃是最難做到的事,哪怕你權傾天下,三國一統,所謂公道,也是難以做到的事。」

金景慶奇道:「董兄何出此言!若殿下將來大權在握,自然削平不公,讓天下人人安居樂業,不再有強權欺壓,不再有飢餒之危,何談公道不存?」

董非青道:「人人安居樂業,便是公道了麼?試問若有人四體不勤,不事勞作,而另一人勤勤懇懇,努力上進,這二人若都是安居樂業,請問公道何在?」

金景慶一時無言以對。

董非青繼續道:「若說強權欺壓等事,恐怕殿下無論再努力,這等事也無法根除的。因為這世上總是有貧富之分。若一個人寒窗苦讀,一步登天了,那此人會不會變本加厲謀求利益?會不會去欺壓以前和他一般貧困的鄉民?」

瑞滽道:「怎能如此!其人既然一步登天,便更應該回報黎庶才是,怎能這般忘本?」

董非青道:「好,就算此人不忘本,那他的後代呢?若推而廣之,殿下若登基為帝,必然是一代明君,但殿下之後呢?是不是能代代明君?」

瑞滽道:「我懂董兄的意思了。那請問董兄,這天下如何才能得到公道?」

董非青道:「絕對公道是做不到的事,請殿下從今日起莫要做這般中二想法。」

金景慶奇道:「何謂中二?」

董非青「呃」了一聲,剛才一時口滑,將黑鍋平日的口頭語帶了出來,隻能強加解釋道:「便是自我意識過於強烈,不為世人所理解,卻又自己憤憤不平的人。」

金景慶恍然道:「原來如此。殿下,董兄此言雖然頗為刺耳,卻是良言。殿下心懷天下,卻不可以一人違逆天下,凡事當循序漸進才是。」

董非青道:「殿下登基,若能明律法,重獎懲,恤孤苦,使貧者有上升之途,使富者有畏威之心,這便是明君了。」

瑞滽點頭道:「這便足夠了麼?」

董非青笑道:「殿下好大的口氣!能做到這些事,已經是千古明君,還要怎樣?但若說公道,卻是不夠。」

瑞滽追問道:「那董兄覺得,如何能夠公道?」

董非青慨然道:「論這天下之事,無論是貧是富,是強是弱,論其公平,唯有一死才是公平。蓋因不管他生前如何顯赫,總是要死的。所以天下至公至道,唯生死輪回而已!若輪回有道,則生者便不敢過於作惡,這便是懸掛於世間所有人頭上的審判之刃,為惡為善,蓋棺定論。」

瑞滽和金景慶二人,聽到這裡,都是默默不語。

董非青笑道:「如何?二位可是不信?」

瑞滽道:「不是不信,隻是我有些疑問。都說善惡有報,然而既有審判,便有審判者,董兄何以知道這審判者便必定無私呢?」

董非青道:「天道輪回,舉頭可見!我曾嘗試接受輪回之道傳承,最終得了三句話:乃是輪回之道,非大慈悲心、大公平心、大勇氣者不可得。殿下可能體會這三句話的份量?」

瑞滽若有所思,緩緩道:「如此說來,輪回之道之嚴苛,已在聖賢之道之上。」

董非青道:「正是如此。蓋因輪回之道,乃是這天地大道之中,至高無上的法則,天地見證,神目如電,無可隱匿。便是徇私,都不知道向誰去徇私!它無視君權、不論出身,唯以一生善惡為憑,超脫於世俗之外,對天下生靈一視同仁,這才令人心生敬畏。」

金景慶鼓舞道:「我看這世間多有修仙者不畏天道,富貴者不修來生之事,若有輪回天道管著,我看這些人還敢放肆無忌麼?」

瑞滽道:「今日所談之事,便到此為止,景慶,切不可對外人言。」

金景慶知道厲害,急忙道:「這個自然。」

三人拋開了這個話題,聊起進軍甘國之事,盡興而歸。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轉世醫仙耍大錘 傾顏為害卻是少年郎 絕色仙靈師 華夏妖譜之旭日東升 失憶後和刺殺對象好了 快穿女配:反派大佬又在裝可憐 [綜英美]世界融合後我翻車了 顧少是她頭號男友粉 農門福寶有空間 憤怒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