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八章 南方戰爭重啟(六)(1 / 2)

加入書籤

袁世凱這樣的決擇是正確的,因為這時進攻長沙的戰鬥己經進入關建階段,而長沙的份量,顯然是要比泉州府、興化府、彰州府大得多,因此在這個時候,任何人都會做出和袁世凱一樣的選擇。

經過幾次戰鬥之後,這時德佑軍隻剩下6左右兵力,全線退守長沙及周邊地區,而從南線調來兩個協,又從南京調來一個協之後,袁軍的總兵力己達到12萬餘人,己經完全足夠進攻長沙了。

但就在袁軍集結軍隊的時候,德佑朝廷也調集了15萬軍隊,分為南北兩線,北線由常德府進軍,兵力為7萬;南線由寶慶府進軍,兵力為8萬,救援長沙。

如果這兩路援軍能到達長沙集合,德佑軍的總兵力將達到21萬左右,幾乎是袁軍的一倍,因此局麵對袁軍十分不利。即使袁軍能夠在德佑軍的援軍到達之前,先攻下長沙,但德佑軍的援軍就有15萬,而且袁軍攻下長沙之後,兵力肯定會有損失,再加上連續作戰之後的疲勞,再迎戰德佑軍的援軍,勝率恐怕也不高。

歸根到底,還是袁軍在戰爭初期連續取得勝利之後,在進攻長沙的時機決擇上,耽誤了時機,如果袁軍不等調集的軍隊到達,也有超過9萬的兵力,立刻進攻長沙,局麵就要好的多,因為當時長沙的守軍雖然也有6萬左右,但都是在戰爭初期從各個戰場敗退下來,不僅士氣低落,而且軍隊還來不及拿新整編,長沙周邊的防禦工事也未修建多少,因此那段時間才是長沙防禦最虛弱的日子,如果袁軍在那時發動進攻,盡管在兵力上的優勢不大,其實更容易,而且就算花一些價攻下長沙,但隨後三個協趕到,袁軍也可以立刻獲得一支可戰的生力軍,即使德佑軍的援軍到達,這三個協的軍隊也可以為大軍爭取到3-5天的休整時間,守住長沙的難度並不大。

隻是袁世凱雖然一手打造了北洋新軍,但他其實並沒有經歷什麼大戰,因此實戰經驗不足,在戰場上才有猶豫不決,貽誤戰機的情況發生。

麵對現在困境,袁世凱隻能招集眾將商議,馮國璋、曹琨、張勛等人都主張緩攻長沙,退後選擇要地布置防線,準備德佑軍合兵之後,以守為主,等待時機。

隻有段祺瑞主張可以一戰,理由是現在德佑軍的兵力雖多,但各軍分散,尚未匯合成軍,因此袁軍還有機會逐個擊破,如果能夠集中優勢兵力,擊破兩路援軍的其中一路,則可以打破戰場的僵局,扭轉袁軍不利局麵,而一但放棄進攻長沙,後撤設防,任由德佑軍合兵,則是將戰場的主動權拱手相讓,局麵隻會對袁軍越來越不利。

袁世凱思考再三之後,終於決定采納段祺瑞的建議,畢竟他也知道現在自己的地盤、人口均遠於德佑朝廷,優勢是軍隊的戰鬥力較強,但必須速戰速失,一但打成了持久戰,袁世凱肯定是耗不過德佑朝廷的,因此現在也隻能冒險一搏,當然袁世凱也打定了主意,如果戰事不利,就向華東政*府投降,憑自己積攢的財產,下半輩子也能做個富家翁。

隨後袁世凱諸將協商,決定留下一個鎮一個協,牽製長沙;另安排一個鎮一個協,牽製德佑軍南路的援軍;而集中4個鎮4個協,大約近8萬的兵力,首先迎戰德佑軍北路的援軍,這一方麵是因為德佑軍北路的援軍兵力較少,隻有7萬,袁軍在兵力可以略占一點優勢;而另一方麵德佑軍北路的援軍是由常德府進軍,濱臨洞庭湖,袁軍的水軍艦隊可以發揮作用,協助陸軍作戰。

於是袁世凱調動兵力,由馮國璋領軍牽製德佑軍南路的援軍,曹琨領軍與長沙對持,自己和段祺瑞率軍繞過長沙,在常德府和德佑軍北路的援軍相遇。

德佑軍北路的援軍到是沒有想到袁軍競然會繞過長沙,攻擊自己,因此隻能固守待援,以常德府為指揮部,分兵駐守在常德周邊的龍陽、滄港、草茶、桃源等地,迎戰袁軍的進攻。同時派人向德佑軍南路的援軍救授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重生之八零攻略 田園小福妞 重生八零之事業為重 最強環保科技 快穿夢魘 詭秘力量 諸天從太上老君仙爐開始 坑宿主的一百萬種方式 荒野之吃就有獎勵 無限世界旅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