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天津戰役〔三〕(1 / 2)

加入書籤

86式76毫米同軸機槍是中國產80式76毫米通用機槍的改進型,而其原型是前蘇聯著名的槍械設計師,ak47之父卡拉什尼科夫設計毫米通用機槍, 並旦完全繼承了ak步槍結構簡單、動作可靠、皮實耐用的優良傳統。

而這一型機槍的來歷頗為傳奇,原來是在對越自衛反擊作戰中,中**隊在戰場上繳獲了原蘇聯援助給越南毫米通用機槍,然後在國內進行仿製,1980年通過設計定型,198年通過生產定型,正式定名為80式76毫米通用機槍。也是我國自行研製的唯一一型通用機槍。

所謂通用機槍,又稱輕重兩用機槍,是一種是可以由單人攜帶、采用氣冷設計、彈鏈供彈、並可快速更換槍管、即可以像輕機槍一樣使用兩腳架,也可以如重機槍裝在三腳架上使用的中型口徑機槍。它既具有重機槍射程遠、威力大,連續射擊時間長的的優勢,又兼備輕機槍攜帶方便、使用靈活,可以緊隨步兵實施行進間火力支援優的一種機槍,最初出現於二戰時期,從0世紀50年代起,各國普遍用通用機槍取代了中型口徑的重機槍地位。

而且80式76毫米通用機槍仿製成功後,在全國幾大軍區同時與當時解放軍裝配的主力中型口徑機槍,67式、67-1式重機槍進行了全麵對比試驗。結論是80式76毫米通用機槍的射擊精度、壽命完全能滿足戰術、技術使用要求,全麵優於67式、67-1式重機槍。由其是有做為輕機槍使用時,性能明顯優於67式、67-1式重機槍。

不過由於在當時解放軍的戰術思路局限,以及軍事讓路於經濟的特殊時代,80式76毫米通用機槍並未列裝全軍,而是做為外貿出口產品,在兩伊戰爭期間,兩伊都向中國購買了大量的80式76毫米通用機槍。

而當時中國正在研製86式步兵戰車,選中了80式76毫米通用機槍,去掉槍托,握柄、加裝了電擊法裝置,做為86式步兵戰車的同軸機槍,並正式定名為86式76毫米同軸機槍。後來又陸續裝配了我國的其他新型坦克、步兵戰車、裝甲車輛等。

兩艘18艇上安裝的86式76毫米同軸機槍是從猛士車上拆下來的,坐在駕使開入到日軍渡河的水域時,兩艘艇放慢了速度,左右兩舷的機槍同時開火,向落水的日軍展開了猛擊的掃射。同時還有兩名艇員手持95式突擊步槍,向水中的日兵射擊。

盡管日兵都會水,但想在水中躲閃子彈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在這個時候,隻能看人品了,不過這時距離這麼近,而且機槍射出的子彈又極為密集,河水中的曰兵頓時被打得慘叫連天,死傷一片。等兩艘18艇緩緩駛過了這一片水域以後,河水中己浮滿了日兵的屍體,而且河水己被血水染紅了一片,仍然在水中生存的日兵己隻剩寥寥無幾了。

等兩艘18艇在海河中緩緩轉過向來以後,昆明艦己停止了對岸上的日軍轟擊,而兩艘18艇艇首的雙聯145毫米機槍噴出火舌,向岸上的日兵展開掃射。而這時岸上的曰軍早就被炮擊轟得七零八散,再遭到18艇的機槍掃射,更是被打的死傷遍地,剩下的日兵那裡還敢在河岸邊久停,紛紛向後逃竄。

而帶隊的日軍軍官見木船大多都己被擊現,而且在海河中還有這兩艘快艇守著,今夜肯定是渡河不成,隻好下令退回到李莊孑去駐守。但日軍剛剛隻退了數百米的距離時,隻聽前方槍大作,迎麵就是一陣密集的彈雨,頓時又倒下了一大排。

原來駐守大沽口北岸炮台的守軍接到指揮部的命令之後,立刻出擊,向日軍設在李莊子的陣地發動進攻。這時守衛陣地的僅僅隻有兩百餘名日兵,而且又是在黑夜之中,當然守不陣地,被穿越軍隊打得大敗,放棄了陣地,向天津方向撤退。

穿越軍隊並沒趁勝追擊,而是向河邊行進,正好遇到了渡河的日軍敗退下來,自然是趕上去給他們一個迎頭痛擊。其實這時敗退下來的日軍還有二百餘人,論人數要比穿越軍隊多了一倍以上,但無奈這時軍心渙散,毫無鬥誌,根本就無心戀戰,結果被穿越軍隊殺得全盤潰逃。穿越軍隊分頭追擊,又打死不少日兵,並且還抓了不少。

而在葛沽駐守的日軍陣地中,日軍的抵抗力量被穿越軍隊一個一個拔除掉,據越來越少,而援軍卻遲遲未到,雖然福島安正還不知道,己經等不到援軍趕來,但也徹底失去了耐性,隻能下令日軍撤退,先退回到天津去駐守。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重生之八零攻略 田園小福妞 重生八零之事業為重 最強環保科技 快穿夢魘 詭秘力量 諸天從太上老君仙爐開始 坑宿主的一百萬種方式 荒野之吃就有獎勵 無限世界旅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