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1 / 2)

加入書籤

吳江洪災,陸安之下獄之事很快傳回陸府。

陸老爺子退下來多年,人走茶涼,隻能寄希望於老二陸建之,「你趕緊去打聽打聽,吳江多年未有洪災,怎的偏老三上任的頭一年就遇上洪災?」

陸建之在禮部任侍郎多年,滑不丟手最所擔責任,聽說陸安之出事,心中頭一個念頭便是老三犯事,可別牽連到自己。

他此時唯恐震怒的皇帝想起他是陸安之胞兄,遷怒於他,哪敢往槍**口上撞,忙敷衍陸老爺:「說是梁州牧下令抓捕的老三,朝中如今正商議派官員前往,一則賑災,二則以防偏聽偏信,事關老三,兒子還要避嫌。」

陸老爺見指望不上陸建之,隻得派人往魯王府送信,誰知魯王世子派了個心腹來回話:「世子爺說,郡主帶著孩子去了吳江,也不知如今怎樣了,他正準備派人去吳江,朝中的事情恐怕插不上手。」

這便是拒絕的意思了。

魯王府的人離開之後,陸老爺:「老三冷落郡主多年,若非郡主癡情,隻恐世子早讓他兩人和離了,現下還指望王府出力,隻怕很難。」

她猜的不錯,魯王世子捏著鼻子忍了陸府多年,還是因為新城郡主一片癡心的緣故,他如今蕭蘭茵身陷吳江,也不知是死是活,哪管陸安之死活。

他巴不得陸安之死在吳江,趁此機會好給蕭蘭茵再擇一門親事,沒有第一時間落進下石,已算他厚道。

陸老夫人邊哭邊罵:「老三也不知道犯得什麼病,好好的親事非要折騰成仇人……」

正在陸老爺子派人往各處送信打聽吳江一案再想對策之時,陸微帶人回到了京中,先去陸府拜見祖父母。

她從小跟著陸安之在任上,回京的次數少之又少,還親眼目睹陸老夫人對李清柔的冷淡苛待,打心眼裡沒辦法與祖母親近起來,後來去飛虹山莊更是十年未見,連陸家門房都不認識她,還不及身邊的衛鬆跟衛柏在老宅每年押送年禮回京,在老宅混個臉熟。

衛鬆上前道:「五姑娘從吳江回來了,麻煩跟老爺子老太太通傳一聲。」門房還驚訝的朝後麵連看了兩眼,似在確認這個陌生少女的身份。

陸老爺子跟陸老夫人見到風塵仆仆的陸微,一時倒驚住了:「誰讓你回來的?怎麼隻有你一個人?郡主呢?」

若是新城郡主一同回來,說不定還能讓她回王府去求求魯王世子呢。

陸家二老的關心與焦急不似作偽,但陸微對他們的行事不敢苟同,新城郡主就靠著這二位老人家畫大餅,生生在無望的婚姻之中拖了十年也不肯死心,也算是有點冤了。

陸安之從來也沒想過攀附魯王府的富貴,更不曾打著魯王府的大旗在外行走招搖,他自己頭一個恨不得忘記這樁婚事,陸微就更不會求到魯王府了。

她約略將吳江之事講講,又問及京中動靜,陸老爺子垂頭喪氣道;「陛下已經任命一批官員盡快趕往吳江,聽說負責賑災的是戶部侍郎豐裕,負責清查吳江一案的是刑部與大理寺官員。」

*******

陸微一路日夜兼程,見過陸家二老之後,跟著老夫人身邊的婆子回陸安之的院子去休息,沐浴梳洗完之後,隨便吃了幾口點心,也不曾跟院裡仆從交待,便帶著衛家兄弟倆出門去了。

她牢記新城郡主提過的,沈三郎是個工作狂,直接帶人上大理寺堵人,為怕認錯人尷尬,還特意花了點碎銀子請馬路邊一名賣烤餅子的小攤販替她辨認。

那小攤販顯然在大理寺附近擺攤日久,收到銀子還額外奉送一點小道消息:「寺卿大人一把花白的大胡子,年紀老大,是個慢吞吞的性子,每日按點回家。沈少卿最好認,他是大理寺年輕官員裡最俊的一位,每日離開的最晚……」他神神秘秘道:「依我說啊,恐怕是沈少卿未婚之故,他若是家中有嬌妻美妾候著,恐怕早早就回去了。」

陸微:「……」

小販大約是頭一次見到前來大理寺門口堵沈少卿的年輕姑娘,頗為好奇道:「小姐找少卿大人有何事?」心中不免猜測,莫非這位是少卿大人的紅顏知己?

陸微:「有冤要申,聽說少卿大人鐵麵無私?」

小販原還以為是沈少卿的風流情債找上門,誰知竟是投訴無門的苦主而已,遂失去了探究的興趣,邊賣餅子邊注意著大理寺門口的動靜,直等到掌燈時分,才見到一名著緋袍的年輕官員從裡麵出來,門口等候多時的仆從牽了馬過來,翻身上馬便要回家,小販急急催促:「誒誒快點,那便是沈少卿了!」

陸微哪敢再耽擱,直沖了過去,牢牢抓住了馬韁:「沈大人等等——」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如果有一天 酒家小娘子 九皇子傳 穿到荒年,帶著萌寶開超市 辭職去當玄術師 仙草萋萋為我所念 大唐:拜托,我真不是世外高人 極品小侯爺 天價萌寶:大佬爹地颯媽咪 狂龍歸來